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社会观察 > 正文

看看万恶的资本主义是如何对待穷人的

看看美国如何对待穷人

2011年10月05日 01:27
来源:中国经济



美国大街上的无家可归者!

最近,美国人口普查局公布的数据显示,随着家庭收入因经济低迷大幅缩水,以及不享受医疗保险的人数新增100多万,美国贫困人口数量2010年创这一数据自 52年前开始统计以来的新高。数据显示,4620万美国人2010年位于贫困线以下。美国的贫困线划在:个人年收入低于1.1139万美元,或四口之家年收入低于2.2314万美元(1美元约合6.39元人民币).2010年,美国贫困人口数量连续第三年增长,贫困率上升至15.1%,达1993年以来最高值。

这一报告出炉后,引起了国内媒体的极大关注,似乎又让人们看到了中学课本中描述的场景-资本主义是人吃人的社会,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但统计数据毕竟是数据,并不能真实地反映美国人的真实生活状态。

美国政府规定,月薪不超过1174美元,即年薪不超过14088 美元的个人可以获得食物券,而此薪酬数字是美国贫困线收入的130%。即使一个人收入处在贫困线月薪900美元,也折合人民币5870元,在中国是交纳个人所得税的中坚力量,是社科院和国家统计局共同认定的中产阶层。而按生活状态而言,美国的穷人中只有不到一半的家庭是生活在贫穷状况之中-即不能获得良好的食物,而其中无家可归者又占了一定比例。

以衣食住行等基本物质资料为例,美国的贫困是“相对”的贫困,对比中国而言家,美国穷人的生活水平并不比中国许多所谓的“中产阶层”的生活水平差,更不提中国的上亿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农民。

以大家最关心得住房为例,根据美国能源部的统计,美国家庭的平均居住面积在所有西方国家中排在首位,平均每人的家庭住宅生活空间为为71平方米,而美国穷人家庭平均每人的家庭住宅生活空间约为43平方米。美国穷人平均拥有的居住面积要比高收入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都要高,这些高收入国家居民平均每人的家庭住宅生活空间为37平方米,中上收入国家如希腊、韩国、西班牙居民平均每人的家庭住宅生活空间为23平方米。美国穷人平均拥有的居住面积,要比墨西哥、土耳其这样国家城市中的中等收入家庭平均住宅生活空间多两倍,比印度这样国家城市居民家庭平均住宅生活空间多六倍。

美国政府发的食品券!

在救助站排队领食物的人群



这家救助站的设施还不错!


一家叫“救世军”(Salvation Army)的基督教组织办的避难所。这是一座两层的楼房,共有61床位,无家可归者可以申请到这里来免费吃住 。这里既有家庭间(两张并排的上下床,独立卫生间),也有男人间(16张床位,共用卫生间)、




还有体育器材!


在食品供应点外,有一个放着旧衣服的框子,一位黑人老太太正在翻拣衣服,然后把挑好的衣服放上自己的蓝色小汽车。人们吧衣服捐献到这里, 集中放在门外,谁需要都可以随便拿。


符合低收入标准的美国公民或永久居民(持绿卡者),可以向政府申请食品券(). 请注意这里是美国公民或永久居民(持绿卡者)才有资格!而美国真正贫困是那些没有合法身法的外来移民,至少有数百万之众!



络绎不绝的领救济的贫民!




每个家庭也可以定量在旧货店领些衣服、玩具之类的东西。


救助站办手续的窗口!




贫困人口开车来领救济,估计是美国的特色吧!



很多美国自愿者加入到援助贫困人口的行列中!美国民间力量比政府扮演的角色还重要!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


 



美国通常把穷人称为“低收入者”,而各州对“低收入”的定义有所不同。




对领救济的收入规定!



墙上贴着有关规定。比如,这上面是说,这些食物不能送人、买卖或交换。有些人还是会到这里来贪小便宜,领些东西自己都吃不了,还拿去送人。


 





美国穷人的住房



美国穷人胖子多

在拥有住宅的美国穷人家庭中,49%的家庭是拥有独立住宅、41%的家庭是拥有公寓、10%的家庭拥用有活动房屋。79.7%的穷人家庭都带有空调,而在1970年,美国所有家庭中只有36%的家庭带有空调。99.2%的穷人家庭拥有电冰箱,64.3%的穷人家庭拥有洗衣机,56.7%的穷人家庭拥有衣服烘干机。

