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文集 > 正文

吴惠林:第二十七章 不丹启示录

作者:

作者提供

二00八年台湾总统大选,谢长廷阵营提出“幸福经济”理念。一家专业报纸社论在评两党候选人经济白皮书时,将谢的幸福经济评为“不够具体,虽有主张亦显空洞,有如学者写论文”。

这样的评语虽嫌过分,但也有些道理,因为将之与马萧的“爱台十二项建设”相比,的确相对“不够具体”,尤其后者又明确提出从事这些建设之后可让台湾经济成长率达百分之六、失业率降至百分之三以下、每人所得超过三万美元的具体数字。不过,这也赤裸裸反映出现代人已浸泡在实实在在具体的“物质”中,将主观性、无形的心灵丢失了,凡事“量化”已成例行公事。

走出GDP评量指标

其实,仔细看谢长廷的幸福经济白皮书,也是有不少数字和具体作为,只是被其和解共生理念,以及洋洋洒洒的说明掩盖了。本文不是要为谢阵营辩解,只是感慨人类如今“物化”之深。不过,这几年出现了不少检讨声浪,而且也的确有一些异于传统国民所得(以GDP为代表)评量的另类评量法出炉。其中,“幸福指数”得到不少关爱眼神。

二00九年法国总统萨科兹(Nicolas Sarkozy)征召史蒂格里兹(J. E. Stiglitz,二00一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和圣恩(Amartya Kumar Sen,一九九八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两位经济学名家,着手研碍一套生活品质指数,以作为改革法国体制的依据。史蒂格里兹指出,长久以来经济学家咸感GDP已不是好的评量方法。他说:“因为它没有估算福祉的转变,虽然这不必然表示有新的替代方法,但或许应建构一个补充量法。”

史蒂格里兹的说法并不新鲜,翻开任何一本总体经济学教科书,在介绍过国民所得概念及其衡量指标之后都会作检讨,并指出缺失和补救之道。一直以来也都有各种成套指标的提出,试图取代评量法,但都成不了气候,无法被普遍使用。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多年前就研究了让经济统计数字对人民产生意义的方法,而且与其他国际组织从事一项“衡量社会进步”的全球计划。

OECD主导“衡量社会进步”全球计划

这一项计划在二00四年十一月OECD主办的一场会议上正式展开。二00七年六月的第二届会议,一个重要结论是︰公民应有权对其认为重要的国家发展拟定出衡量的标准。会议宣言呼吁由公民来界定一组衡量经济成长的重要指标。

计划主持人乔凡尼尼指出︰“在二十一世纪,该主题非常重要,因为它关乎资讯时代民主政体的运作核心。”许多国家意识到,统计数据可信度越来越低,原因在于资料与实际认知不符,或者数据遭曲解。乔凡尼尼说,人民感到被资料轰炸,却对资讯的理解有很大困难。对照二0一四年的台湾,鲜活地印证乔凡尼尼的说法。

英国剑桥大学科拉朵博士也从事生活品质的研究,发现个人、社会与体制关联的重要性。她对“欧洲社会调查”资料进行分析,该资料样本涵括欧盟十五国的两万个公民;分析的议题包括生活满意度,对国会、政治与司法体系的信任等。

资料显示,丹麦与北欧人给自己打的幸福分数最高,南欧人最低。她说︰“许多最幸福、富有的国家,也就是北欧国家、卢森堡与荷兰,在世银的管理指标上也名列前茅,同样的,在我们研究的十五个欧盟国家中,管理得分最差的国家,在幸福调查上也往往敬陪末座。”

她指出,政府将施政焦点放在提升生活物质水准与财富上并不够,幸福也不只是个人财富与快乐的极大化,其驱动力在于连接起个人与制度、社会的信赖程度,“比如,贪污低的国家幸福指数也最高”。决定是否幸福的重要因素还包括,社会团结、高出生率、低失业率、高收入与贫富差距低、政治自由等。

