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港台 > 正文

赖清德演说措辞强烈 中共想听的内容欠奉

—赖清德演说与蔡英文路线有何差距?

赖清德就任台湾总统前,外界对他曾自称的"务实台独工作者"印象深刻。他的就职演说对台湾未来走向以及两岸关系的界定与八年前蔡英文首任就职的演说相比有何不同?是否真的完全延续目前的路线?专家们各有分析。

赖清德就任台湾总统前,外界对他曾自称的"务实台独工作者"印象深刻。他的就职演说对台湾未来走向以及两岸关系的界定与八年前蔡英文首任就职的演说相比有何不同?是否真的完全延续目前的路线?专家们各有分析。

台湾在周一(5月20日)举行第十六任总统暨副总统就职典礼,赖清德和萧美琴正式就任,赖清德的就职演说对台湾未来以及两岸关系发展的表述,是各界关注的重点。台湾淡江大学大陆所荣誉教授赵春山在2016年前总统蔡英文就职演说中,曾就两岸部分给予意见。他表示,赖清德的两岸表述没有超出蔡英文路线,表明希望两岸维持现状的立场。赵春山表示,赖清德在讲话虽然没有语带挑衅,但与八年前蔡英文的表态相比,有明显的不同。

赵春山说:“有关他的务实台独,他没有讲出来,但是从里面(演说)可以闻到那个味道,是若隐若现,这是完全符合他的务实台独工作者的标签。有关两岸定位这方面表态是不一样,2016年的时候,蔡英文是真正释出善意,但可惜对方没有接球,不能完全怪蔡英文。后来对方说是未完成的答卷,蔡英文慢慢也不提,然后开始提互不隶属。这一次如果比较之下,赖清德不是未完成答卷,根本是个空白的答卷,是更退一步。”

评论:赖清德演说措辞强烈北京想听的内容欠奉

台湾东吴大学政治系助理教授陈方隅表示,赖清德的演说高度延续蔡英文路线,但措辞相对强烈,强调所谓的价值外交和四个坚持等价值观,可能并不是中国想听的表态。

陈方隅说:“我觉得赖清德有运用了这次的机会,把所有重要的价值都讲得很清楚。不过总体来看,他虽然说他呼吁要跟中国和谈,但没有提到两岸关系条例,这种比较软性的,或者是中国希望我们讲的东西。所以其实我觉得中国听到应该会觉得蛮不开心,中国是不可能给予太好的回应。”

2024年5月20日,赖清德、蔡英文在总统府广场向群众挥手。路透社图片

评论:赖清德如何平衡国际两岸关系是关键北京将听其言观其行

法国赛尔奇-巴黎大学教授张伦在本台节目“亚洲很想聊”表示,两岸关系的关键在于中美关系和地缘政治,赖清德表明要强化台湾与世界的关系,相信是北京“听其言观其行”的重点。

张伦说:“所谓的务实的台独工作者,我相信他在所谓的务实这一方面会做一些努力,减弱大陆方面、北京方面对他推动台独的敌意和一些猜忌吧。从个人特质上抗压的能力或许是足够,但是就柔软度还是要观察。”

评论:赖清楚指无论任何名称台湾一样响亮将刺激北京神经

自媒体人公子沈也在本台节目表示,赖清德就职演说的表现属四平八稳,能让台湾人和美国放心,但难以顾及中国的感受。

公子沈说:“他说,无论是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台湾或是台湾,都一样响亮。其实这也可以看作是谈论台独与不台独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说共产党是不容许他们有民主的,这是最根本的问题。所以他(赖清德)通过这句话给反映出来了。不管你称呼什么,在中共眼里都是台独,只要你承认台湾是拥有民主的,主权是在民的,这就是台独了。不是说台独跟大一统之间的差距,而是自由民主和专制体制之间的冲突。”

评论:表明主权在民的施政路线赖清德路线成形

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宋国诚在节目中表示,台湾应该抱持“断舍离”的态度,看待中国的回应,又说,赖清德有透过演说表明他未来施政的蓝图。

宋国诚说:“从他的整篇谈话当中归纳16个要向,我认为已构成了所谓的赖清德路线。第一个是强调主权在民的独立的国家,无论你用什么样的名称,中华民国在台湾,台湾也好,中华民国也好,这都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名称不重要,主权在民最重要。赖清德路线已经形成了,不仅仅只是一个所谓的蔡规赖随的路线继承,甚至我认为他已经展现出他的未来施政的空间。”

至于赖清德提出以对话取代对抗,宋国诚认为,赖清德此举是尝试在现时的两岸局面寻找突破的空间,向世界表明台湾人的声音。但公子沈相信,中国共产党不会与被贴上台独标签的台湾民进党对话,有关的说法只是安抚台湾内部不想两岸关系恶化的民意。

责任编辑: 方寻  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521/2056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