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广西昭平公社化与大炼钢铁

作者:

我1998年退休时,在广西昭平县从事了43年的农村基层工作,亲身经历了公社化、大炼钢铁,吃够了极“左”的苦头。

1958年3月14日,在一片锣鼓声中,广西昭平县10个区成立了10个人民公社,全县5.4万户农民一起入社。

人民公社一成立便大刮“共产风”,把农民所有的土地、耕牛、农具等生产资料全部入社,社员的自留地、零星果树、家畜等收归社有,甚至连锅头、碗筷都归公,大办公共食堂,一切资源和劳力由公社统一调配,统一指挥,统一使用,而且实行“政社合一”,随意无偿调拨物资,农民成了真正的无产者。

1958年3月24日,昭平县10个人民公社又合并为上游、东方红、跃进、五将等六个大公社。全县成立总社,共308个大队,3086个生产队。

全县办了218个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大家同声歌唱:“戴花要戴大红花,骑马要骑千里马,唱歌要唱跃进歌,听话要听党的话。”那时干部和群众绝对服从共产党的领导,一切行动听指挥,按军事化组织,战斗化行动,用大兵团作战的方法指挥生产。公社党委书记一声令下,要社员在高山顶上种玉米,寒冬腊月种木薯,大寒季节浸播谷种,挖田三尺搞深耕,挑沙担泥进田改良土壤,办万头猪场等等,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苦干、盲干、拼命干,做了许多蠢事,大家有苦难言,恐惧不安。

1958年8月,在北戴河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正式决定1958年钢的产量翻一番,达1070万吨,1959年达2700万吨至3000万吨。为此,在全国掀起全民大炼钢铁热潮。

广西区委闻风而动。1958年9月8日发出《立即动员全党全民发展钢铁工业的指示》。昭平县委不甘落后,坚决执行,于1958年9月10日召开各公社党委书记紧急会议,传达贯彻这一指示。会议决定,迅速行动起来,集中领导、集中人力、集中物力、集中时间,以战斗姿态投入全民大练钢铁运动。

县里成立了钢铁指挥部,县委书记孟占川任总指挥,副书记何国元任副总指挥,昭平县大炼钢铁的重点在樟木三江钢铁厂、昭平红旗钢铁厂、马江公社清州烧结铁基地。

那时,我是昭平县农业技术中心站站长,也被调到红旗钢铁厂后勤部当办公室主任,负责大炼钢铁的后勤工作,指挥砍树烧炭、挖矿石、采煤、调物资、食品和原料供应等。后勤部长、上游公社党委第二书记张壮谋带领1500人到西湾挖煤。东方红公社党委第二书记谭志华,带领2600人到临江冲、黄垌林场砍树烧炭。为取青砖建高炉炼铁,全县把260多间青砖瓦房和祠堂庙宇拆掉,建造炼铁土高炉123座。9月16日,全县15万多民工和中小学生以军事化行动奔向钢铁基地。

炼铁高炉风箱,需要大量鸡毛,下令叫我通知各公社社员养的大鸡全部送钢铁厂杀掉,取鸡毛造风箱。不知杀了多少只鸡,仍不能满足造风箱用。鸡毛不够,就用人的头发代替。何国元和老县长林宗绍自己带头,先把头发剃光,跟着大家都把头发剪光,取毛造风箱。那时男人成了光头“和尚”,女人剪成短发变男妆。

总之,为了大炼钢铁,不惜代价,日夜奋战。在大炼钢铁时,昭平县毁坏森林48万多亩,临江冲、黄垌林场的水源林全部砍光;烧炭3500多吨供炼铁用。把农家所有的犁头、锄头、生铁、锅、斧等,都全部收集起来送去炼铁。15万民工苦战了两个半月,全县才炼出320吨烧结铁。

到1959年3月,粮食开始紧张,公共食堂每人每月只配25斤原粮(包括搭配红薯芋头杂粮在内),公共食堂越办越差,社员吃不饱。上头三令五申,公共食堂是社会主义阵地,一定要办下去,不许解散。只好推广“双蒸饭”——把口粮放进盅加满水蒸熟后,再加水重蒸。没油没菜,大家用盐水送饭,还是吃不饱。后来,公共食堂无法办下去,自动散伙。一无所有的社员,各自回家,不得不用野草、树皮、木叶、黄狗头、神仙土、禾秆糍、老糠粑、小球藻当口粮充饥。

到1960年春,普遍出现干瘦病、浮肿病。据当年统计,全县得浮肿病、干瘦病的,有1.18万人,以公社为单位集中治疗。昭平县委书记纪一民、副书记何国元、翟韵庭、戴希纯经常到基层看望病人,并调拨大米23.2万斤、白糖5400斤、米酒7500斤分到各集中点给病人使用。尽管县委采取了措施,全县仍死亡8146人。

炎黄春秋》2012年第2期

责任编辑: 吴量  来源:炎黄春秋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823/1944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