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大城市房产交易量大降 波及产业链

中国大城市上个月房产交易量同比下降39%,已跌到〝危险的低水准〞。目前中国银监会还没有发布银行贷款在房地产价量齐跌下的压力测试结果,中国经济学者綦彦臣认为,银监会并没有考虑到交易量下降和房价下跌,对银行的抵押品和相关产业链的影响。

英国《金融时报》22号报导,根据中共当局公布的数据,10月份中国15个最大城市的房产交易量同比下降39%。全中国,10月房产交易量同比下降11.6%,降幅超过了9月份的7%。

分析师指出,原因很简单:因为潜在置产者认定房价还会继续下跌,所以他们宁愿持币观望。加上房地产交易量下降已经影响到开发商的现金流,在某些情况下,还影响到他们偿还银行贷款的能力。

中国经济学者綦彦臣则认为,一旦中国房地产业陷入萧条,和房产相关的产业链,尤其是水泥和钢铁等都会受到拖累,而造成中国银行金融系统的压力过大。

中国经济学者綦彦臣:〝水泥和钢筋产业,如果房地产价格下挫以后,这两个相关的产业要受到影响,这两个产业的运行也是基本靠银行贷,款宽松货币政策支撑起来的,所以中国房地产下挫了,房地产开发商没能力支付钢筋生产商,没能力支付水泥供应商,这代表这两个分支产业还款能力也下降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稍早针对中国17家大型银行进行压力测试,并在11月16号发布评估报告,结果发现中国银行业存在一定的脆弱性,无法一次面临多种压力冲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警告,由于银行业借贷活动太过泛滥,中国银行面临系统性的风险升高。

对此,綦彦臣认为,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可以看出,中国银行和金融系统的脆弱性正逐渐增加。

綦彦臣:〝为什么说脆弱性增加? 就是大量的银行信贷资金被房地产这个行业套住,中国社会方面的融资情况、融资秩序会越来越坏,甚至可能引爆一些大规模的社会事件,(比方)高利贷,房地产市场不仅仅是拿到银行的贷款,而且他相当一部分,是来自于民间的资金,比方说,你我的存款,经过好朋友投到房地产商这边去了,所以现在跑路的老板不仅仅是那些生产鞋帽这些实体,而且还有许多房地产商。〞

今年4月,中国银监会要求各银行按照房价下跌50%、交易量下降30%的情形,对各自的贷款帐簿进行压力测试。截至目前,中国银监会还没有发布压力测试结果,并拒绝置评。綦彦臣指出,这涉及中国官方经济数据不透明的惯性。

中国经济学者 綦彦臣:〝这是中共政府管理经济的一种习惯,中国金融是国家垄断,没有民间介入这个东西(概念),即便有好多担保公司,他(中国银监会)也没有能力测算这个东西(压力测试)。〞

房地产建设在中国经济中所占比重超过13%,尽管北京一直在试图遏制高涨的房价,綦彦臣认为,中国房地产行业正在下行阶段,房地产泡沫正在破灭,部分一线城市,例如京沪等地的房价恐怕还会下落。

新唐人记者梁欣、林平、王明宇采访报导。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王笃若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