因为美国二手汽车价格低廉,交易市场规范成熟,使得广大低收入人群拥有汽车成为可能。举个例子,我身边的留学生群体,很多都是依靠美国大学的奖学金来留学,扣除学费等,一年的收入在1万美元左右,算得上是穷人了。但即使这样,多数留学生在来美国后会买车,当然多数是二手车,在佛罗里达州,3000-4000美元可以买一辆车况不错的二手车,完全可以满足出行和短途旅行的需要。正因为如此,四分之三的美国穷人家庭至少拥有一辆汽车,31%的穷人家庭拥有2两以上汽车。而在娱乐休息方面方面,美国穷人其实并不落伍。97%的美国穷人家庭拥有一台彩色电视,超过一半的穷人家庭拥有两台以上彩色电视,25.3%的穷人家庭拥有大屏幕彩色电视。78%的穷人家庭拥有DVD机,62%的穷人家庭拥有有线电视或卫星电视。89%的穷人家庭拥有微波炉、烤箱,超过一半的穷人家庭拥有立体音响设备,超过三分之一的穷人家庭拥有自动洗碗机。三分之一穷人家庭拥有计算机,91.3%的穷人家庭拥有固定电话,32.5%穷人家庭既有家庭固定电话也有手机。

有海外学者曾经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美国穷人中的胖子多,和大家影响中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穷人映像大相径庭。美国穷人不是吃不饱,而是营养过剩,他们爱吃大鱼大肉,而且价格便宜,蔬菜水果价格高,吃得少,这样的饮食结构导致美国穷人中胖子比有钱人多。美国低收入人群是可以领取食品券的,以一个四口之家的普通家庭为例。如果这个四口之家的年收入不足2.7万美元就可以申请“食品券”补贴。四口之家每月可以得到668美元的食品券。根据我在佛罗里达州的生活经历,这样的四口之家平均每月花在购买食品上的钱只需要500美元左右,当然上餐馆除外,也就是说,食品券的金额足以保障一个家庭的食品开支,保障美国的穷人不会饿肚子。食品券可以在各超市购买食品,但不能用来购买酒和香烟,也不能当钱去餐馆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食品补贴外,美国政府还给穷人提供另外的福利包括房屋补贴,免费医疗服务,不用交收入所得税,让穷人日子的也能过过的比较滋润。所以说美国的穷人只是相对贫困,至少是衣食无忧,这既得益于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也得益于美国民众有一个以民为本的政府,而处处与民争利的政府和官员在美国肯定是保不住自己的位置的,这就是民主的力量


晒一晒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人民的福利

 

    一、法国:种1公顷农田补贴400欧元,社会福利开支占GDP34.9%

 

    在法国,公民从娘胎到死亡受到400多种福利的保护。法国社会福利的特点是不管国籍,只要在法国有合法居留身份,就可享受。笔者在法国留学时,照样享受他们的住房补贴和育儿补贴。

 

    法国医疗保险全民享有,根据个人收入情况,公民每年仅交几百欧元的医保费,大致是一个星期的最低工资,失业者则免交此费。家庭如果只有一人工作,可将配偶及子女纳入自己的保险中,交费不变。病人每看一次医生只交1欧元的挂号费,其余所有费用在自己的保险账户上由社保机构划拨。

 

    在法国,农民每种1公顷农田补贴400欧元(1欧元约合8.9元人民币),每养1头牲畜补贴300欧元,补贴农产品要求符合环保生产标准。

 

    对无工作或低收入家庭,根据家庭人口数每月领取405.62欧元到851.81欧元的最低生活保障金,如果有两个以上的孩子,则每增加一个孩子,每月加162.25欧元。

 

    孩子从在娘胎里的第5个月起到满3岁,如果父母收入低于一定标准,每个孩子每月可领取156.31欧元的幼儿补贴。如果父母为照顾孩子而停止工作或减少工时,则每月可领取320.67欧元到484.97欧元的育儿补助。

 

    如果雇用保姆照看小于6岁的孩子,并且收入低于一定标准,每个孩子每月可享受65.46欧元到199.78欧元的补贴。如果家庭有两个孩子,每月补助 108.86欧元,以后每增加一个孩子增加139.47欧元。孩子长到11岁时,每月补助再追加30.62欧元,16岁时每月再追加54.43欧元。此项补助直到孩子找到工作为止。

 

    法国国民教育从小学到大学一路免费,如果家庭收入低于一定标准,孩子每个学期开学时可领取249.07欧元的补助。从初中到大学,学生可获得每个学期54.9欧元到3456欧元的助学金。

