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动态 > 正文

叶晓:党魁高喊新质生产力 指明最新烂尾方向

作者:
中共的整个体制动辄就是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蠢事,一哄而上、重复建设、投资过热、产能过剩,是这个体制无法克服的短板。原因很简单,政治挂帅,定于一尊,官员们发展经济是出于政治站队、政治跟风,政绩工程是官员追求的目标。不择手段弯道超车,砸多少钱都不是自己的钱,官做大了,项目烂尾无关紧要。

“新质生产力”成中共两会的热词。分析指,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全熄火,把“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运动搞,必是烂尾结局。图为声称白酒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的五粮液位于四川宜宾的工厂

最近,“新质生产力”突然成为中共文宣热词。中共党魁习近平最近赴湖南考察,再次要求湖南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新质生产力”也是今年中共两会热词,3月5日下午,习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两会前,党媒《求是》发表文章,称习近平多次提出“新质生产力”。2023年习在黑龙江考察、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4年1月31日中央政治局第11次集体学习,习都发表了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讲话。

中共的“大词治理”模式

中共舆论把“新质生产力”炒得热火朝天,根本原因是习近平又在给中国人民指明方向,蔡奇指挥中共笔杆子大力配合忽悠。造新词、打嘴炮、忽悠自嗨是中共运动式治理的前奏。发展生产力、科技创新、产业布局抓经济是国务院责无旁贷的事,如今国务院权力与体系结构遭到习近平与中共消减与重塑,几乎成了废务院,中南海北院今次成了习近平的内务府。

纵观中共当局的执政,几乎都是用一个个看似高大尚的大词吹起来的肥皂泡,从一个运动走向另一个运动,党媒热炒、官员热捧、项目乱上、热钱乱砸、腐败丛生,皆大欢喜,最后都毫无悬念地走向烂尾与速朽。

涉及民生的项目,弄得民不聊生民怨四起,比如什么“脱贫攻坚”“共同富裕”;涉及经济建设的,不是鸡飞蛋打就是一地鸡毛,比如“一带一路”“雄安千年大计”;关涉科技创新的,比如造芯工程,投资万亿,最后赔了夫人又折兵。

政治方面,中共整的那些大词,更是让世界嘲笑,让群众吃瓜,让一众官员躺平,比如什么“中国梦”“全过程民主”“四个自信”“两个维护”“自我革命”。国际事务上,中共造大词更是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比如什么“人类命运共同体”“东升西降”“全球治理”,结果不但是痴人说梦,还引来国际社会的反复群殴。

这款“新质生产力”热词,八成又是中南海军师王沪宁的杰作,成了习近平执政以来为党国及地球244次指明方向中的最新指示。

习近平推“新质生产力”的四大政治盘算

生产力这个词,中国人都不陌生,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的高频词。什么叫“新质生产力”?其实就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要素,促进产业发展与提升,形成战略性布局的生产力。

纵观人类的近现代发展史,从瓦特发明蒸汽机的工业革命到今天的工业4.0,每一次工业革命的腾飞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明与发展。中共整出个所谓“新质生产力”,其实就扯虎皮拉大旗,主打一个煽情忽悠。

那么中共当局此一时段强力鼓吹这一热词,反映的不是国力强盛时代发展的样貌,而恰恰是中共内外交困、四面楚歌之困兽犹斗走投无路的表现,习当局有它的四大政治盘算。

首先,中共经济陷入衰退困境妄图以之破局转型

今年两会,中共将2024年的GDP仅定在5%左右,说明中共自己信心明显不足。消费低迷、房地产衰落、地方债务、金融系统性危机和失业率高涨成为中共经济无法跨越的陷阱。目前的政策工具箱几乎全部失灵,货币量化和宽松财政政策已经失效,货币大水漫灌和超长期特别国债,不但不能刺激经济,反而使经济陷入通缩,人民币汇率下行压力加大,加速外资撤离。在这种经济困局中,中共急于寻找出路,房产等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一去不复返,中共只好把电动车、锂电池、光伏能源等新兴产业当作经济起死回生的速效救心丸,披上“新质生产力”马甲,似乎就能走出经济泥潭,破局经济困境。

