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大陆 > 正文

公孙胜:赵紫阳九十三岁冥诞纪实

作者:
75年前富强胡同6号的老住户任众向王雁南(紫阳女)介绍此院的历史。
紫阳家后院。
1986年,赵总理访问西班牙,当地华领方新民(图中)赠送的铜斗牛模型,在紫阳书房。
2012年10月17日,西班牙华领方新民捧着26年前向赵紫阳赠送斗牛模型的合影,右为斗牛模型。
90岁杜导正邀请王雁南(紫阳女)参加生日聚会,徐庆全(中,《炎黄春秋》杂志副总编)。
90岁杜导正和女儿杜明明在紫阳书房留言。
90岁杜导正给老上级紫阳的留言。
访民林秀丽、聂丽娜,在2012年1月17日紫阳忌日的书房留言册上签名,如今被关在看守所。

盼望“十八大”新领导学紫阳勤政爱民

——赵紫阳九十三岁冥诞纪实

公孙胜

2012年10月17日,赵紫阳93岁冥寿。早上8时,我前往赵家,富强胡同冷清而安静,不见以往戴“红袖标”的街道干部和便衣人员在此游荡。今日到紫阳书房献花的各界人士约60人。

紫阳书房摆满各方人士献的花篮和大盆的花,清香四溢,紫色蝴蝶兰,冰肌玉骨,清雅而圣洁。墙上四幅手书,笔势字魂,苍劲古朴。

人民总理人民爱

瞻仰者络绎不绝,留下话语抒心扉。昨日留言的紫阳身边工作人员:白美清(原国务院副秘书长)“改革开放之奠基者,永垂不朽。”王添生(秘书)、崔学武(炊事员)、张于育(勤务员)联名:“公理在民心。”

9 时,前来献花的任众先生(北京市公安局反右运动受难者)说:“1937年我随在此院工作的父亲住在这里,当时这里是天主教宣德堂所在地,时隔75年,重返故地,很激动。”赵二军(紫阳次子)说:“听说最早是清末宦官李莲英的房产。”赵家子女热情地陪着老住户参观,王雁南(紫阳女)还打开后院。任众说,房子和格局与小时候的印象一致,没有大的变化。紫阳夫人梁伯琪在后院屋里,因年老多病,大伙没有惊动她。紫阳的骨灰存在屋里。

10时,腿残的张小曼女士(民盟中央原调研员)进屋,赵二军搬椅子请她坐下。她写下:“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富贵不淫,此之谓大丈夫,紫阳同志就是我心中的大丈夫,人民的好书记。”

张老太讲述:“八九年五月学潮,紫阳到民盟座谈,结束后我送他出来说,欢迎他再来。6月3日晚上,我在天安门广场,那里的学生已撤去大半,完全不必武力清场。不料11时,大批军人从长安街地毯式开枪前进,人们躲闪不及,许多人被打死,很恐怖。”

张老太之父张西曼1911年留学俄国,是我国最早传播马列的学者,其母是中共地下党,1950年被打成特务,长期监控。1977年,她为其母伸冤而找到住在此院时任中组部长胡耀邦家,“门卫对来访者概不阻拦”。张说:“这是耀邦规定的。我直奔里屋,耀邦放下手头事,与我畅谈一个多小时,鼓励我要向前看。”她感慨道:“要在历史和百姓心中留下英名,不知要做出多么巨大的贡献和牺牲啊!”大家同感。临走时,赵五军(紫阳幼子)把耀邦种在院里的柿子树结的几个柿子,送给她作纪念。

海外华侨方新民(西班牙武术联合会主席)一行到访。他深情回忆道:“26年前,赵总理访问西班牙,我代表当地侨民赠送铜斗牛模型。我说:‘你领导改革,勇往直前,就像西班牙的斗牛士。’赵总理很高兴,拉我合影。”紫阳把这具“斗牛”拿回家中,摆放书房,喜爱有加。

六四”要翻案 历史要向前

11时半,90岁杜导正(1937年加入中共,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长)在女儿杜明明搀扶下到来,大家高兴地围上去。他精神矍铄,与每人握手,邀请赵家子女参加11月1日的生日聚会。

