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当局穷疯了!上海农村引入物业 自家院停车要缴资源管理费

上海农村引进物业管理后,出现居民在自家院内停车也要缴费“资源管理费”的情况。近日,相关话题引发网络关注。 “一闸之隔,进入道闸里面每月要收150元,外面不收费,车子就都停在外面的小树林了。”近日,一条短视频反映了上海部分农村引入物业管理后,引发的一系列冲突。

上海农村引进物业管理后,居民在自家院内停车也要缴费“资源管理费”。(网络截图)

上海农村引进物业管理后,出现居民在自家院内停车也要缴费“资源管理费”的情况。近日,相关话题引发网络关注。

“一闸之隔,进入道闸里面每月要收150元,外面不收费,车子就都停在外面的小树林了。”近日,一条短视频反映了上海部分农村引入物业管理后,引发的一系列冲突。

据上观新闻5月14日报导,记者前往视频拍摄的地点——浦东新区合庆镇益民村后,发现过了益民桥,便可看到通向南侧的第四村民组的乡间道路上,设置了收费道闸。

闸机上的屏幕显示,智能停车系统于今年2月20日开始启用,一旁还竖着两块牌子,一块介绍了“智能停车系统”停车包月操作流程及说明,另一块则是益民村的村民公约,公约里对停车规范进行明确,还公示了收费标准。

“益民村经济合作社社员享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相应补贴,车辆免费通行(包括直系亲属车辆),非益民村经济合作社社员的小型车辆月缴费150元/辆,大型车辆月缴费800元/辆,均需备案登记。临停小型车辆首小时免费,停放5小时内收费5元,超出则每小时5元计算,24小时50元封顶。”

封面新闻称,上海部分农村实行标准化物业管理后,不仅原住民和外来租户双双不买账,停车难问题没解决,乱停车问题更严重了。

一方面,收费的依据和用途问题。村里停车收费的依据是什么,收上来的钱又是否被用向了村里?另一方面,只收费不管理,停车费收了,停车位却没有统一规划,粗放式管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正观新闻表示,自家的院子怎么就成物业的资源了,为什么要交“资源管理费”?不少村里住着外来务工人员,停车费一收,不少租户就选择了搬离。这直接影响了当地村民的收入,引发了不少反对的声音。

点时新闻报导,王先生称,其租住的房屋自带院子,平日里停车并不占据道路资源,目前设置的道闸只是一种收费方式,所谓的停车管理根本没有体现。该村村民徐女士也表示,所谓的村民公约并未征询过村民的意见。

此事也引发民众不满。

上海网友“Pope的老迷妹”证实说:“我们村就是,村民不收费,但租房的要收。”

“一杯新时光”说:“坐标曹路,一个月300。比小区还贵,也没人管理就一个杆子就收费。”

“如果我想说89420”说:“见好几个村都有道闸了,不知道要做啥试验。”

“廖廖廖先森境”说:“在上海跑业务的,上海大部分村都要收费,好多年了,只是现在愈演愈烈。”

“公子卤猪”嘲讽:“真是不给人民群众留一针一线啊。”

责任编辑: 方寻  来源: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517/2055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