 

    残疾人根据残疾情况,每月可获得109.40欧元到1025.72欧元的补助。

 

    法国一些城市对收入低于一定标准的人提供免费公交服务,有的城市则对所有人提供免费公交服务,或提供免费自行车。

 

    二、美国:穷人医疗政府买单,社会福利开支占GDP21%

 

    一位在美国加州的华人在这次经济危机中失业,可他一点也不感到恐慌,因为他可以领一年的失业金,然后再申请政府的救济金,救济金每月1600美元(1美元约合6.7元人民币),房贷供不起,不要紧,也由政府无偿补助,日子照样过得很体面。

 

    研究数据显示,1995年夏威夷一个有两个孩子的母亲领取的福利相当于年薪36000美元的工人。

 

    美国的小学到高中教育免费,大学教育经费主要由政府负担,学生只负担一小部分。社区大学的学费低于每年1500美元,约是美国从业人员平均年收入的1/30。为确保条件具备并且愿意读书的孩子能读大学,政府对贫困家庭提供各种形式的资助。

 

    美国有专门为穷人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疗救助(Medicaid)系统,为买不起医疗保险的低收入家庭提供优质的医疗保障,所有费用由政府支付。医疗救助预算占州GDP的22%,其中联邦政府补贴57%。

 

    2008年,美国共有4900万人享受到了医疗救助,联邦政府支出部分为2040亿美元。由于经济危机,美国不少家庭收入降低,享受医疗救助的人数剧增。2009年,美国有9个州享受医疗救助的人数达到州总人口的9%。

 

    2010年3月23日,奥巴马总统签署法案,将医疗救助的标准降低到贫困线的133%(2009年,美国多数州贫困线为:一口之家年收入10830美元,两口之家年收入14570美元,三口之家年收入18310美元),这样,将有更多的人纳入医疗救助体系。

 

    美国医疗制度的着眼点是,对任何危及生命的疾病,不管有钱没钱,先看病,后买单。你有钱,那你就自己掏腰包或由保险公司支付;你是穷人,就由政府买单,连住院的伙食费都由政府出。

 

    三、英国:难民也享受高福利,社会福利开支占GDP25.9%

 

    英国实行全民免费医疗。笔者有个朋友在英国生孩子,从入院到出院不用花一英镑,伙食费都由政府买单,出院时,政府还给买好了婴儿车。

 

    英国大学阶段以前的教育均免费,大学阶段也有90%的大学生可获得政府津贴。所以,对低收入家庭来说,从幼儿园到大学教育是一路免费的。

 

    英国的社会福利覆盖所有在英国居住的人。笔者采访过一名在英国的难民,他在英国享受很舒适的福利住房,居住面积约80平方米(与另一人合住),洗衣机、电冰箱、煤气灶、电视机等家电应有尽有,想要什么生活用品,跟福利官说一下,也会免费获得,床单、毛毯定期免费换洗。英国政府每周给他发生活费,第一周是 90多英镑(1英镑约合10.5人民币元),从第二周起,每周35英镑。他照样享受与英国国民同等标准的免费医疗,他不会英语,看病时由政府出钱为他聘请翻译。

 

    四、德国:买伟哥也报销,社会福利开支占GDP27.6%

 

    德国人一生下来就享受抚育金,第一个和第二个孩子为每月184欧元,第三个孩子为每月190欧元,从第四个孩子开始,每月215欧元,这笔钱一直领到25周岁或有了固定收入为止。

 

    对困难家庭来说,社会福利几乎包办了一切,领取的救济金只是“零花钱”,购买价值超出30.68欧元的日用品由社会福利局支付账单。

 

    德国《图片报》的一个记者走访了一个拿救济金的家庭,男主人30岁,妻子23岁,他们有一个出生不久的孩子,这个家庭几乎所有用品,从拖鞋、衬衣、小孩床,到洗衣机、电视机、炉灶都是由社会福利局付款购买的。除此之外,他们每月还能领到350欧元的房租补贴、385欧元的生活费。

 

    德国黑森州有位弗先生靠社会救济生活,每月从社会福利局领取350欧元的救济金和112欧元的养老金,社会福利局同时还要为他支付居住面积100平方米的住房的房租。弗先生由于靠服用性刺激药物才能过正常的性生活,政府还必须为他每年支付购买“伟哥”的4900欧元费用。

 

    五、加拿大:穷人教育一路免费,社会福利开支占GDP23.1%

 

