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养生 > 正文

全家长期吃“自制馄饨” 全都确诊胰腺癌

癌症作为现代医学难以攻克的“大山”,一直是大众心中的噩梦,许多人“谈癌色变”,一旦得知某人患了癌就感觉天塌了。

事实证明中国确实是癌症大国,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患癌人数高达450多万人。

因为癌症去世的人数超过30%,位于世界第一的水平。

如此高的患癌率导致癌症在中国并不罕见,很多人可能一生中在亲朋好友身上能看到不少例子。

癌症属于世界性的医学难题,虽然有些癌症早发现早干预能够治愈,但大部分癌症还是会对人体造成不小损伤。

尤其是有“癌症之王”之称的胰腺癌。

胰腺癌属于癌症中的癌症,患上之后恶性程度很高。

因为其早期没有任何反应,且病程发展非常之快,一旦发现几乎就是中晚期。

此时干预已经没有太大效果,5年病死率非常之高。

今天要说的一家三口居然同时确诊了胰腺癌,究其原因更加夸张,竟然是因为一碗自制馄饨?

一、一家三口确诊胰腺癌

来自山东的王先生一家人最近十分倒霉。

无论饭前饭后总是不明原因小腹疼痛,本以为是吃坏了东西,没想到过了几天依旧没有好转。

但肚子疼又不至于上医院,直到原本120斤的小儿子突然瘦到了90斤,才引起了王先生和妻子的注意。

一家人连忙带着儿子到医院做检查,结果出来时所有人都震惊了。

只有十几岁的小儿子居然疑似患上癌症。

CT显示他的胰脏部位有明显的占位性肿块,除此之外血液值也超出正常许多。

医生询问之下得他一直有腹痛的症状,近一个月体重突然掉得很快。

医生告诉王先生夫妇,这是由于胰脏的肿块在长大,出现在疼痛症状。

王先生一听感觉不对劲,他和妻子也有长期腹痛症状,在医生劝说下全家人都做了相关检查。

结果出来后在场所有人大吃一惊,一家三口居然都患上了胰腺癌。

由于胰腺癌不是传染病,一家人都患上的几率很小,医生仔细询问了王先生具体情况。

在筛除了遗传因素、基因突变以及外部原因后,医生终于找到了“罪魁祸首”,原来竟是自制馄饨。

王先生一家人都很喜欢吃馄饨,恰巧王太太喜欢钻研厨艺,并自告奋勇揽下了做馄饨的任务。

她觉得外面小摊上的食物又贵又不卫生,孩子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如果不小心吃错东西怎么办。

于是她开始自己制作早餐,其中最常做的就是馄饨。

据王太太回忆,她经常会在网上或直播间购买促销的猪肉。

她觉得这种临期肉性价比很高,既没有完全过期又能比菜市的肉便宜几倍,所以后来制作馄饨的肉馅基本都是来自网购。

可她并不知道低价的肉来源很复杂,很多时候出自小作坊或边角料。

尤其是别人不要的淋巴肉或发霉肉,打碎之后根本看不出来,低价出售反而能赚上一笔。

这种肉馅不但没有营养,反而藏着很多看不见的危险。

比如淋巴肉可能携带病毒和细菌,人吃了之后轻则加重肾脏负担,重则会染上病症。

而发霉肉含有很多亚硝酸、黄曲霉素,会大大增加胰腺癌的患病率。

小孩子抵抗力差,长期吃这类有“毒”的肉难免出现问题。

为了让自制馄饨的味道能跟外面的早餐摊媲美,王太太还贴心地加入了不少调味料。

虽然味道确实鲜美,却大大增加了肾脏和胰脏负担。

如果食物里的亚硝酸盐长期过量,转化出来的亚硝胺含量也会有所增加,导致人体患癌几率加大。

得知真相后的王太太瘫坐在地上,大声哭道:“是我害了孩子啊!”。

虽然经过分析已经知道了原因,但一家人已经患上了如此凶险的疾病,日后家庭负担必然加重。

最重要的是胰腺癌属于难以治愈的癌症,很多人花了钱遭了罪依旧得不到好结果,实在让人唏嘘感慨。

二、胰腺癌是什么?

