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言论 > 正文

保护个人财产的西方,凭什么查扣俄寡头资产?

所谓时势造英雄。当“剧变”发生后,因为这些人拥有的年龄、资历、职位、影响力和阅历,他们不仅在经济领域翻云覆雨,还挖空心思进行政治投机。而当他们跟叶利钦合作后,俄罗斯前任副总理叶戈尔·盖达尔曾说:“在最厉害的时候,俄罗斯政府被7到10个商人左右,他们甚至可以随心所欲地撤换总理”。

一个读者问我,他说,西方体制保障个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西方至今没有把扣押的俄罗斯政府资产直接转移给乌克兰,但为什么他们查扣了属于俄罗斯寡头的资产,并且,之前一段时间,美国给乌克兰的经济援助当中,有500万美元是来自俄罗斯寡头的资产?

这是个很好的问题。对很多人来说,啥是俄罗斯寡头,不太清楚。印象中,有点像趁着“改革开放”赚了一大笔钱的资本家。这种人,他们的财产为啥被查扣?那不是标榜“个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西方在自我打脸吗?

但其实,俄罗斯寡头根本就不是白手起家的改革者、企业家。他们完成原始积累,可以说几乎没有人是通过干净的方式。而他们的产生,也不纯粹来自民间,而恰恰跟俄罗斯政治核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今天这个故事里面,还一定会讲到《马格尼茨基法案》。俄乌战争开始后,许多俄罗斯寡头的资产被扣押,基于的一部分法律基础就是来自于这里。

我们从头讲起。

一、

苏联不复存在后,叶利钦打算实施改革。现在很多人把“休克疗法”说成是西方对俄罗斯的一次巨大的诓骗,其实当时没人有过类似的经验。苏联固然有问题,但如何打造俄罗斯,叶利钦也不知道。最大的问题是,前身国家留下的国企,继续由国家拥有,这“剧变”就算是白搞了。不行,得分。怎么分?大家开始在河底摸石头,哪有那么容易呢?石头还没摸到,水却先浑了。

再加上当时的体制也不同了,虽然叶利钦人望最高,但不等于没有其他竞争对手,选举是要花钱的,叶利钦准备怎么竞选?

这两个因素叠加到一起,寡头就应运而生了。大家应该都听过俄罗斯七大寡头的说法。俄罗斯的“寡头”指的是在20世纪90年代私有化过程中一夜暴富的大资本家。“一夜暴富”是好听的说法,其实真正的意义就是把国家资产私自分授了。这还得源于1996年3月的一天,叶利钦秘密召见了7个金融寡头。他们是联合银行总裁别列佐夫斯基、大桥银行总裁古辛斯基、国际商业银行总裁维诺格拉多夫、首都储蓄银行总裁斯摩棱斯基、阿尔法银行总裁弗里德曼、梅纳捷普银行总裁霍多尔科夫斯基、俄罗斯信贷商业银行总裁马尔金。双方达成了一项协议:银行家们提供财政支持,确保叶利钦连任;叶利钦则承诺维护寡头的经济利益。从此,俄罗斯出现了一个新的政治词汇:“七大寡头”。

这7个人都是头脑灵活、敢于冒险的“精英”,他们几乎都是大学毕业,年龄在40~50岁之间,有的得过国家奖金,有的还是科学院通讯院士。这些人加上统一电力公司总裁丘拜斯,基本上控制了国家的油气、动力、冶金业和金融业,并在一定程度上操纵了舆论。我再次提醒一下大家,这里面没有任何一个是白手起家的企业家。这7个人几乎个个都是“深红”的出身,在“剧变”之前就已经身居重要职位,如果“剧变”不发生,他们也能在某个领域某个层级拥有话语权。要不是这样,你想,他们能坐到牌桌上,跟叶利钦一起玩?

所谓时势造英雄。当“剧变”发生后,因为这些人拥有的年龄、资历、职位、影响力和阅历,他们不仅在经济领域翻云覆雨,还挖空心思进行政治投机。而当他们跟叶利钦合作后,俄罗斯前任副总理叶戈尔·盖达尔曾说:“在最厉害的时候,俄罗斯政府被7到10个商人左右,他们甚至可以随心所欲地撤换总理”。

顺便插一句,在乌克兰,情况也一样。泽连斯基主演的后来大热的政治电视连续剧里,他作为平民出身的总统竞选人,就见识到了“寡头”对政治的深度参与,或者说简单一点:操纵。

二、

俄罗斯当时的情况是一样的。让老百姓气愤填膺的是,前身国家那么多老百姓辛苦几十年打拼下来的丰厚资产,就被这几个人和他们身后各自一帮小弟所掌握,而老百姓啥也没有,只能顶风冒雨购买黑面包。这是什么?这是赤裸裸的“窃国者侯”。俄罗斯社会运转有他自身的轨迹和逻辑。这些人得到的东西太多、太快、手段太恶劣,因此注定不会有好报的。叶利钦明白这一点,实际上,他在选择跟他们联盟的时候,就准备有朝一日收拾他们。他把俄罗斯交到了现在这个俄罗斯总统的手里,他说:“我现在把我们的俄罗斯交给你”。注意,叶利钦可没打算把俄罗斯交给他的寡头盟友。

