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人物 > 正文

中共主旋律作家浩然在北京逝世

作者: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红遍全国的北京作家、《艳阳天》和《金光大道》的作者浩然20号在北京逝世,享年76岁。北京作协的讣告称,浩然是“忠诚的共产主义文艺战士,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

在谈到文革期间中国文坛状况的时候,作家茅盾曾以“八个样板戏、一个作家”一语加以概括;所谓的“一个作家”指的就是浩然。这位四人帮倒台后因被怀疑是“帮里的人”而受到审查、但未被定罪的作家是20号在北京一家医院的干部病房去世的。

北京著名文学批评家、学者刘晓波博士表示,后世将会记得浩然是一位以塑造“高、大、全”人物形象见长的作家:

“浩然的创作对中国文学的最大的影响就是:他跟上四人帮那时的潮流之后,中国几乎只剩他这么一个作家、一枝独秀的时候,他的一种创作方法影响非常大,也就是塑造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高大全,没有弱点。这是当时的一个特点。”

刘晓波表示,浩然文革期间迎合四人帮,但他作为文人,确有身不由己的一面:

“当时的政治氛围,当时的文学创作啊,基本上就是那么一种情况。不光是浩然,只要是被四人帮看上的人,都会往那个方向走;别说他了,包括北京大学那么资深的哲学教授冯友兰,他不当时也是梁效写作班子的吗?对吧?这些文人啊学者跟这个政权,当时那种政治权力决定一切的时候,他们毕竟是弱势。”

互联网上流传着浩然几年前的一幅题词:“怀浩然正气、抒苍生真情”。刘晓波博士表示,这幅题词离浩然本人的表现有不小差距:

“他有什么浩然正气可言?你一个被当时文艺界旗手江青钦定的这么一个作家,你有什么正气可言啊。”

刘晓波说,文革中一度大红大紫的人,上自陈伯达,下至聂元梓,文革后都曾留下一些资料性文字;浩然却没有,这是值得遗憾的。

纽约文学批评家董鼎山说,就像对待曾在八个样板戏中饰演过主角、现在仍在走红的那些演员一样,对于浩然在文革期间的表现也不宜揪住不放:

“我们对这种艺术家的批评不应该很苛刻的。我们讲假如有几位演技很好的、那个时候演过样板戏的人,今天将他们打下来,那我们的作风跟共产党有什么不同呢?共产党的作风,那个时候尤其是江青,非黑即白啊!你不是黑就是白,你不是我的,就是反对我。这种作风完全不对。这是头一点。第二点,在那个时候,可能有几个人是我们所谓的理性主义者。我这么大年纪,我记得年轻的时候对共产党非常非常向往,到延安去啊什么的,真正是有这个意思的。后来当然发现毛泽东、共产党都是不行的。”

《北京青年报》编辑陈徒手发表在官方网站上的采访录说,浩然曾表示,因为江青对自己好,所以谁也不能对自己怎么样,自己也就得到了一个安静的写作环境。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于飞

来源:RFA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