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惊人之语 > 正文

杨威:失去基辛格 中美关系的标志性事件

作者:

2023年11月30日,北京街头一个大屏幕播放着基辛格的死讯。

11月29日,被中共称为“老朋友”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去世,成为11月15日中美峰会后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中共前总理李克强10月27日去世,则是中美峰会前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两人都算中美关系的缓和派,虽然已没有实权,但他们的离去凸显了中共对美策略的苍白和无奈。

中共失去美国“老朋友”

11月30日,新华社报导,中共党魁习近平就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逝世向美国总统拜登致唁电。

基辛格曾于1969年至1977年在两届美国共和党政府内阁任职,担任过国家安全顾问和国务卿,是冷战时期的重要外交人物。1977年,第38任美国总统福特卸任后,基辛格不再是美国政府要员。

中共高调给现在的美国第45任总统发唁电,还是民主党总统,恐怕是故意为之。基辛格离世了,也要被中共最后利用一下,中共党媒或许还会进行一波对内的宣传操作,但之后中共就没法再拿基辛格说事了。

基辛格之死对美国政坛不会产生多大波澜,他的观点对现任美国政府影响力有限,但对中共的影响却大得多。中共党魁没法再按需要会见这位“老朋友”,在美国也难以找到一个同等分量的替代者,中共党媒同样失去了一个对内宣传的样板式人物。

中共的唁电表示,半个世纪前,基辛格为中美关系正常化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中方愿同美方一道,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中共唁电的真正目的,是借着基辛格之死,向拜登政府喊话。然而,基辛格半个世纪前的妥协和现实主义外交,如今在美国失去了市场。随着基辛格离世,中共式的喊话在美国几乎再无人可以象征性地应答。中共苍白的喊话,真实反映了中共对美策略的苍白和无奈。

10月27日,王毅曾到访白宫,拜登在会见时表达了对中共前总理李克强逝世的哀悼,但被中共故意忽略。李克强与现任中共党魁同为政治局常委15年,李克强还曾是党内二号人物10年,在中共眼里,却不及一个卸任美国国务卿46年的基辛格。

李克强算中共的改革派人物,对外形象比较温和,但应该不算亲美派。虽然美国政府可能更希望与李克强式的人物打交道,但他无力主导对美政策。李克强离世后,美国恐怕对中共内部的改革派失去了最后一点期望。

李克强和基辛格的离世,都属于标志性事件,中美关系缓和越来越缺乏空间,仅存的一点理论可能几乎也消失了。中共的“老朋友”越来越少。

1971年7月13日,时任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右)秘密访华后,在时任尼克森总统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家中,向尼克松(中)和时任美国国务卿罗杰斯(左)介绍情况,并制定下一步访华计划。

典型的政治妥协式人物

基辛格担任美国国务卿期间,两大阵营冷战正酣,基辛格主导的现实外交和妥协政策,在冷战中发挥了一定作用,缓和了双方全面尖锐对立的局面,并保持了某种平衡,避免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还有人认为,基辛格的策略对美国和西方赢得冷战至关重要;对华人来说,最受关注的无疑是中美关系取得突破。

基辛格“以小恶治大恶”,策反了社会主义阵营的中共,一起对抗前苏联;当时中苏共产党政权交恶,为美国提供了良机。1971年,基辛格两度秘密访华,铺垫了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结束了中美之间23年的敌对状态,美国最直接的代价是在台湾问题上向中共让步。

因此,基辛格一直被中共称为“老朋友”,尽管不再担任美国国务卿,仍然不断会见中共历任党魁,据统计他曾访华一百多次。由于他配合中共媒体的宣传,在中国的知名度远远大于美国。

基辛格出生在德国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38年为了逃避迫害而移民美国。1943年,他加入美国军队,在反情报单位担任德语翻译,被派遣到欧洲战场,后来成为北约间谍教官,这也是他后来担任美国国家安全顾问的一个资本。

二战后,基辛格获得哈佛大学政治学学士、哲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他的导师艾略特是有名的美国历史学家,曾为六任美国总统担任过顾问。在老师的关照下,基辛格多次出席各类外交研讨会,建立起了政治人脉。

1968年,尼克松即将获得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时,聘请基辛格担任顾问。尼克松以尽快结束越南战争为竞选口号,从而当选总统,两人都属于政治妥协式人物。尼克松上任后,立即从南越撤军,南越很快被北越共产党吞并。基辛格担任了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后来还担任国务卿。

基辛格的妥协外交政策也被称为现实主义政策,就是为了眼前的现实利益,不遵守某些原则,也不断引起争议,曾遭到了不少民主党人的反对。基辛格还主导了美苏之间的缓和政策,并参与了核武器限制谈判。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先被阿拉伯国家攻击,但随后反击占领了更多土地。基辛格要求以色列放弃土地换取和平,也同时劝服阿拉伯国家让步,结果埃及与前苏联闹翻。

基辛格也是共和党总统福特的内阁成员,但1976年福特未能连任,民主党候选人卡特获胜,基辛格离开政府,继续在各种政策团体中担任顾问,他的妥协策略影响了不少人。基辛格曾为多位总统提供过建议,并一直在等待与拜登的会见,但始终没有发生。