    在加拿大,如果没有收入来源,单身可每月领取500-700加元(1加元约合6.6元人民币)的生活保障金,三口之家每月可领取1100-1300加元的生活保障金,如果一直没工作,这笔钱可以一直领下去,直到死亡。任何65岁以上的公民不管过去工作与否或工作时间长短,均可申请联邦养老金。

 

    对低收入家庭,政府提供廉租金住房,保证人人有房住。租金不是按照房子大小收取,而是按照工资收入收取,基本上用25%-30%的工资就能住上宽大舒适的房子。

 

    如果父母收入低于一定标准,不满18岁的孩子每月可领取100加元到200多加元的牛奶金。加拿大从小学到高中的教育(12—13年),学费是分文不收的,大学教育有的社区学院也是免费的,学前教育虽然不是免费,但对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根据家庭收入情况,由政府部分或全部支付教育费。

 

    六、瑞典:丈夫有9个月的全薪产假,社会福利开支占GDP38.2%

 

    瑞典1847年通过了《济贫法》,为低收入家庭提供帮助。瑞典把福利当作公民的基本人权作出法律上的承诺,当公民应该享受的社会福利不能实现或受到侵犯时,可以向地方公共保险法院或高等公共保险法院申诉。

 

    在瑞典,老婆生孩子,老公也跟着休9个月的全薪“产假”。在孩子年满16岁以前,父母均可获得生活津贴;年满16岁以后,完成9年义务教育的青年,如继续读大学则领取教育津贴,这样,大学也和免费差不多。

 

    在瑞典看病个人只掏60瑞典克朗(1瑞典克朗约合1元人民币)的挂号费,其他一切费用都由政府买单。

 

    瑞典的失业保险分两部分,即基本失业保险和自愿失业保险。所有20岁以上的失业者,可领取每日320瑞典克朗的基本失业保险金。

 

    除此之外,自愿失业保险职工参加全国36个失业基金,如果失业,在头200天里,可以领取过去12个月平均工资的80%,第201天到300天(有未满18岁的孩子为450天)期间减为70%,超过这个期限则由工作发展保险支付。

 

    2006年,全国有90%的工人加入了失业基金,553000人受到了失业基金的资助,平均每人得到54069瑞典克朗。失业基金的资金主要由政府提供,会员费只占基金的9.4%。

 

    七、挪威:带全薪休病假,社会福利占GDP33.2%

 

    挪威实行全民免费医疗,所有公民都享受毫无差别的高品质的医疗服务,病假期间的工资与正常工资分文不差。

 

    产妇有42周的全薪产假,生产之前的3周也是法定产假。产妇的丈夫享有4周的全薪“产假”。挪威实行包括托儿所、幼儿园在内的所有等级的全民免费教育,不满 2周岁的婴儿如果不去托儿所,可以获得最高每月3000挪威克朗(1挪威克朗约合1.1元人民币)的现金补贴。

 

    八、丹麦:全民免费医疗免费教育,社会福利开支占GDP37.9%

 

    丹麦的社会福利覆盖所有在丹麦居住的人,不分国籍,只要在丹麦的领土上,就享受他们的各种福利。

 

    丹麦实行全民免费医疗,看病、住院分文不花,连住院伙食费都由政府买单。病房一切生活设施应有尽有,病人住院空手进去即可。

 

    丹麦从小学到大学一路免费,学生就近选择学校,如果选择私立学校,则政府按公立教育标准报销一部分学费。

 

    孩子从生下来到18岁的牛奶费也由政府支付。低收入家庭孩子的学前教育也由政府买单,学生每月还可以拿到生活补贴。

 

    失业人员在失业后的4年里,可领取相当于失业前工资90%的失业金。如果4年内还找不到工作,则领取每月约合14000人民币元的失业救济金。

 

    九、澳大利亚:低收入者购药2.6澳元封顶,社会福利占GDP22.5%

 

    当今澳大利亚的福利制度是1910年建立起来的,覆盖所有国民。

 

    澳大利亚对所有国民免费医疗,如果自己到药房买药,家庭收入低于24000澳元(1澳元约合6.6元人民币)的公民只需要支付药房2.6澳元,余款不管多少,均由政府买单。孕妇分娩时,可获得950澳元的分娩津贴,以帮助为新生儿添置用品。

 

    如果在工作年龄内失业,每年可获取1.5万澳元的失业救济金。女性公民从60岁、男性公民从65岁开始,不管过去的工作经历如何,如果个人收入或资产低于一定标准,都可领取政府养老金。

 