普京上台后迅速展开对寡头们的清算。他也不是清算了每个寡头,这7个当中有少数没啥野心也能明哲保身的,所以目前依然有安然无恙在做生意的。但大部分都被“搞倒”。当然,消灭7大寡头并不意味着消灭寡头。国家由寡头代持,钱先放在他们那里生息,想用钱的时候干掉一两个,这种结构对于克里姆林宫来说是个好结构。所以,俄罗斯寡头不但没被消灭,那些胆大妄为的人,还成为了新的寡头。这构成了俄罗斯社会运转的一道奇特风景。

当然,这么一种结构,对国家是很糟糕的。它既不能发展生产力--所以俄罗斯有钱人都玩巧取豪夺,根本没人愿意干吃力不讨好的制造业和科技行业,所以俄罗斯迅速地“去工业化”了,啥零件都要从西方进口,或者从洗衣机里抠--也不能促进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面包都被胆大妄为的人拿去了,老百姓当然就只剩了面包屑。

寡头政治还有一个很糟糕的地方在于,它腐蚀了社会的公信力。在俄罗斯,官员贪腐就像癌症,他们早晚都会得上,而且病得不轻。于是,这国根本就没有公正和信任可言。老百姓面对官商勾结,眼泪只能往肚里吞,但一旦有机会成为官员,会比之前的官员贪得还要猛。

这么一个国家,当然就没有法制可言。如果你在俄罗斯做生意,却没有政界的朋友,那你放心,钱少是你的,钱多就是帮官员存着的。他们什么时候想要,你就啥也没了。可一旦你跟官员做了朋友,你的生意也就不全是你的了,你的生意会因为你的官员朋友的飞黄腾达而一飞冲天,也有可能因为你的官员朋友的不得势而濒临倒闭。更重要的是,本来是个干干净净的生意人,有了官员朋友,也就灰了,甚至黑了。

所以说到这里,大家就应该明白啥是俄罗斯寡头了。他们就像是蚂蚁窝里,那些喝饱了蜜汁的工具蚁。他们的钱严格来说不是他们的钱,而是俄罗斯政府的钱。如果不查扣,分分钟就买成了沙希德自杀无人机,用来对无辜的乌克兰老百姓狂轰滥炸。

那么,为什么前面说,美国根据《马格尼茨基法案》,查扣了不少俄罗斯寡头的钱,这个法案是怎么回事?马格尼茨基又是谁呢?

三、

这又是一个很长的故事,我们只能简要说:1990年代,俄罗斯正在风雨中飘摇的时候,全世界不太看好俄罗斯的经济。但有一个在美国出生的英国人,却动了去俄罗斯投资的心思。他想,俄罗斯卢布现在汇率很低,现在进场,无论如何都是赚钱的。这个人的名字叫布劳德。他对俄罗斯有好感是有原因的。他爷爷是美国工人,在上世纪当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工会主席,还在20年代去过苏联。这么一个人,你想一下他的思想,就不难理解为啥他的孙子想去俄罗斯碰碰运气。

1992年,经过三四个月的搜寻,布劳德发现俄罗斯靠近北极圈的摩尔曼斯克港有一支渔船队需要投资。他跑到摩尔曼克斯,通过经理了解船队的运作:船队有100艘船,每艘船造价2000万卢布,加起来值20亿卢布,使用过后对半折旧,市场价变为10亿卢布。船队的管理团队随即询问他们是否愿意以250万卢布的价格购买船队一半的资产,布劳德简直惊了个呆:这样的贱卖对于投资者来说是最大的福音,自然是好、好、好,买、买、买。布劳德还做了一些其他投资,各行业各都有,但基本模式都是趁着这些企业估价很低的时候收进。

其实当时整个俄罗斯都在搞私有制,当时所有俄罗斯国营企业30%的股本准备卖给私人,总价值加起来也不过30多亿美元。简单地计算一下就知道了:100亿美元可以买下整个俄罗斯,这意味着世界上10%的石油,30%的天然气和10%的铝矿。当时如果你手上有一点钱,而且你买了,很容易就发财。那些俄罗斯寡头是怎么发家的,你看到这里自然会心知肚明。而且寡头是不会真的花钱来买股份的。他们可以凭借政商关系从银行借钱买股份,等股份大涨再还银行的贷款,一转手往往是10倍、100倍的收益。当然,无权无势的人不可能从银行借到钱。无数老百姓几十年的心血,最后就集中到几个人的手里。

布劳德几乎是整个西方金融界和投资界第一个发现在俄罗斯存在投资机会的人,因此他的财富在飞速增长。不过,如此巨大的成功背后当然也隐含着巨大的风险,尤其你对于俄罗斯来说只是一个外国人。布劳德发现俄罗斯寡头们正用着比布劳德的操作手法“粗糙”100倍的手段大量鲸吞国有财富。作为一个西方人,他认真搜集了证据,并向检察院举报,结果是什么?对,你猜到了,布劳德没有“扳倒”寡头们,反而被“扳倒”。检察院以偷税为名,要抓他坐牢!这位红极一时的俄罗斯最大的外国投资者顿时成为“俄罗斯的安全威胁”,布劳德的签证被注销,并被告知永久不得入境。18个月后,25个俄罗斯的税务警察突袭了布劳德位于莫斯科的办公室,同时更多税警闯进了他的法律顾问公司,他们拿走了公司的注册文件和公章。3个月后,他们利用这些文件重新注册了一家公司,法人代表是一个已经判罪的杀人犯。事情到这已经很明显:有人想分掉布劳德的钱。