万那杜曾是全球最幸福国家

二00六年七月,英国“新经济基金”偕同“地球之友”组织发表《幸福星球指数》报告,令人意外的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国家竟然是一个飘零于大洋上,名不见经传的岛国万那杜(The Republic of Vanuatu),而西方八个强国则无一能进入前五十名。

万那杜位于夏威夷和澳大利亚之间,是一个由八十四座大大小小岛屿以“Y”字形拼凑出来的南太平洋岛国,它是唯一一年四季可以通过海底邮局把明信片寄往世界各地的悠闲之地。是一个可以近距离观看犹如“上帝的焰火”一样垂直喷射的活火山口的快乐之园;是一个珍爱朴素之物,如猪牙、棕榈叶,能化腐朽为神奇的国度;是一个拥有二十万人口、一万多平方公里、一百多种不同语言和方言的文化古国。

若只从经济指数看,万那杜是属于最不发达国家的行列,每人平均GDP一千一百四十美元,每人平均寿命六十九岁,重要产业就是些椰汁、肉干等简单初级产品加工业和旅游业。若从政治角度看,万那杜自一九八0年摆脱英、法统治走向独立以来,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民主议会制度。二00四年,万那杜被选为太平洋地区唯一受美国“千年挑战公司”巨额资助的国家,理由是它“治国公正、为民投入、鼓励自由经济”。

这份“幸福星球指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全球化进程中的“资源利用有效性”,衡量花费最少的资源却让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旨在警示那些贪婪地掠夺自然资源和肆意破坏生态环境,而一味追逐高成长的一些国家,也是纠正当前人们高消费必然带来高品质幸福生活的既有观念。名不见经传的国家万那杜以六十八点二的指数荣登“全球幸福国家”的榜首,凸显出“无需过度使用地球资源,就获得长久并幸福的人生是可能的事情”。“幸福星球指数”评价说,万那杜的人民对生活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其他国家,该国对地球生态环境的破坏几乎为零。

不丹是另一个高幸福的微型国度

另一个近年频频被世人点名幸福度高的微型国家,就是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高山国家不丹。不丹国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四世(Jigme Singh Wangchuk)自一九七二年继位以来,已经把一个生活贫困、文盲率居高不下的三流国家改造成富足、民主、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受人尊敬的国家,旺楚克是全球第一个稳步使用“国民幸福毛额”(GNH)来治理社会的国家元首。

他的执政理念是“基本的问题是如何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间保持平衡,在实现现代化的同时,不要失去精神生活、平和的心态和国民的幸福”。准此,“国民幸福毛额”主要包括发展经济、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环境和实行良政等内容,其最终目标是让本国人民过着幸福的生活。

在“国民幸福”理念下,不丹推行“全民幸福计划”,向全民提供免费医疗,采取限制入境观光人数政策以保护自然环境,以立法的方式强制规定国土森林覆盖率。不丹的GDP稳步增长,每人平均也已高于南亚国家,人民普遍感受到生活幸福。二00五年十月,不丹荣获联合国环境署“地球卫士”奖。从富足的西欧国家远道而来的游客,都不由得伸出大拇指说:“我们赞赏不丹的GNH,我们好像回到了心灵的家园。”

不丹在二00八年三月二十五日举行历史性的选举,结束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世袭君主制,加入民主国家的阵营。被视为对王室最为忠诚的繁荣进步党赢得压倒性胜利,该党领袖吉格梅.廷里成为不丹总理。他曾经两次担任总理职务,但由于不丹国王结束了王朝统治,吉格梅.廷里担负起领导国家的职责。他曾说,“选举在我们的社会中造成了隔阂,我们希望国家团结起来,因此消除这种隔阂很可能就是首要任务。我们希望人民幸福。我们不愿意看到在我们当今的社会中存在任何不和谐。”可见不丹的民主政府还是持续为人民的“幸福”着想,而且要让社会和谐。