    澳大利亚实行12年免费教育,学生在18岁前还可享受学习补贴。大学生可以获得政府的无息贷款。

 

    十、日本:医院不得盈利,社会福利开支占GDP18.6%

 

    日本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通过了几个社会福利法案,基本上采用欧洲模式。

 

    日本的医疗保健系统覆盖所有国民,日本的所有医院必须是非赢利性质的。每个公民必须享有一种医疗保险,保险费的多少根据个人或家庭收入情况而定。

 

    按照现有的医疗保险制度,69岁以下的人自我负担的医疗费占所需医疗费的30%,70到74岁的人负担20%,75岁以上的人负担10%。

 

    为了对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日本对40岁以上的公民实行完全免费的预防诊断、检查和保健治疗。

 

    日本县市政府为低收入家庭提供福利住房,如果申请福利房的人多,为体现公平,则用抽签的方式分配。房租根据收入定,收入高,房租就高些,收入低房租就低些甚至全免。政府福利房的房租每两年调整一次,根据收入变化情况决定房租是上调还是下调。

 

    日本的幼儿园到初中实行免费教育,低收入家庭(年收入约25万元人民币)的婴儿在托儿所的费用全免,每个18岁以下的孩子可增加约合人民币2.5万元的个人所得税免税额,地方政府向不满9岁的儿童发放育儿津贴。

 

    十一、非洲:不少国家实现了免费教育和免费医疗

 

    非洲不少国家实现了免费教育和免费医疗,肯尼亚等国还为所有中小学生免费提供营养午餐、免费住宿。

 

    南非政府规定,所有公立医院无偿为穷人、老人、孤儿、残弱人员提供免费医疗,由卫生部统一结算费用。

 

    埃及对没有医疗保险的人提供免费医疗,无业人员可到公立医院免吠诊,农村每三四个村庄设有一个医疗中心,农民在医疗中心免费看病。

 

    埃塞俄比亚是世界上最穷的10个国家之一,但他们早就做到了从小学到大学一路免费,连教材都由政府免费提供。学生读大学,食宿都由政府“垫资”。学生大学毕业,工作一年半后开始在10年内还清政府“垫资”(4年约合8000元人民币),如果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国家不向学生索要这笔费用。

 

    埃塞俄比亚还对穷人实行免费医疗,拿着“贫民证”就可以在村镇诊所享受免费医疗。

 

    喀麦隆从小学到大学也一路免费,在大学阶段只收取每年50000中非法郎的注册费(约合750元人民币)。

 

    十二、拉美:社会福利覆盖所有穷人

 

    拉丁美洲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在上个世纪80年代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使社会福利覆盖所有穷人。拉美国家的福利由三部分构成:工人和雇主共同支付的社会保险,政府负担的穷人社会救助,劳动保护法规规定的福利。

 

    拉美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特点是:有条件的货币转移支付,对需要救助的家庭直接给予现金;定位家庭户,在物价上涨期为使公民的生活水准不下降,对所有家庭户给予补贴;对极度贫穷的人给予一揽子全方位救济。

 

    社会福利是给最需要的人的,也就是给穷人的,其目的是弥补第一次收入分配的差距,让所有国民生活得有尊严,增进社会和谐


我在澳洲的退休生活


经过了近二十年地摸、爬、滚、打,经受了初来澳洲时思想上的极度压抑,感受过神魂颠倒的心理落差,阅尽了世间的人生百态,尝遍了人间生活上的酸甜苦辣,忍受过寄人篱下举目无亲的无奈与痛苦,体验过家庭骨肉的生离死别,亲历过寻找工作的“屡败屡战”,有过穷途末路的“山穷水尽”,也迎来过曙光在前的“柳暗花明”。我,一位普通的高校讲师,年届47岁时,鬼使神差地卷入八十年代出国大潮,于艰难困苦及各种诱惑之中,依然保持住一个知识份子的洁身自好:不偷,不抢,不嫖,不赌……历尽艰辛劫难,终于全须全尾地活着退休了。

我不由地想起了我的几位同学,一位为某高校讲师,在八十年代末公派美国,于九二年宏图未展便“热血酬”了,“壮烈牺牲”在美国的高速公路上。另一位也是大学教授,他倒是没有出国,2000年某月六十岁生日那天退休,就在当晚的退休宴上醉酒而亡,实践了他为国家奉献终生的神圣诺言,连数额不菲的退休金也毫不犹豫地慷慨了。更不用说连改革开放都没有看到,便在“文革”期间被学生“拥护”死的那位同学了。与他们相比,虽然我在国内工作二十多年,没拿一分钱的退休金或其它任何什么金,没享受一次福利分房,我知足了,因为我仍然建康快乐地活着。我也自豪着,因为我在澳洲所拥有的一切都是自己拼搏所得。我也幸福着,因为我晚年正爱享受澳洲的优良生态环境和和谐社会的平和生活。