很多癌症之所以危险系数高,是因为它们很懂得“躲猫猫”,胰腺癌就是其中之一。

这是一种发生在胰腺的恶性肿瘤,刚开始起病时通常没什么感觉,肿瘤生长十分隐秘。

早期人们经常没有任何感觉,这种病症进展速度非常快,等到有感觉时基本到达中晚期。

该病恶性程度很高,发现时已然为时已晚,现有医疗能做的手段十分有限。

很多胰腺癌患者从确诊到去世仅有1年多时间,病死率很高,所以胰腺癌有了“癌中之王”的称号。

2023年中国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突然离世,患上的病症正是胰腺癌。

过去20多年全球胰腺癌患者翻了一倍,中国的胰腺癌患病人数也大幅上涨。

2015年有数据统计,中国每年大约9万人确诊该病,其中死亡人数达到7.9万人,由此可见胰腺癌的病死率之高。

早期难以发现是该病的狡猾之处,所以预防的意义大于治疗。

导致胰腺癌发生的原因有哪些呢?根据医生解释,导致该病发生的原因非常多,目前倾向于几个大类。

首先是生活不良习惯,比如经常吃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过期或来源不明的食物;患者长期抽烟、喝酒;长期久坐缺乏锻炼等等。

这些原因都会导致胰腺分泌出现异常,增加癌症发生的风险。

上文提到的王先生一家正是因为长期食用自制馄饨,接触了不明来源肉馅和复杂调味料,提高了患病风险。

其次是由慢性胰腺炎转化而成。

如果患者长期患有胰腺炎,在炎症反复刺激下上皮导管出现异常,也会导致胰腺癌发生。

最后就是先天性遗传。

家族如果有人患有胰腺炎、恶性黑色素瘤等疾病,也会增加其他亲人患上癌症的可能性。

三、如何降低患癌风险

综上所述,许多普通人基本不会有遗传风险,大部分人也很难患上胰腺炎。

如果想要提前预防、规避患上胰腺癌的可能,要做的还是调整生活习惯,改变那些错误做法。

1、注意食材来源

自制食品时不要贪图便宜,需要以食材和烹饪手法为重。

这些年自制食品出事的新闻屡见不鲜,比如自制葡萄酒出现大量甲醛,小伙饮用后当即送医。

自制腌菜出现亚硝酸盐,七个人食用后中毒倒地等等。

诸如此类的事件非常多,随便搜一下就能看到。

在家自制食品固然是好的,但如果为了图便宜或方便买来历不明的廉价食材则大可不必,很多时候为了省小钱反而要花大钱。

建议大家采购食材时擦亮双眼,不要被低廉的价格所迷惑,尤其是本身价格昂贵的食物。

2、戒烟戒酒

烟酒是目前导致胰腺癌的明确原因之一,所以有此习惯的朋友还是尽量改掉。

抽烟有害健康人人皆知。烟里面含有几十种致癌物,不光会导致胰腺癌的发生,也有很大可能引发其他癌症。

长期喝酒的人会导致脑部、肝脏以及胃部受损,降低身体免疫力。

年轻时没有什么感觉,一旦年龄稍微大一点,身体里的癌细胞开始蠢蠢欲动,机体下降的免疫力正是它们所乐见的。

免疫细胞无法阻挡它们的脚步,癌细胞可以在身体里肆意扎根生长。

3、保持锻炼和体检习惯

根据医生画像显示:40岁以上的中年男子,喜欢喝酒抽烟且长期不运动,这类人群更容易患上胰腺癌。

事实证明长期运动的人比久坐办公室的人患上癌症的风险更低。

因为缺乏锻炼的人身体机能下降,脂肪组织很容易堆积,患上胰腺癌的可能也在增大。

胰腺癌是一种很狡猾的癌症,早期出现时几乎没有任何症状,大部分普通人都会忽略掉它。

所以定期体检十分重要。借助科学的医疗仪器可能看到体内的变化,如果胰腺出现问题也能更快发现。

早期的干预手段比较多,如果癌细胞小而局限,做个切除手术就能解决。

总结

王先生一家的案例给大家敲响警钟,在家自制食品看起来是节省成本、减少健康风险。可会不会结果正好相反?

很多人觉得外面的食物贵又又脏,宁愿费心思自己做。

可很多食物做起来工序复杂,尤其是腌制品更需要环境条件。盲目选用食材,省略制作工序,最后很可能出现各种危险情况。

都说病从口入,吃了过期的、不卫生的食物会导致肚子疼,而长期食用不明来源的肉类,更会给身体健康埋下隐患。

所以大家还是尽量规避自制食品,买菜也要选择合规合法的菜市、超市以及网店。

想要减少患上胰腺癌的风险,日常保持良好生活习惯也很重要。

比如坚持锻炼、戒烟戒酒以及减少摄入大鱼大肉等等。

尤其是上了年纪的朋友,身体免疫力难免下降,这时更要注重身体变化,做好定期体检工作。

责任编辑: 李华  来源:好兔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516/2055151.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