可是,才短短的两年,到二0一0年公布的GNH,只有41%的不丹人认为幸福,可说不丹的幸福国度不再,总理廷里无奈的说,“不丹很快就忘记了自己带给其他国家的启示,被突如其来的经济繁荣冲昏了头。”他表示,“财富带来了更多欲望,有些家庭现在拥有四、五辆车,但这些进口的豪华轿车却很难在我们国家的道路上行驶,因为它们是为了路况远比不丹更好的道路所制造。”于是,为让车子行走,乃大兴土木开辟山路,进而破坏环境,由电视传送的画面看来让人痛心。

利欲熏心幸福难再

如今不丹政府希望提升民众对乡村生活的认同感,也想阻止更多人涌入都市,以免不丹的村落逐渐消失,更想让不丹人免于愈来愈仰赖进口产品。不过,已尝到物质美味的不丹人,尤其是年轻人,听得进去吗?能够再实行关门政策吗?毕竟“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更重要的问题是:不丹由世袭君主制走向民主制,幸福就沈沦,会不会让世人又对民主制度失去信心,甚至产生负面看法呢?希望不会,世人应该深自检讨的是:人为何如此脆弱?为何心灵这么容易受物质腐化?这与科技的高度发达有关吗?科技会腐蚀人心吗?

“低头族”是二十一世纪初台湾社会的流行名词,是说时时刻刻低着头的族群,无论是坐着、站着、甚至于在路上行走,这些人都低着头,无论在家、在学校、在车上、在会议上、在课堂上,这些人也都低着头,他们低头在看什么?“猛看手机啦”!这种普遍现象显示现代人受科技吸引之深,人的本质是否逐渐消蚀,进而人心也受腐蚀呢?

我们知道,现代科技产品是“工具”,其本身设计不良或使用者疏忽所产生的不安全性,固然愈来愈高,最严重的是有些“人”刻意使用它来戕害同类。所以,让我们深自思考的是:“人心为何愈来愈沦丧?”而这种现象与科技的进展是否呈现极高的正向关系?

现代科技的进步几乎已等同于物质享受的提高,而物质的提升是否会腐化人的心灵?尤其金钱游戏出现以后,求利的欲望更加速人心的腐化。再加上电脑的威力,让人际之间的关系已被资讯网路替代,人与人的直接交流愈见淡薄,“人性”也就愈见消蚀。如此一来,我们也有必要提及,现代总体经济学在引导政府以政策追求物质性的“国民所得”之成长上,所扮演的推波助澜角色。

一来以“量化”作分析基础的当代总体经济学只强调物质面,此由“国民所得”指标的广泛使用,以及各国政府莫不全力追求该指标的提升,已可得知现代总体经济学所发挥的威力之强了。二来为了加速经济成长,亦即为求经济成长率数据的提升,如今大家已都不约而同的强调“科技”,而R&D(研究与发展)的促进就是最典型的代名词,不幸的是,当前所谓的R&D或科技,不但已失去人文理念,甚至于已与生活必需脱节,可以说奇技淫巧已悄悄注入并朝全面掩盖迈进。此外,生物科技的高度发展,复制人的出现似乎已是早晚之事,“真人”将何去何从已非杞人忧天的课题了。

“人是万物之灵”几乎是每一个人琅琅上口的话语,但其涵义如何恐怕是人云亦云,最直觉的或许是宇宙中的万物都为人所用,人就是万物之首。即便是如此,要当万物之灵是否必要具备一些基本条件,而且也应该具有比万物高明的特色呢?是否就是会思考、有智慧,或者是知过能改、具尝试错误(trial and error)这些特质呢?

“生命的意义在创造宇宙继起的生命,生活的目的在增进人类全体的生活”这两句早年被认为“八股”的话语,才差可作为特质吧!那么,如何让人类这一代的生活增进、如何一代一代繁衍下去生生不息,且生活福祉不断提升呢?不丹的幸福不再可供作启示。

(作者是中华经济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中文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1028/1971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