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儿 > 正文

你的孩子究竟有多爱你?这个回答,戳中无数父母

作者:

在心理学行业的这些年,我时不时会听到有父母抱怨:"孩子怎么跟我越来越不亲了,连话都不愿意跟我说。""孩子一点也不懂感恩,不体谅我的辛苦,不关心我……"抱怨着抱怨着,就容易陷入一个悲观的定论:"孩子根本不需要我,也不爱我……"每每这个时候,我都会坚定不移地反驳道:"不!你的孩子远比你想象中更爱你,更需要你。"

为何这样说,请看今天这篇文章。

作者|天雅

01

法国影片《干柴烈火》里的弗兰兹,成长于一个破碎的童年:

父亲早逝,母亲改嫁,他跟随母亲与继父生活。

在弗兰兹的印象里,母亲是个情感淡漠之人,从不关心他。

年幼的弗兰兹经常遭遇继父猥亵,但没人给他提供支持与保护,他只能一个人默默忍受。

以致成年后的他,不懂得保护自己,在感情中屡屡受伤。

后来在经历被富商玩弄、被女友抛弃的双重打击后,他绝望地选择了服毒自尽。

奄奄一息之际,弗兰兹让朋友维拉帮忙拨通母亲的电话:

“妈妈,是我。我服毒了,没救了。”

电话那头,母亲没有关心也没有问候,只是面无表情地回了句“一路顺风”。

仿佛即将要死去的,不是她的儿子,而是一个与她无关的微不足道的生命。

弗兰兹对这一切也已经习以为常,同样淡淡地回了母亲一句“谢谢,妈妈”。

一旁的维拉看不过眼,骂了一句:“她真没心肝!”

这下反而把弗兰兹给惹恼了,他立刻提高音量为母亲辩护:“她有!”

随后他躺了下来,不再搭理维拉,很快便停止了呼吸。

一个从小未曾得到父母的关爱与保护的孩子,却在生命终结的最后一刻,还在替情感冷漠的母亲做辩护,着实令人心酸又无奈。

针对这种现象,英国心理学家费尔贝恩称之为:

孩子对坏客体的“道德防御”。

他在对问题儿童进行治疗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这些孩子明显来自于问题家庭(比如父母酗酒、争吵或暴力),经常被养育者以恶劣的方式对待。

但询问时,他们却无一例外地会为养育者辩解,将养育者的伤害性行为合理化。

比如会认为是外力因素(酒精)引诱养育者这样做,或认为是自己做得不够好,才会遭致养育者的惩罚。

回顾我们周围的人群,类似这样的场景,其实并不罕见。

比如很多在暴力家庭长大的孩子,或从小被父母情感忽视的孩子,在回顾童年经历时,他们总能找到理由为父母辩护:

“唉,我爸也不容易,他从小也是被我爷爷打大的,再说打几下也不会死人。”

“没办法呀,父母那时候忙于生计,能将我们养大就不错了,其它的不奢求。”

“……”

如果有人客观评价一句:“你的父母确实做得挺糟糕的。”

他们多半会下意识反驳:“才不是呢!你凭什么说他们?”

说不定还会为了维护父母,不惜跟你吵起来,甚至绝交。

在道德防御下——

孩子常常会不自觉地美化养育者,替养育者辩解,以此维持对养育者的忠诚。

02

为什么在成长中,孩子要对养育者启动道德防御?

答案很简单:

因为在我们的内心深处需要一个好客体——

为自己营造一个好的成长环境,增加安全感。

比方说有两个世界,一个由上帝统治,一个由魔鬼统治。

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想要居住在上帝统治的世界里,因为它会让人有安全感,哪怕犯错也会有赎罪的希望;

而魔鬼统治的世界,没有安全感,没有赎罪的希望,只有死亡和毁灭。

从某种意义来讲,

孩子对养育者进行道德防御,不断美化养育者的一些伤害性行为,在幻想层面将其塑造成“好客体”。

这就等同于为自己营造一个由上帝主宰的世界,能够令他暂时感受到安全和保护,获得向上成长的希望。

这是“道德防御”对一个孩子成长的保护作用。

但遗憾的是,这样一种道德防御是以“压制感受、否定伤害”为前提的。

如果养育者是一个基本的好客体,不会对孩子有太多过分的言行,倒也还好;

但如果,养育者本身就是一个坏客体,有不良习惯,还会对孩子做出伤害性行为,后果就会有些严重。

道德防御之下,孩子会很容易走向两个极端:

一个是自我黑化。

比如:

一个在暴力家庭长大的男孩,长大后可能会成为一个暴力的丈夫、暴力的父亲

一个从小被父母忽视的女孩,未来可能会成为一个情感淡漠、忽视孩子的母亲。

当一个孩子选择了美化坏客体,将伤害性行为合理化时,往往就意味着:

TA认同了坏客体,也认同了坏客体的“坏”。

如此一来,TA便可能会不自觉地模仿坏客体的一言一行,认同坏客体的为人处世。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

