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人物 > 正文

南开校长张伯苓去世后 南开、周恩来、蒋介石的不同态度

——南开校长张伯苓去世后的南开、周恩来、蒋介石 组图

作者:
张伯苓逝世后,只有《天津日报》刊载了张氏遗嘱,及他3个儿子的一则79字“哀启”,其他的大陆新闻媒体一片寂然。张的南开学生、时任政务院总理周恩来闻讯后于第二天亲往天津吊唁并发表讲话,但未作公开披露。周在审读张氏遗嘱时说:“可惜少了两句话,即张伯苓应表示悔过,向人民低头。”

阿波罗网编者附:张伯苓(1876年4月5日-1951年2月23日),名,字,以字行。直隶省天津府天津县人。清朝及中华民国民教育育家、体育活动家、政治家,南开大学创建人、校长。上海圣约翰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博士。


1979年,南开六十年校庆,出一纪念册,仍然没有张伯苓名字。由于张氏生前曾有“愿故后埋葬在南开大学校园内”的遗愿,校庆之后展开讨论。南开大学党委的一位要员称:“现在的同学与张伯苓的关系不深,同学们认为南开大学是人民的,不是张伯苓的,因此最好不要葬于南大。”(图为张与西南联大师生合影)

张伯苓逝世后,只有《天津日报》刊载了张氏遗嘱,及他3个儿子的一则79字“哀启”,其他的大陆新闻媒体一片寂然。张的南开学生、时任政务院总理周恩来闻讯后于第二天亲往天津吊唁并发表讲话,但未作公开披露。周在审读张氏遗嘱时说:“可惜少了两句话,即张伯苓应表示悔过,向人民低头。”

追悼会上,黄钰生说:“张伯苓是孙中山时代的人,不是毛泽东时代的人。他是爱国者。但他悲伤他的一生心血所在的南开中学已经不认识他了,在校庆的那一天到礼堂里去坐一坐都得不到许可,他伤心极了。有人说,张伯苓没有形式地向人民低头,但是他向人民意志的代表毛主席,低头了

张伯苓去世,台湾的蒋介石等军政要员隆重追悼。1975年4月5日,是介公生命最后一天。蒋经国日记:“忆晨向父亲请安之时,父亲已起身坐于轮椅,见儿至,父亲面带笑容,儿心甚安,儿久未见父亲笑容矣。父亲并问及清明节以及张伯苓先生百岁诞辰之事……。”当天晚上,蒋介石撒手归天。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zhongkang

来源:微博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