基辛格作为美国政界的一个妥协式人物,当然会被中共视为宝贝。虽然基辛格卸任后影响力越来越小,但在中共的宣传里,他的作用却似乎越来越大。

对中共绥靖主义的代表

冷战时期,基辛格和美国政府为了避免战争、特别是核大战,采取了缓和政策,包括拉拢中共对抗前苏联,这些有特定的历史条件。冷战之后,基辛格的妥协理论本不再适用,但一些美国政界人士对中共严重误判,抛出了帮助中共改良的天真想法,导致美国长期向中共输血,年迈的基辛格对中共继续有较高的利用价值。他的妥协策略变成了对中共的绥靖主义,完全失去了原则。

1989年的天安门“六四”事件,本该令美国和西方政界醒悟,但基辛格却在媒体发表文章《天安门事件是内政问题》和《美国不能放弃中国》,认为“对北京发生的事不可只用善与恶的观点去看”。

冷战时期,基辛格为策反中共而妥协,当时还知道前苏联是“大恶”,中共是“小恶”。冷战结束后,基辛格却放弃了最基本的“善恶”原则,恐怕不是年迈昏聩,更可能是被利益驱使。

2023年7月,已经100岁的基辛格再次访华,相继会见了中共党魁习近平、中共外事办主任王毅和时任中共国防部长李尚福。当时外界认为,基辛格在美国政坛已缺乏影响力,却不顾100岁的高龄前往中国,很可能只是为了中共的钱。这些钱没能换来基辛格的健康,也没能换来更多的寿命。在中美全面对抗的时代,基辛格的现实主义政治或对中共的绥靖主义,与他本人一道寿终正寝了。

年迈的基辛格思维逻辑并没有发生混乱,他虽然帮中共站台,但也劝中共放弃对抗美国的策略、适当妥协,只是中共不愿意接受,还经常随意加工他的说法,甚至干脆省略掉他的建议。

2015年,基辛格曾对亚洲局势发表看法,称“日本对本国安保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对国际安保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是难免的;总而言之,日本将成为一个普通国家”“亚洲地区缺乏一个可以关怀弱小国家、维护地区平衡的国家,中国周边国家都通过与美国合作来保持(和中国之间的)平衡”。

由此可见,基辛格对亚洲格局并不糊涂,但他同时也说,“我反对美国对中国建立包围网”。当时,美国奥巴马民主党政府已经和中共关系不睦,也没能阻止中共在南海强占、建设军事岛礁,于是提出了亚洲再平衡战略,也筹划了跨太平洋伙伴协定,准备先把中共排除在外。共和党总统川普上任后,直接用关税和贸易战限制了中共,基辛格的妥协建议应该没有被采纳。民主党总统拜登延续了川普的高关税,祭出更多制裁,并联合盟友围堵中共,实际走得更远。

基辛格已无力左右美国外交政策,但为了迎合中共,仍在宣扬中美互相妥协。基辛格希望把冷战时期的妥协政策继续用在今天,但中共却一再说不要“新冷战”。

拜登政府也明确表示要防止中美冲突,但继续维持中美“竞争”,基辛格的绥靖主义在如今的共和党和民主党中都难有立足之地。

2023年7月20日,基辛格(左)最后一次访华、会见习近平。(Greg Baker/AFP via Getty Images)

中共的戏不好演了

基辛格对与中共的作用主要是内宣,在中美关系的尴尬时刻,基辛格经常被要求出场、发声,为中共高层的失误辩护,但对美国政府没多大发言权。

7月20日,基辛格最后一次访华时,美国国务院专门发出声明,称基辛格以个人身份出访,不代表美国政府。这应该令中共很难堪,但中共党魁仍然出面会见基辛格。当时,中共外交部长秦刚被消失多日,外界不断质疑,党内应该也议论纷纷,基辛格的出现并未给中共带来多少利好消息,但总比没有要好。

如今,基辛格离去,中共再也找不到一个类似的人,毕竟前美国国务卿的头衔不是谁都能有。美国历任国务卿健在的应该不在少数,但除了卸任几十年的基辛格,其他人没有意愿为中共站台。

中美峰会时,双方都尽量故意对外保持笑容和轻松的态度,但没有达成真正有意义的成果,令中共的宣传被迫转向。中美关系僵局难破,基辛格根本帮不上忙,他只是继续存在于中共的宣传里。

基辛格在冷战中恐怕并未看到前苏联可能垮台的趋势,实际过度误判了前苏联的强大,所以才拉拢了中共,并采取了缓和、妥协策略。俄乌战争后,他主张北约与俄罗斯妥协;但随着俄罗斯战事不利,基辛格才承认自己误判。

冷战后,他应该也没有看到中共垮台的历史大势,继续主张对中共绥靖,至今不承认误判。作为曾被迫害的犹太人,他似乎并不同情独裁政权下被严酷迫害的人们;作为美国公民和前政府官员,他后来为了利益替中共站台,成为他人生中的最大污点。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中文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1202/1985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