孩子不一定会通过行为效仿来表达对坏客体的认同,而是通过自我归罪的方式,将坏客体的伤害合理化,

从而在关系中走向另一个极端:自我惩罚。

就像影片中的弗兰兹,他从小到大遭受着母亲的冷漠和继父的伤害,并习以为常。

在跟富商交往的过程中,他同样遭受对方的冷暴力和肢体伤害,但他从来不认为对方有问题,

反而认为是因为自己做得不够好,才会遭致对方的惩罚,即便惩罚也是基于对方对自己的爱。

甚至富商当着他的面勾引别人,并将他抛弃以后,他内心依然深爱着富商,不忍心责怪。

极度痛苦之下,他把愤怒和攻击性转向了自己,并通过服毒自尽的方式,完成了自我惩罚。

也就是说,

面对一个坏客体,当孩子启动道德防御后,

要么会演变成“恶人”,要么会演变成“罪人”。

无论哪一种,都可能是一条充满荆棘的深渊之路。

03

以上这些文字——

可能会令身为孩子的你,感到有些沉重;

也可能会令身为父母的你,感到有些压力。

毕竟,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十全十美的父母,谁还没有一些小缺点,或小瑕疵呢?

如此一来,孩子在成长中或多或少都会启动道德防御——

比如:

面对一个常年缺席的父亲,孩子会倾向于相信父亲在外努力赚钱养家,而不愿意承认父亲并不关心自己;

面对一个虚弱的母亲,孩子会倾向于相信母亲已经尽力爱自己,而不愿意承认母亲其实不具备爱的能力。

通过道德防御,孩子在幻想层面将养育者的种种行为合理化,维持他们在自己心中的理想形象,获得安全感。

这听起来很美好,但却不是事实真相,反而掩盖了养育者爱的缺失与匮乏;

它无法在关系层面真正滋养孩子,甚至还会无形中蒙蔽孩子对爱的感知能力。

正因为如此,身为孩子的我们,要学会觉察并识别自己对养育者的道德防御,寻求破解之道。

具体该如何做呢?

首先我想说,觉察到道德防御的存在,是改变的开始。

从长远来讲,我们可以试着通过以下三个步骤,一点点卸下道德防御,走向自我整合。

第一步:勇敢地离开养育者怀抱。

可以是空间上的分离——

比如通过向外求学、外出务工等方式,离开养育者去体验外面的世界。

也可以是心理上的分离——

比如在做一些选择的时候,不再事事依赖养育者,而是遵循内心选择。

年幼时候,我们无力抵抗外界的洪水猛兽,需要养育者为我们提供庇护。

但现在,我们已经长大,已经具备足够的成熟与智慧,与真实世界碰撞。

从中你也许会发现:

我们并非不堪一击,外面的世界也并非险境横生;

哪怕离开养育者的庇护,我们大概率也是安全的。

第二步:在不同关系中内化客体体验。

在现实世界去接触不同的人,进入不同的关系体验。

借助好关系的力量,重塑我们的生命体验——

想起在我的原生家庭,我的养育者属于非常挑剔的类型。

他们总是放大我的缺点,批评我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对我的优点却视而不见。

也因此,我小时候其实很自卑,总觉得自己很糟糕。

但幸运的是,我上学后遇到了一个很好的班主任。

他经常表扬我在学习、生活中的小进步,予以肯定,还委任我为小组长,鼓励我不断突破自己、完善自己。

就这样,随着在学校获得的成就越来越多,我逐渐摆脱了自卑,变得越来越自信。

第三步:在体验中完成自我的重建。

当我们离开养育者怀抱,进入到更广阔的世界,与不同的客体做联结,收获不同的关系体验。

我们将会越来越清晰地知道什么是好与坏,什么是善与恶,什么是爱与恨……

我们会变得越来越完整。

当带着这份完整去回顾身后的原生家庭,去看见并接纳父母真实的样子——

感恩他们含辛茹苦将我们养大的不易,同时也承认他们曾有意无意带给我们伤害。

从而跟他们产生更真切的联结,承接他们身上好的部分,远离他们身上坏的部分;

并由此衍生出一种出于自爱的忠诚,而不是盲目的忠诚。

如此一来,镶嵌在我们身上的那层厚重的道德防御,就可以一点点卸下了。

写在最后

当我们知道了孩子对父母无条件的爱和忠诚之后,再去理解很多人对于生育的选择,就更为清晰。

前段时间跟一名女性咨询师聊天,她说暂时不打算生孩子。

我问道:"你不喜欢孩子吗?"

她回答道:"不,恰恰相反,我太喜欢孩子了。但也正因为如此,在没确定自己具备爱的能力之前,我不愿意贸然要孩子。"

写到这,同样想起前不久,50岁的林有慧(萧敬腾未婚妻)在回应外界关于"她还能不能生孩子"时所说的一句话:

"生孩子是因为爱,不生孩子也是因为爱,这是一个选择,不是一个任务。"

是的。

一个孩子对父母的需要、爱与忠诚,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当我们尚未懂得如何爱孩子之前,不那么仓促地将TA带到这个世界,这或许才是更加负责任的体现。

而如果,你已经是一名父母,那就请尽你的能力去好好爱自己,完善自己,然后再用这份爱一点点滋养你的孩子。

别害怕,在这条路上,你并不孤独,因为你的孩子远比你想象中更爱你、更忠诚于你。

责任编辑: 李华  来源:武志红主创团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915/1954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