澳洲规定的退休年令是男65岁,女63岁(1949年以后出生的女士要65退休)。养老金(age pension)是澳洲国民的普遍福利,不分城乡,不分地域,符合条件的都享受养老金。条件是在澳洲住满十年以上,在海外不享受养老金或退休金者(现在是否有变不知);另外家产不超过43万澳元(现在不知有否变化)。这里家产是指除自住房产以外的一切不动产如房产、农场等和动产如汽车、帆船、家电、傢具等值钱的东西的二手价,即如你变卖这些东西,它的市场价是多少。其实所有的动产都是不值钱的,关键是不动产,如你有二处以上的房产,那你的养老金就会受到影响或者泡汤了。

当然如你家财万贯,根本不计较养老金那点钱,那又是另一会事了。家产还包括银行存款、现金、股票、各种有价证券,、 superannuation(退休金)等,所有这一切加起来低于43万澳元,那你就可以享受养老金。其中值得说明的是退休金(superannuation),是否相当于国内的公积金我不太情楚,它是由你所在的公司每周按你的工资的7%-9%为你交纳的(交到保险公司)。这笔钱只有等到退休后才能提出。

工作年限长、工资高的人,superanuation自然也多,如我的堂兄1948年随父母来澳,退休时便一次提出十余万。澳洲的养老金发放是公平合理,不分什么级别的。凡符合条件的人,不论城市或乡村,也不管以前的工资多高,养老金都是每周210-230澳元,每两周由centrelink打到你的帐户上。

而且,养老金每年都都根据物价上涨指数上调二次,每次涨5-10澳元,涨前不通知,不需要你感激涕凌,山呼万岁。(澳元兑人民币大约是1澳元=6元人民币,这是我今年初在国内的兑率。)

我与老伴的养老金每周都是215澳元,每两周合计共 860澳元。我们有自己的房子,三室、两厅、两厕所、洗澡间、洗衣间、储藏室、一开放式橱房(23平方米,可以就餐的那种),外加一大车库。我的院子很小,计420多平方米。靠马路的前院有车道、草地、花坛,花坛中长满天堂鸟和一些叫不出名的花,后院有草地、卫星天线、晒衣架及乒乓球台(儿子与朋友每周末都在打球),及一棵很大的番石榴树。很惭愧的是,我的房子与网上许多网友的豪宅相比肯定是“穷乡僻壌”了。

那么除了养老金,我们还享有那些福利待遇呢?

看病:不花钱。我2003年动一次手术,住院四天,包吃包住,分文不花。据说此手术在国内要3万元人民币。

买药:只要是处方药,不管多贵的药,退休人员只付4.7澳元。我现在每天服用降血脂药(Lipitor),每合价58澳元(30片,服用一个月),我也只付4.7澳元。前几年更优惠,只付2.5澳元,只是近两年才调到4.7澳元。

council rates(一种政府费用包括收生活垃圾,院子里的花草拉圾等:由退休前的800多澳元降为480澳元/年。(孩子与我分担)

水费:退休后几乎半价,每季度全家用水80澳元左右。孩子与我分担。

电费电话费:每季度减免电费30澳元,电话费两人补贴36澳元。(电费每季度150-260澳元,电话费每季度110--180澳元,均由孩子与我分担.)

公共交通:每人2.5澳元可坐汽车、火车、轮渡一天。24小时有效。

汽车註册:我们家有两部车,均是2002年、2003年的新车。我的车是丰田Camry(2.4),我退休后,汽车註册费免(大概相当于国内的年检),每年能省240澳元。

公园:凡收费的国家公园一律免费,并且如开车进公园,车内的人不论退休与否,也一律免费。而海底世界之类的景点,也大幅为退休人员降价,如正票24澳元,我只付14澳元。

渡假:每年享有4次免费乘火车省内旅游,自己定时间地点车次。但我从未出行。如跨省游,则省内段免费。

回国:age pensioner每年可出国住半年,而养老金则照发。若超过半年,养老金则停发。

以上除看病一项外,其他的都是退休后才享受到的。可能还有一些是我不了解的。我的其它一些固定消费如下:

