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动态 > 正文

大难题 国际生存空间考验马英九政治智慧

从李登辉以降,台湾国策的战略选择,一言以蔽之,可用得上一个"逃"字来概括:李登辉的"偏安"是"逃",陈水扁的"台独"也是"逃"。但你"逃得了初一,逃不过十五":放眼世界,在今天还有哪一个角落,台湾逃过了被追杀、被封杀的命运?悲情诉求,台湾试过了,毫无效果;金钱外交,台湾也试过了,一败涂地。在国际生存空间这片疆场上,彼岸是攻城略地,所向披靡;此岸则是狼奔豕突,一筹莫展。回顾这二十年,台湾的外交可说是金钱净失,颜面扫地,几可说是惨不忍睹,情何以堪!原因何在?归根结底,这"逃"字战略,大错特错矣!那么,台湾凭借自己的力量,究竟有没有实力、有何种实力去迫使对手妥协让步,从而释放出台湾所迫切需要的国际生存空间来呢?当然有,那就是本刊多次阐述过的打"挑战北京政权合法性"这张牌。从这种意义上说,台湾走向国际空间的必由之路,就不在美国,而在中国;它走向联合国的捷径,就不在纽约,而在北京了。

 

网路文摘-3962

  台湾第一大难题——国际生存空间考验马英九政治智慧

         《中国之路》社论

         2005年12月20日

 

马英九今天即将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十二任总统了。那么,马英九面对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呢?是经济问题吗?不是;是民生问题吗?也不是。这些问题,让萧万长、刘兆玄这些行政、技术型官员去因应、去解决,就绰绰有余了。在今天,真正考验马英九政治智慧的,是台湾的国际生存空间。正是这个问题,延绵二十余年,历经李登辉陈水扁两个政府,却至今无解。它也考验着台湾的一切政治家、准政治家,以及有着政治抱负的青年才俊们。因此完全可以这么说,国际生存空间,是台湾当今的政治第一大难题。

本刊曾尖锐地批评过李登辉的"偏安",批评过和陈水扁的"台独"。其实,归根结底,在一定意义上,这"偏安"与"台独",均统统不过是被这"台湾第一大难题"给逼出来的,是李登辉先生和陈水扁先生就此分别交出的一份不及格答卷。

那么,马英九先生能解此难题吗?

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见到马英九对解此"台湾第一大难题"有任何新的思路,尽管他也提出了用"中华台北"加入国际组织的构想。但是,台湾的国际生存空间问题,难道仅仅是改一个名称、换一个称号就能迎刃而解的吗?。

在当今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能看清究竟是谁挡住了台湾通往国际生存空间之路。可见,它归根结底,是一个清除路障、请挡道者让路的问题。而要请挡道者让出道来,或最起码,得让出"大路朝天,各走一边"的道来,你手中就得有筹码,就得有足以使对手妥协、让步的筹码。因此,这又最终落脚到政治博弈的实力较量上。

从李登辉以降,台湾国策的战略选择,一言以蔽之,可用得上一个"逃"字来概括:李登辉的"偏安"是"逃",陈水扁的"台独"也是"逃"。但你"逃得了初一,逃不过十五":放眼世界,在今天还有哪一个角落,台湾逃过了被追杀、被封杀的命运?悲情诉求,台湾试过了,毫无效果;金钱外交,台湾也试过了,一败涂地。在国际生存空间这片疆场上,彼岸是攻城略地,所向披靡;此岸则是狼奔豕突,一筹莫展。回顾这二十年,台湾的外交可说是金钱净失,颜面扫地,几可说是惨不忍睹,情何以堪!原因何在?归根结底,这"逃"字战略,大错特错矣!

然而,对于这个让台湾在国际社会说不起话、抬不起头的"逃避"战略,迄今在整个台湾却无人反思与检讨。二十年的局面不是你"井水不犯河水"就能相安无事,而是它"河水"偏要犯你"井水",你也徒叹奈何。是的,美国大兵或能保护你不被对手所吞掉,但他还能保护你去搞台独玩火?还能保护你去打通国际生存空间,还能帮你赢回国际尊严?

那么,台湾凭借自己的力量,究竟有没有实力、有何种实力去迫使对手妥协让步,从而释放出台湾所迫切需要的国际生存空间来呢?当然有,那就是本刊多次阐述过的打"挑战北京政权合法性"这张牌。

今天,世界上只要一有人谴责北京实行专制、侵犯人权,它就立即祭出"国家主权"的盾牌,以"不得干涉内政"为由作抵挡。然而,它这招对台湾却是先天失效。对北京而言,若台湾用"民主宪政"挑战其政权的合法性,它压根儿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敢说是"干涉内政"。由此可见,此牌一出,彼岸于台海的政治就优势就丧失殆尽。因此,台湾今天若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用民主宪政为旗帜去挑战北京政权的合法性,难道它还用担心对手不妥协不让步,还担心自己手中没有政治实力吗?要知道,在当今世界一百多个政府中,还唯有中华民国政府,才享有这种可直接挑战北京政权合法性,却毫无"干涉内政"之虞的豁免权。既然这个由北京授予台北的先天豁免权,是一个连美国的任何量级的核子武器的总和都够不着力、使不上劲的巨大战略优势,既然它是目前惟有台湾才可独用独享的先天战略优势。那么,台湾还愁什么自己没有政治实力去迫使彼岸让步呢?因
为比较起挑战它的政权合法性来,释放出几个诸如"世卫"、"世贸"这样的国际组织席位给台湾,开放一些国际生存空间给台湾,又算得了什么?因此,完全可以这么说,如果马英九政府敢于和善于打这张牌,那么两岸政治博弈的优劣对比就会顷刻、整个地来一个大颠倒。甚至对台湾来说,那个中华民国"重返联合国"的孜孜以求,也将指日可待。从这种意义上说,台湾走向国际空间的必由之路,就不在美国,而在中国;它走向联合国的捷径,就不在纽约,而在北京了。

只可惜,这么好一张政治王牌,这么巨大的政治战略优势,尽管它每时每刻都伴随着台湾,可是,这二十年来。却被李登辉、陈水扁等这类政治短视者、被台湾的所有政治家和政治学者,视而不见、弃之不用!

所谓政治战略,是指能在总体上把握和引领全局以达到特定政治预期的操作艺术。当年毛泽东能让小球调动大球,能让多年的政治对手美国人尼克松基辛格"朝拜"北京,一下化解了北极熊的核武威胁,其他皆不论,起码其政治战略是高超和成功的。马英九今天若真正有心去解那道"台湾第一难题",若下定决心在四年后再次面对选民们的考核和反对党的诘难时,能拿得出漂亮的答卷,那么,我们便建议他不妨去认真地思考一下延揽几位大陆的民运人士作为其政治参谋的问题。如果此议可行,当然就不是选那种好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了,更不是选那种谁给钱就替谁站台的近年来的"台独啦啦队";而是让真正有助于化解"台湾第一难题"的有识有用之士站在自己面前。

再隔几小时,马英九的就职典礼序幕就要拉开了,在此,本刊预祝马英九先生成功地就那道"台湾第一难题"给出亮丽的答卷。

原载《中国之路》杂志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郑浩中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