布劳德雇佣了4家不同律师行的7名律师,其中包括36岁的年轻税务律师谢尔盖·马格尼茨基(Sergei Magnitsky),作为整个调查的带头人。布劳德的调查团队发现警方不仅用布劳德的公司注册了新的公司,还指控他拥有3家空壳公司,用以逃税达上亿美元,并私下开庭审理了此案,由3位不知名的律师出席,代表布劳德认罪。俄罗斯黑警瓜分了布劳德的公司所有剩下的资金。

布劳德的律师把办案申请递到了每一个政府法律执行部门,会得到什么呢?对,你又一次猜对了。他们得到的回应是政府反过来对7个律师提出了指控。这时,布劳德对律师们说,不行了,是时候离开这个国家了,来伦敦吧,我们会帮你安排签证和生计。6个律师成功地逃离了,但年轻的马格尼茨基却不愿意走,他不像其他几位年长的同伴,他对于自己面对的是谁还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他代表了新一代的俄罗斯人,相信这个国家已经改变。

四、

2008年,在俄罗斯警方涉嫌参与2.3亿美元税务欺诈(俄罗斯史上金额最高的此类案件)的庭审中,马格尼茨基给出了不利于警方的证词。他指证,警方实质上没收了他客户的公司,并利用这些公司开展骗税活动。在此次作证后不久,马格尼茨基被指控逃税,未经审理监禁11个月,在狱中受尽折磨,写了470份投诉,(这些投诉最后被收集整理,分为7部分发布在俄罗斯的报纸上,名为《马格尼茨基的监狱日记》,引发了巨大反响)。最终他因并发症于2009年末,孤独地死于一间隔离病房内,时年37岁,有一个妻子和两个孩子。严格来说他是被俄罗斯黑警打死的。梅德韦杰夫在马格尼茨基死后一个星期命令对此展开调查,但迄今该调查毫无进展,没有任何人被逮捕。内务部官员奥列格·西列琴科甚至还晋升为中校。正是他签署了不经审理就拘禁马格尼茨基近一年之久、直至其死亡的命令。

有一个细节让我忍不住哽咽。

黑警对他说:你放弃吧。何苦呢?是你客户的钱又不是你的钱!马格尼茨基被打得说不出话,隔了很久他说了一句这样的话:那是我的信托责任。这样的人在俄罗斯当然活不下去!

马格尼茨基死后,布劳德把关于自己公司被瓜分,还被用于骗税、还有马格尼茨基是如何死掉的全过程都披露给了媒体。这些让人匪夷所思的情节在很短的时间内传遍了全世界。2012年12月美国参众两院前后通过了《马格尼茨基问责法案》,凡是涉及迫害他人的罪犯,不能入境美国以及在美国购买资产,已在美国的资产将被冻结。美国财政部将“马格尼茨基名单”中的18人公布出来。这份名单包括来自俄罗斯、乌克兰、阿塞拜疆和乌兹别克斯坦的人员,对他们实施制裁。全世界许多国家也通过了类似《马格尼茨基法案》的法案。由此,乌战开始后,在美国或其他一些西方国家的俄罗斯寡头的资产,顺理成章地被查扣。马格尼茨基没有追回布劳德的钱,还傻傻害死了自己,但他却为更多的钱用于止乱而不是用于戕害铺平了道路。

在了解马格尼茨基这个人之前,我从未想到,会有一个35岁的俄罗斯会计,为了客户的钱--这客户自己都觉得危险,让他不要再干下去了--丢了性命。那句:“这是我的信托责任”让我内牛满面,不是涓涓细流那一种,而是嚎啕大哭那一种。我从这句话里也感觉到了自己肩膀上的责任。

是的,我有道义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对这个社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对完满自己的人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道不行,固然可以乘桴浮于海,但这远不如扛起我们的责任来得坦荡。人固有一死,为道义而死,虽死又有何悲?

再联想起乌克兰战争之初,在面对完全无望的战局时,依然有乌克兰边防战士,肉身抵挡在俄罗斯军车前,最后被打成筛子并碾过;依然有乌克兰飞行员,在毅然出击投弹后被击中,他却一定要飞过下方的乌克兰村庄再跳伞,害得自己殒命,留下了妻子和孩儿;更多乌克兰人,默默看着头顶飞过的巡航导弹,取出银行账户里最后一点钱交给妻儿,然后自己再去征兵处排队。因为这些人,让我们还看到黑暗中微弱的光;因为这些人,让我们目睹了漆黑一片后依然有活下去的勇气:因为这些人啊!生命他璀璨如歌!

责任编辑: 李安达  来源:就这一天天的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925/1958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