汽车保险:green slip(强制性第3者人身保险)287澳元/年。

comprehensive insurance(汽车全保)585澳元/年。(今年联系的这家特便宜,一般要付近900澳元/年。)

宽带上网:1.5M 600澳元/年(儿子与我共付)

生活费:150澳元/周/两人。这里吃的便宜,如果我们单独过,这些钱也会吃得很好。

汽油费:20--25澳元/周。现在油价飙升,达到1.1-1.3澳元/升。我退休后,外出活动少了许多。

吸烟:每月两条中华烟(150澳元/条)或广州红双喜(120澳元/条),也算为国家作点贡献(开玩笑)。因当地烟更贵。

汽车维修:200---300澳元/年。因是3年新刚跑了2万多公里,几年内无须花大钱修理。

回国消费:机票1500×2=3000澳元,其它:2000-4000澳元,一般住两个月。

除了这些固定支出,还有一些难以统计的消费,如节假日与朋友的party、BBQ、下饭馆、开车一起去旅游等不好统计,难以列在上面。非必要,我们一般不动用银行的存款。我们没有后顾之忧,即使有一天老的不能动了,我们也无须带累孩子,可以选择去遍布各地的养老院,那里有专业的护理人员。我们只需付85% 的养老金/周。等到大限来临的那天,也不用忧虑丧葬的费用,保险公司早就等着给你付了。尤其令我们欣慰的是不用为孩子们的未来担忧,我们没有高考、结婚、买房等沉重的负担。让他们去闯吧,失败了,从头再来就是了。所以,有网友说“澳洲是个富也难,穷也难”的国家,想一想还是有些道理的。

或许有网友会说,“你谈了不少你退休后所享有的福利及日常的花费,那你是如何help pass your time everyday?”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知道我有那些爱好,喜欢做些什么,那么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就不言自明了。我从学前起(六岁),就跟随哥哥姐姐,在家庭教师的指导下认字写大仿,所以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写的字还是能拿得出手的,再加上我的绘画才能突出,只要露出一两手,总能震倒许多人,结果是搞宣传就非我莫属舍我其谁了。记得在大学的第一个国庆节,全院各系组织黑班报比赛(当年在大学时经常有这种活动),我系里的由我主办,成績斐然,鹤立鸡群,第一自然是非我系莫属,把个系总支书记乐的好几天合不拢咀。谁知院里是在引蛇出洞,硬把我抽调到院里搞宣传,后来又兼院文工团的舞美设计和总化装,我已记不清倒底摸过多少女学生的脸……据后来成为我同学(某高校教授)夫人的一位当年漂亮的文工团员,在我2000年回国拜访他家时对我说,“……那时有些女同学对你有好感,私下说你一本正经太严肃,又从不说句令人浮想连篇的话……”其实我那时已……呵呵,扯远了。

我记得小时候母亲曾对我说过,奶奶责怪母亲在我百岁(一百天,当地风俗称为百岁)时给我剪指甲,说那么小的孩子剪指甲,将来孩子的手会拙的。而谁知,其后的结果与奶奶的预言截然相反。 1948年父亲的厂里因用工业原料,买了一架美国飞机残骸,我哥哥(大我八岁)带我去把所有有用的东西都拆了下来,象听筒、话筒、线包、开关、插头等,我们用这些东西做了好长时间的矿石收音机。而五十年代后期我又喜欢上摄影,并亲手制作了暗室中重要的放大机,至此,小小的暗室能冲胶卷、印相片、放大相片。在“文革”中,逍遥派的我又学会全部木工活,做了大书橱、大衣柜、沙发。“文革”后,开始兴起一股做落地机的热潮,我又做了一个很大的落地机和音箱……

之所以喋喋不休地谈我的hobby(爱好),是因为我想不到这些爱好是与我在澳洲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而且也将是我退休后的生活主要内容。如同我在这里经常去逛商场一样,每次我逛的不是食品,不是衣物,而是文具。看到喜欢的办公用品,即使用不到也喜欢买。这就是一种长期的习惯所形成的惯性。我也从中国买回了我所需要的各种美术用品如油画箱、画架、各种油画、水彩、广告颜料、各种纸(包括喧纸)等,希望退休后好好发扬光大我的这个爱好,幻想有一天,我的绘画水平能恢复到我六十年代初的水平,也就心满意足了。