在紫阳被软禁期间,他与杜星垣(原国务院秘书长)等四位紫阳老部下冒风险,常来看望并动员紫阳撰写回忆录,又冒着随时可能被捕的危险,把紫阳口述录音拿回家中整理成稿,再由紫阳修改定稿的《改革历程——赵紫阳回忆录》出版。为防止30盘录音被查抄丢失而复制备份,由杜明明存放到香港的保险箱,在海关边检时,险些被警员查出。

杜导正留言:“老上级(紫阳):我与《炎黄春秋》同仁和我家人看你来了,永远不可能忘记你。(上月)胡绩伟(原《人民日报》总编)逝世前我看望他最后一面,他握住我的手不愿放开,吃力地说了几个字:‘要为六四平反(翻案)’我说记住了,这一天必到来。这是历史,谁也没有办法(阻拦)。”

中午时分,赵二军邀在场者到胡同口小餐馆午饭,65岁的他不断为大家夹菜敬酒,热情款待。我感慨,每年忌日、清明、六四、冥诞,赵家子女接待各方来客很辛苦。他说这是高兴事。紫阳子女为人真诚,不分老少尊卑和关系亲疏,都格外关照。大家讨论紫阳。他说,由四川54位省地县干部撰文回忆的《赵紫阳在四川》去年4月在港出版,省委书记刘奇葆向广大干部传达上面否定此书并严厉打压的批示,激起民愤,更有百来位干部撰文回忆而成《续集》;广东省数十位干部撰文回忆《赵紫阳在广东》,在省委和警方打压下完成;还有编辑中的《赵紫阳在中南海》,将陆续出版。

郭莱克(中国人民大学经济专业在校研究生):“我外公是赵紫阳爷爷的表弟,平时提到赵爷爷就伤感,去年他从河南老家来,带我到赵家探望。因新闻、言论、网络都不自由,同学们都不了解那段史实,不知道赵爷爷了,当局封杀和篡改历史很龌龊。我们渴望了解‘六四’真相和赵爷爷的功过是非。”

她说:“权贵经济和权贵法治,国进民退,权钱交易盛行,没有公平自由的市场机制,我们的就业和发展成问题。渴望政治改革,国家健康发展。”

大家谈论如今官场腐败,民怨沸腾,社会矛盾激化,希望“十八大”新领导人继承紫阳的勤政爱民,勇于推进政治改革的精神。旁边餐桌的一位便衣人员认真旁听,临走我向他打招呼,他礼貌回应。

盼社会清明 “还我公理!”

紫阳书房的四幅手书词作,是赵家的平民朋友朱刚创作,生动朴实,充满情感,概述紫阳的跌宕人生和执政经历,呼出平民的心声:

——中原一布衣,名两字紫阳。志在掘撼三山,转战奔四方。斗五鬼,别六亲,愿将七尺酬华夏。抗战八年终报捷,惟恨疆土九裂,迎十月建邦。

——赴粤十余载,倾力护九鼎。温八吟宽且厚,怀七尺柔肠。恤六瘼,职五谷,心系四粤闾阎生。推联产三包农政,感佩参天两地,雄才显一隅。

——入川主一方,联产两字扬。丰稻麦黍三粮,实四川廪仓。五业兴,六畜旺,七尺豪杰硬脊梁。垦辟八荒为先驱,遍燃齐烟九点,领十年风光。

——羁十载高墙,沅江九肋伤。鄙薄八面跳踉,望七星无光。观六合,轻五侯,四方苍生内心藏。举头三尺有神明,笑看清风两袖,耀一生华章。

每逢纪念日,数十访民来献花祭拜,在紫阳像前哭诉冤情。今年1月17日紫阳忌日来的50多位访民中:怀抱婴儿的聂丽娜,9月份被警方带回河南省襄城县,关进看守所。林秀丽因5月份在北京火车南站大厅,冲过数道警戒线,把上访状交给温总理,温答应帮助,之后被山东青岛警方带回,要送进精神病院,如今无音讯。

许多访民均为房屋或土地被强拆强征等原因,被欺压,基层官员贪腐无能,访民求告无门,在北京流浪上访多年无果,反被加倍迫害,官民矛盾更为激化。许多访民祭拜紫阳,向往宪政民主法治,盼社会清明,还我公理!

近来,北京警方为“保卫十八大”加强警戒,大批访民被警方遣送回家,故今日紫阳家未见访民来祭拜,只有我这个沉冤十九载,求告无门,生存无着的访民算是代表啦。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吴量

来源:新世纪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