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惊人之语 > 正文

为了收保护费?“315”晚会 另一种形式的整风运动

—非虚构故事:“315”晚会,是另一种形式的整风运动

一年一度的“315”这个节目,我总觉得怪怪的。

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消费者权益肯定是好事,也是媒体的职责与担当所在。但“315”这么多年搞下来,感觉有点走入形式主义了。

就像网友发出的疑问:为什么年年能发现那么多问题存在,媒体和市场监管局不及时通告,一定要等“315”这一天走个过场?

为了搞“315”晚会,央视记者通常会先走访调查很多涉嫌假冒伪劣的产品和企业,或事先掌握相关线索和证据,然后等到“315”这天集中披露出来,而不是立刻告知公众,或向主管部门举报。

这算什么?凑素材吗。既然早就知道问题了,就应该第一时间告知公众避免更多人踩坑,让受害者及时止损,违法者尽早受到惩罚。非要等到“315”这一天集中报道,难道是为了追求一个仪式感?

我看往年的一些被曝光的事件跨度都两三年了,“315”曝光后商家才发道歉声明。有问题就立马去整改,哪怕事后再一起报道,把后续的回访与解决方案也报道出来,这样才是最合理的方式。

当然更大的可能是为了节目效果,但显然有点本末倒置了——为了这场晚会的成功,而牺牲公众的利益?

这么说当然有点过于苛责了,事实就是这样不是吗?所以才会有人产生一些不好的联想,说这样做的目的是在给企业公关时间,公关好了就不会上“节目”,没有公关成功的才被曝光出来。

有人直接把这个节目说成是为了“收保护费”。

我认为这样的猜测不是空穴来风,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现实逻辑。想想你是企业老板,知道每年到了这个时间点,发现自己的企业可能会被曝光时(尤其是在这个时间前后有央视记者来过自己的企业做采访调查,很容易会有警觉),会不会提前去做公关?媒体会不会利用这个来捞钱?

这样情况是不是更加糟糕。有公关就一定会有选择性曝光,这是人性使然,最后倒霉的还是消费者。

如果一年只有一次集中曝光,最终一定会陷入形式主义。从315晚会播出曝光,到企业八股文一样的回应,再到相关部门的清查行动,还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所以这么多年下来,我们看到每次形式主义集中报道后就会有形式主义的集中检查,这种场面当真无比滑稽。

正确的做法是,每天都要像“315”这天一样公开曝光市场上的不法行为,把“315”办成“365”,这才真的会对这些无良商家产生更大震慑作用。

这样一来“315”晚会还能搞吗?我认为这时候搞不搞不重要了。如果非要搞,可以在这一天把过去一年中最恶劣的事件,被曝光的问题的整改情况,侵犯消费者权益的后续赔偿问题,监管的漏洞和改进等做总结性回顾报道。

如此也能避免报道之后不了了之,不至于沦为“昨天打假,今天道歉,明天度假”的形式主义循环。

另外,我看到很多人在说央视"315"降级了。只敢曝光小虾米,这其实也是媒体衰退的表现。近年来,315晚会曝光事件中,主角偏向于跨国企业、中小型企业或大企业合作商,避开了大型平台和央企国企,即使涉及到这些企业时,也避免直接点名曝光。

总体策略是,小企业的大问题,大企业的小问题。那种劲爆的猛料,刺激的画面,或者知名企业的黑幕,依然没有出现。原因呢,大家都懂的。

昨晚,央视315晚会曝光收割智商税的“听花酒”虚假宣传,一石激起千层浪。有意思的是,在听花酒虚假宣传的背后,人们惊讶的发现,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都给它站过台。

当时给它站台的你们,如今回手给它一巴掌的,还是你们,这让大家怎么想……难道是拖欠广告费了?

太尴尬了。

责任编辑: 方寻  来源:非虚构故事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318/2031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