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 > 娱乐评论 > 正文

张成觉:“你改悔吧!田华。”不要为中共站台

——读《田华感言》想到的

“请仔细品味田华的感言,这是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的情操。与当今跪拜在金钱和权势面前那些丑陋的扭曲的灵魂相比,高尚与卑劣泾然分明。朋友们!为自己,为我们这一代自豪吧!”

此乃日前收到的一封电邮内文,为老同学所转发。打开附件,是去年10月16日田华在获得第30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终身成就奖后的致辞。这位1928年8月出生的前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团长,虽已过82高龄,满头银发,却精神奕奕,记忆力惊人,将一篇散文诗式的“感言” 倒背如流,起伏有致,抑扬顿挫,无异作了一次精彩的演出!

不过,无论如何精彩,归根到底是作秀。它展现的绝非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的情操,只是中共豢养的文艺奴仆的可鄙灵魂。

如所周知,作为“新中国知名影星”,田华最为脍炙人口的业绩是主演《白毛女》。对此,“百度娱乐”介绍道:

“1950年东北电影制片厂要将歌剧”白毛女“拍成电影,她被选中扮演女主人公喜儿,由於舞台到银幕有一定距离,这又是她第一次登上银幕,凭借着自己的生活积累和朴素的感情,出色地完成这一人物形像塑造,获得影界内外的好评,她也因此片一举成名。”

影片的梗概许多人耳熟能详,但“80后”却未必知道,这里不妨略作回顾:

故事发生在抗战时期华北山区,地主黄世仁于除夕夜登门逼债,害死贫农杨白劳,继而强抢其女喜儿抵债并将之强奸,喜儿在被卖入妓寨前逃入深山,因不见天日而成白毛女。后得八路军解救出苦海,恶贯满盈的黄世仁被处极刑。

此一杜撰的故事极大地煽起贫苦农民的阶级仇恨,其主旨所宣示的“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当时深入人心,妇孺皆知。尤其对於土改打倒地主发挥了无可比拟的文宣作用。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今天大陆地主资本家已卷土重来,不少乡镇官员及其爪牙欺压农民,比当年的黄世仁更厉害。如严晓玲被轮奸致死即属一例。老百姓不禁哀叹“辛辛苦苦几十年,一觉回到解放前”。

事实上,对土改残酷批斗地主并没收其土地等一切生产资料的做法,现时已有大陆学者如杨奎松教授着书质疑。这种粗暴剥夺公民私有财产的行径与抢掠无异,和现行产权法相左。它完全背离文明社会的公认准则,违反人权、法治等普世价值,与民主宪政道路势若水火,泾渭分明,

因此,耋耄之年的田华需要补上公民教育的基础课,深刻认识其为虎作伥的罪行之严重性,而不是以自己“成为文化战线上的一颗小小螺丝钉”自豪。

须知其《感言》所称:“人民养育了我,人民使我成长为一个老的文艺工作者”,其实只是盗窃了“人民”名义的中共栽培自己的“苗子”,使之为既得利益集团服务。

不难悟到,《白毛女》宣扬的“新社会把鬼变成人”之后,还有下一句,那就是:“‘伟光正’把人变成虫”!此乃毛王朝建立后的赫赫功业。

毛自称“马克思秦始皇”,实为“斯大林加秦始皇”。在其亲密战友及下属各级党组织的全力配合下,毛对国人的洗脑达到其预期的效果。亿万人民不会用自己的脑袋思考,不同程度上或成了应声虫,或成了害人虫。后者如康生、江青张春桥之流,前者包括上至“开国元勋”,下至平民百姓。其共同特点是:盲目紧跟领袖,丧失独立的思想和自己的人格,在某种意义上与动物无异,类乎虫豸。这是个极大的悲剧。田华正是这个悲剧中的一个角色。

在《感言》中,她哀叹自己“本应摘取更多艺术的桂冠,最宝贵的十年啊,又被牛棚所蹂躏”,此难道不是应声虫的命运使然吗?怎么毫无省察和反思呢?

田华还声称今后要以“文艺为武器而抒怀呐喊,像当年在沦陷区的街头挥舞着救亡的话筒”,这种“雄心犹在”的豪情固然可嘉,但其中的谬误也极为明显。

一是“文艺为武器”蕴含的“杀气”,跟构建“和谐社会”未免不大协调。和为贵,温文尔雅、润物无声才是国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试想,连曾经是不共戴天的死敌之国共两党都“相逢一笑泯恩仇”了,中美对抗也为相互对话所取代,再动不动就抄起家什讲“武”岂非不合时宜?

再则所谓“在沦陷区的街头挥舞着救亡的话筒”,显然属天方夜谭。请问,日伪铁蹄下,会允许抗日的爱国者公然上街“挥舞救亡的话筒”吗?何况毛三令五申的方针是“一分抗日,二分应付,七分发展”(应付是对付“友军”,即蚕食或消灭抗日的国军),田华这样12岁(1940 年)参加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的“红小鬼”,怎会有“在沦陷区的街头挥舞着救亡的话筒”的经历?

总之,她的《感言》反映出其思维定势:依然是当局的“应声虫”。尽管“与当今跪拜在金钱和权势面前那些丑陋的扭曲的灵魂相比”,贵为解放军退役高级军官的田华,在颁奖台上可以“站着说话不腰痛”,因为她早已跻身“权势者”之列,白花花的银子也不缺,无需向之“跪拜”。不过,其灵魂还是被“扭曲”的,不见得有什么“美丽”之处。

而其现场所获热烈掌声,连同转发者由衷称颂的心声,都绝不属於“万物之灵”所有。

但愿亿万神州同胞早日灵魂得救,再度蜕变,恢复而为顶天立地、特立独行的中国“人”!微此,何来中华民族的复兴及“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2010-1-16)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zhongkang

来源:新世纪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