第二,习大吹特吹“新质生产力”暗含政治推责意味

中共的经济走到今天,有其长期的体制短板因素,更有习当局十年来猛开政治倒车,重拾计划经济之功效。习氏大搞终身制,实施动态清零,打压民企、摧毁房产、棒打教培与互联网行业,以及战狼外交、以国安名义吓跑外资,叫嚣武统台湾等一连串政治经济军事昏招,让国内外投资者胆战心惊,连亲共的穆迪都下调中共主权信用评级。习近平当局为了推卸责任,禁止民众说出真相,利用国安大搞唱响经济光明论。此时,再创造出个“新质生产力”热词,巧妙转移焦点,掩盖执政过错。

第三,解决掐脖子问题

中美贸易战以来,中美关系一路走低,习近平通过不断强军与共产意识形态输出,俄乌战争中的假中立,挑战基于美国主导规则的全球秩序,特别是间谍气球事件让美中关系跌倒冰点。同时中共在涉及国家安全与科技竞争的知识产权与先进科技方面,一直采用不光彩的偷来主义,让西方国家不得不对中共国采取科技脱钩战略。美国国会两党不断通过各种制裁法案,掐断中共黑手,特别是对中共的芯片战略,美国从技术、设备和人才以及协调盟国同步制裁的“小院高墙”策略与“美日韩台四方芯片联盟”亚太战略,由远及近、由松到紧,针对中共展开多维度、多层面的科技战。中共在四面碰壁的困境下,不得不考虑解决关键科技先进科技的卡脖子问题。

第四,画习新时代特色大饼

科技治国并非习当局的发明创新。邓小平时代就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口号,江泽民三个代表中也有“先进生产力”的说法,胡锦涛“科学发展观”更是主题直接,历任党魁关于科技发展的大饼都画过了,习近平照葫芦画瓢就凸显不出一尊雄才大略和治国韬略来了。再说,习近平重拾文革与毛主义,御用国师们更需要去粉饰,如何画出习新时代特色大饼来,“新质生产力”登堂入室了。

中共体制是创新生产力的根本阻力

中共经济衰退目前较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经济进入通缩。投资、产能、产品均出现过剩现象,内外部需求明显不足。中国年产钢铁11亿吨,全世界是18亿吨。2023年中国车产量3200万辆,美国是2200万辆。中国居民住房户套比是接近1。中国近几年来货币投放量增速是GDP的2~3倍,但2023年全年CPI同比上涨仅0.2%,2023年PPI全年下降3%。

中共的整个体制动辄就是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蠢事,一哄而上、重复建设、投资过热、产能过剩,是这个体制无法克服的短板。原因很简单,政治挂帅,定于一尊,官员们发展经济是出于政治站队、政治跟风,政绩工程是官员追求的目标。不择手段弯道超车,砸多少钱都不是自己的钱,官做大了,项目烂尾无关紧要。

比如新能源汽车,近10年来,中共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注册量不断增加。2018年新增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3.85万家,同比增53.75%;2019年新增4.10万家,同比增6.40%;2020年新增7.52万家,同比增长83.37%;2021年新增17.06万家,同比增长126.90%;2022年新增23.94万家,同比增长40.34%。但2024年1月,中共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多数新能源汽车企业,特别是以内销为主的企业还未实现盈利,行业存在无序竞争,产业存在重复布局问题。

再比如在人工智能产业布局方面,2016年中国已有超过40个机器人产业园在建或已建成,2018年建成65个机器人产业园,几乎遍及全国各个省份。但产业园中企业规模普遍较小,800多家企业中,逾90%年产值在1亿元人民币以下,国内领军企业同国际机器人领先企业的营业收入相比差距较大。辛国斌曾称,中国机器人产业已出现“高端产业低端化”的趋势。这些企业只不过是想搭上政策顺风车,通过大量烧钱,大量补贴、大打“价格战”等方式争夺用户,并企图在资本市场圈钱变现。它们的根本目的不是为做企业。

另一方面,中共的制造业以及和制造业相关的生产性服务性,这些和高科技密切相关的产业占GDP数值较少,仅为40%左右。而美国及欧盟制造业以及和制造业相关的生产性服务性在GDP中的比重为60%~70%左右,差距不是一星半点,没见着西方造口号,中共喊喊口号,科技创新就实现了?

此外,科技创新依赖于有独立思想和自由意志的人才,依赖于宽松与自由的政治氛围和学术环境。一个遍地是烂尾楼、到处是毒食品,动辄就仇美仇日,将“莫言、农夫山泉、清华”批判为新三害,封杀网飞版《三体》的国度,还能指望搞出什么颠覆性科技创新?!

责任编辑: 李安达  来源: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326/2035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