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知情也是罪过

作者:

《北洋画刊》刊登的赵太侔与俞珊结婚合影

青岛的街道名称中,有条路叫黄县路。

两千多年前,秦设齐郡,始置黄县,黄县作为山东省下属的一个县,是中国最早的县治单位之一。

青岛建市,就采用黄县的县名作了一条马路的名称,取名黄县路。这条半里多长的马路幽深、静谧,显得异常安静。整条路上,呈现出典型的青岛风情:绿树红瓦,庭院里树木掩映,花草争艳,人文荟萃。

老舍故居,位于黄县路12号,是幢二层楼房,坐北朝南。上世纪1930年代,老舍任教于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时,曾在一楼居住,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当年老舍经常到黄县路南头的菜市场,找洋车夫聊天,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

黄县路上还居住过台静农、赵太侔、杨振声。杨振声当年任国立青岛大学的校长,赵太侔任教务长,后来接替杨振声担任了校长。

台静农在黄县路居住期间,经常约老舍先生到一家酒馆喝酒,喝的是青岛周边出产的本地酒,台静农到晚年还念念不忘。

这黄县路最值得一说的还是4号楼,由邓初、杨振声、赵太侔三家合租。

4号楼是一个带院的三层小楼,古朴典雅,楼对面是一片小树林,楼下停放一辆小汽车,用于公务。邓杨赵三家居住的情况是:一层住邓初夫妇和幼子;二楼住杨振声、赵太侔,二人合用客厅,在此接待客人。三楼住孩子。杨振声的三个儿子住一间;邓初的两个女儿住一间;第三个房间住的是杨振声女儿杨蔚。

李云鹤(即后来的江青)初来青岛时,与杨蔚住一个房间。李云鹤1929年考入赵太侔任院长的山东省立实验剧院,二人遂成师生。1930年初,因中原大战和经费短缺,实验剧院停办,李云鹤跟随实验剧院教务主任王泊生组织的晦鸣社北上平津演出京剧,因一口诸城腔,不受待见,无奈中又回到济南。在生活困顿之时,她想起恩师赵太侔,于是来到青岛。赵太侔安排她在图书馆工作。为了减轻李云鹤的经济负担,赵太侔与杨振声和邓初商议,将她安排在黄县路4号暂住。

比李云鹤早来的,是另一位知名女性俞珊。她是南国社创办人、戏剧家田汉的女弟子,因演出话剧《莎乐美》《卡门》红极一时,连大诗人徐志摩都成了她的超级粉丝。俞珊来青岛后,经梁实秋安排,在青岛大学图书馆工作。原本平静的校园,因俞珊的到来,引起轩然大波。学生们纷纷涌入图书馆,只为一睹芳容;教授们也暗流涌动,大献殷勤。当时痴迷俞珊的名教授,就有闻一多、梁实秋、徐志摩,就连沉默寡言的赵太侔,也加入了追求的队伍。

那段时间,住在赵太侔楼上的李云鹤,也格外崇拜俞珊。她虽然只比俞珊小7岁,但一口一个师母叫得很甜,目光中还流露出尊敬、羡慕的神色,再加上彼此对京剧和话剧都有浓厚的兴趣,所以两人谈得十分投机。李云鹤也因此结识了俞珊的弟弟俞启威,二人一见钟情,很快坠入爱河。俞启威当时在国立青岛大学物理系读书,但主要精力却用来从事学生运动。

两个月后,李云鹤搬出黄县路4号,与俞启威在外面租房同居。再后来,李云鹤参加俞启威成立的海鸥剧社,成为剧社的台柱子,参加演出了话剧《月亮上升》《世界工厂》,成为一名骨干演员。

一对情侣,情感与革命,兼而有之,正是美满幸福的时候,却不料俞启威身份暴露,被警方逮捕。情急之下,俞珊找到校长赵太侔,请求帮忙营救自己的弟弟。赵太侔答应帮忙,但条件是事情办成之后,希望俞珊嫁给自己。

为了救弟弟,俞珊义无反顾地答应了。

俞启威被捕后,考虑到与他同居的李云鹤的安全,俞珊要她“另寻出路”。恰逢此时,上海明星公司导演史东山到青岛物色演员,赵太侔和俞珊二人便推荐了李云鹤。李到上海后,以俞珊表妹的身份借住在田汉家,并通过田汉的关系,从此以蓝苹的艺名活跃在大上海演艺界。这段往事,数十年后,成为赵太侔、俞珊两人死于非命的诱因。

此是后话。却说赵太侔凭借自己的身份和人脉关系,将俞启威保释出狱,又拿出一笔盘缠,将其护送至安全区域。俞珊也兑现承诺,嫁给了赵太侔。

1933年12月,两人结婚的照片刊登在《北洋画报》上,一张是《俞珊女士新婚倩影》的单人照,一张是《蜚声戏剧界之名闺俞珊女士与赵太侔君新婚俪影》。两人婚后育有一双女儿,也算琴瑟和谐。但两人毕竟相差19岁,一个活泼好动,一个少言寡语,很难长期和谐相处。

而邓、杨、赵三家,也因各自的变动,各奔东西。1932年9月,杨振声辞去青岛大学校长职务,到北平编中小学教材去了。1933年底,赵太侔和俞珊结婚,另行租房居住。再后来,邓初夫妇幼子得猩红热夭折,邓初夫妇悲痛欲绝,每每睹物思人,不堪承受,也搬离了黄县路4号。

但生活依然在继续。1936年3月,赵太侔因处理学生运动失当和办学经费的压力,辞去校长职务。夫妻二人去了北平,赵太侔到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任职。“七七”事变后赵太侔带着一家辗转来到重庆,在国民政府教育部任职。

1945年抗战胜利,赵、俞二人维系了12年的婚姻突然解体,原本该一道返回青岛,俞珊却提出了分手。

第二年,赵太侔独自回到青岛,再次出任国立山东大学校长。1949年青岛解放,在一份填写的职工登记表中,赵太侔的“婚姻状况”栏写的是:“结婚赵俞珊,分居已久,现在何处不详”。但在1965年填写的职工登记表中,则写的是“爱人俞珊,54,中国戏剧学院职员,不同居”。这似乎表明二人仍存在夫妻关系,只是不住在一起而已。

分手后的俞珊去了上海,却一直未能找到合适的工作。直到1960年代,才在好友田汉的帮助下,在中央戏曲研究院谋求了一份工作。田汉时任文化部艺术局局长,他替俞珊安排的这份工作,不用上班,但每月能按时领到一份工资。

1966年文革兴起,俞珊受到冲击,被红卫兵抄家、批斗、剃阴阳头。戏曲研究院的工作人员有次去看她,她已经完全没有了昔日的风采。工作人员回忆说:“当我们离开她家时,她左手捂着被强行剃成的‘阴阳头’,右手又抓了一撮茶叶塞进嘴里,不停地咀嚼起来。因为不被允许喝茶,她只好吃茶。”

俞珊死于文革正盛的1968年,年仅60岁,她是否死于非命?死在何处?均无人能够回答。也就是这一年,她曾经的夫君赵太侔,也在青岛投海自杀。这年的4月26日清晨,青岛栈桥附近的海滩,发现一具老人的尸体。经公安机关查实,死者的名字叫赵太侔。

两人的死因都是一个谜。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都是李云鹤历史的知情人,其蒙难之日,正是旗手飞黄腾达、叱咤风云的时候。

2024-02-13

 

责任编辑: 吴量  来源:汉嘉女1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214/2017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