我也想退休后去美国看看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再去意大利看看欧洲文艺复兴的艺术作品,所以几年来买过各种相机、摄像机不下六、七个(当然有些回国送人了)。我也曾想退休后好好挖掘自己这双零巧的手的潜能,做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因而我也随时注意购买一些有用的工具,几年下来,我的车库俨然成为一个小型的加工厂:各式各样的电动锯、各种电钻、电刨、电动沙轮、台虎钳……

可是自从我2000年学会操纵电脑上网浏览后,使我的生活慢慢地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来计划发扬光大我的hobby势必将成泡影,而网络已渐渐成为我须臾难离的朋友。……所以当有网友问我退休的生活时,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网络是我的第一需要,我会贪婪地、贪婪地浏览,或许从此会笔耕不辍。

我在“澳洲穷人的生活什么样”一文中曾说到:“这是一个平和的社会,它平和得天天没有刺激性新闻,它平和得甚至使你感受不到政府的存在,而人们的生活也天天就在这平和的氛围中渡过。”这就是澳洲生活的真实写照。生活本应如此,本不应有那种大轰大嗡的群众运动,也本不应有那些恶性新闻天天萦回在耳,所以当有些人来澳洲后,对这种返扑归真的生活反而觉得太平淡是再正常不过了。与国内的那种灯红酒绿、夜夜笙歌相比,好像这里仅是一片田园风光、乡村生活,是一个远离权力中心,梦想中的尹甸园。

任何时候你都不用担心居委会街道办(当然这里没有此种机构)来收水费或其它打扰,也不用担心什么区政府、警- 察局上门调察情况,你家的院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院墙以内就是你的私人领地。所以,政府与你勾通一定是通过信件:有各种交费的帐单,有当地的议员向居民汇报他(她)近期的工作简报,有关于计划盖一坐七层楼高的商住两用大楼的征询居民意见的信件,有因维修铁路而临时改变的火车时刻表,有区政府告诉你如何经过努力争取到对本区小学新的投资,有当地的国会议员与当地的群众一起为争取某项权益而集会、游行、示威的宣传材料……

还有各式各样的广告等等五花八门,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号召大家学习某人的重要讲话,某报的重要社论文章等的通知。就连报纸、电视上你也很难看到国家领导人的身影,偶而有,也往往不是头条新闻,甚至不在头版,媒体已趋于平民化,并以它特有的手段弱化或至少绝不刻意突出领导人的形象,与我们过去的大树特树有天壤之别。我过去参加过几十年的政治学习,从中学开始直到大学毕业,以及以后的工作中,政治学习思想改造一直如影随形地伴着我,据说要学到老改造到老。可是尽管我如何努力,如何好好表现,我在高中还当过三年学习班长兼宣传委员,在大学还是社团的骨干,可就是以“政治上不成熟,与家庭划不清界限”的莫须有,要考验、改造、再考验、再改造直到把我礼送出共青团的界外(25岁)。可见家庭的烙印一旦烙上,就万劫不复了。所以在澳洲最让我惬意的是生活远离了政治,“思想改造”也寿终正寝,被扭曲的人性又开始回归,人们又可以坦诚相见,让那些该诅咒的东西见鬼去吧!

然而远离政治的同时,也远离了乡情和亲情,这才是所有在澳的中国人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伤痛,而这种心病又与年令成正比,年令越大,这种思乡情结越浓重。于是各种社团、各种同乡会如雨后春笋般地纷纷涌现,华人社区还专为老年华人在社区中心成立老年人活动基地,在那里这些老人们(留学生家长居多)可以听医学讲座,学唱歌跳舞绘画或集体外出旅游。这在一定成度上使老人们失落的心理得到些许慰籍,但临时认识的新朋友,又如何能同过去的老朋友相提并论呢?我也参加过这些活动,但终究因种种原因而未能坚持下去。象我这般年纪的人再怎么脱胎换骨也不能改变对中国文化的认同:认同中国的语言文字诗词格律,认同中国的饮食几其它食品,认同中国的文艺歌曲戏剧,认同中国的风俗习惯。也许我们永远不能融入被一些人称之为所谓的“主流社会”,然我们却实实在在地走进了一个和谐、公平、公正的、各民族一律平等的社会。多么希望国内的亲友能与我们分享这一切,也多么想能与国内的亲朋好友在月下共酌,我们不畅想明天,也不谈论今日,而只回忆往昔,只回顾我们曾走过的心路历程,我们这代人经历过太多太多的不堪回首,只希望我们的后一代能快速追赶上世界潮流——走向幸福和谐的康庄大道。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郑浩中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