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好文 > 正文

掸封尘:马克思犯下一个致命的错误

作者:
从苏联开始,全世界共有实践马主义的国家23个,目前只剩5个。马主义所到之处,带给国家和民族的,不是“马失前蹄”,就是“人仰马翻”。马主义基本上是:到一国,独裁一国,暴政一国,愚民一国,穷一国,乱一国,甚至是杀一国。如此这般,还不能看透这马主义是个什么东西吗? 从苏联开始,全世界共有实践马主义的国家23个,目前只剩5个。马主义所到之处,带给国家和民族的,不是“马失前蹄”,就是“人仰马翻”。马主义基本上是:到一国,独裁一国,暴政一国,愚民一国,穷一国,乱一国,甚至是杀一国。

马克思主义把人类历史看作是一部围绕阶级利益而展开的阶级斗争。(大纪元

我们知道,迄今为止,人类经历的社会形式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而每一社会形式,都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另当别论)。

以中国为例,原始社会历时一百多万年,奴隶社会历时1595年,封建社会历时2385年。而资本主义社会作为人类的第四个社会形态,从十六世纪中叶开始,到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不过才经过了两百年的发展,正处在初期阶段。资本主义社会正在经历从不完善走向完善、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自身成长过程中。

我们知道,在社会形式大的转型期(如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或朝代更替期,都是一个由乱到治的艰难而痛苦的进程,往往伴有激烈的社会动荡,如战争、兼并,兵荒马乱,民不聊生,非理性,甚至非人道,社会各种势力和各阶层的矛盾异常尖锐。所谓“春秋无义战”、“礼崩乐坏”,说的就是这层意思。

因此,在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期,即资本主义初始阶段,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一定程度的残酷与非道德,是社会转型期的规律性表现与特征。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不可避免的转型代价。

不幸的是,此时,资本主义与马克思狭路相逢。

当时,马克思观察到的资本和资本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三类:

1.奴隶庄园主,他们由农业转为手工业,进而转向工业,对待工人具有奴役的惯性。

2.政客、军阀,他们掠夺其它地区和国家的资源。如英国人把抢来的财富投资办厂。

3.资本源于鸦片交易。(主要在英国)

诸如此类,这些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部分表现,被马克思看在眼里,于是,轻率下了“资本来到人间,从头到脚都流着鲜血和肮脏的东西”的断言。为了给“剥削”这一说辞寻求支点,又在后来的《资本论》中拿出了一个“剩余价值论”,为煽动工人阶级反抗资本家,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奠定理论基础。

明眼人不难识破,马克思在认识论上犯了一个典型的错误,那就是“以偏概全”。

“以偏概全”,是诡辩论者常用的一种诡辩术。它是以强调片面的、部分的东西,代替全面和整体;以一种阶段性的东西概括全过程并给出最后总结性的定论。而《共产党宣言》、《资本论》,正是马克思以偏概全的产物。

“以偏概全”对应到众所周知的中国成语寓言就是“盲人摸象”。

资本主义对马克思而言,马克思生前的那部分是显区,马克思死后则都是盲区。而更为糟糕的是,马克思只摸到了大象牙齿,那是大象全身最锋芒、最坚硬、最没有温度的部分。而马克恩正是根据他摸到的象牙来描述全像,把资本主义描述成了内心残忍,面目狰狞,形象恐怖的怪兽。而我们确切知道,大象从内心到外貌再到肢体动作,都是动物界的温和大佬。

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片面性、短视性与极端性,必然导致其荒谬性。而《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正是集马克思盲人摸象荒谬性之大成的产物。

《资本论》通篇的基础性支撑“剩余价值论”,同样是在认识论上犯下以偏概全的错误,这已广为世人所知,本文不再赘述。

由于马克思出众的文采和诡辩,让这两本书貌似自圆其说,其实是正应了中国的另两个成语“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甚致是“南辕北辙”。

事实胜于雄辩。共产主义运动的失败史,和资本主义的成功发展史,从正反两面,都证明了这一点。也正因为如此,马克恩共产主义已被公认为一种“破产的意识形态”。

试想,马克思是德国人,一个连德国人都不信,在本土都水土不服的东西,是可信的吗?马克思是欧洲人,一个欧洲绝大多数国家都不实践的学说,东欧先实践后抛弃的理论,是正确的吗?马克思是犹太裔,以色列是犹太裔国度,一个以色列都不理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好东西吗?

马克思是世界公民,然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实行与“社会主义制度”对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能说马主义是好东西吗?

从苏联开始,全世界共有实践马主义的国家23个,目前只剩5个。马主义所到之处,带给国家和民族的,不是“马失前蹄”,就是“人仰马翻”。马主义基本上是:到一国,独裁一国,暴政一国,愚民一国,穷一国,乱一国,甚至是杀一国。如此这般,还不能看透这马主义是个什么东西吗?

德国前总理默克尔,成长于东德,受过马克思主义的“教育”,1986年32岁获得物理学博士。她却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描述为“闭门造车、空想出来的东西”。言外之意,马克思主义就是一个典型的乌托邦。

1944年,哈耶克出版《通往奴役之路》。他预言:“乌托邦永远不可能实现,计划体制践踏私产,无视基本人性,只会带来匮乏、混乱和奴役,最终自我毁灭。”而马克思主义在苏联等国家的实践,证明哈耶克说的是对的。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330/2036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