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科教 > 正文

成都发现两种恐龙时代罕见生物:鲎虫与仙女虾

2015年5月29日,四川省成都市,去年5月底,在成都平原彭州市的一片水田里,一种恐龙时代的生物——鲎虫,突然出现,引起轰动。这种生物有圆形的背甲和长尾,外形像海洋动物鲎。但与鲎不同的是,它的腹部裸露在背甲之外,腹部末端有一对柔软的尾须而不是坚硬的剑尾。

更为奇特的是,它有三只眼睛。它们为什么出现在这里,人们提出了各种假说,许多人认为是512地震时从地下翻出来的,一些相关专家还到现场进行了考察,答案也莫衷一是。当人们正为它们的来历争论不休时,它们却在六月中旬消失得无影无踪,留给人们一连串谜团。

但是今年5月底,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的考察队经过寻觅,发现它再次神秘出现在成都郊外天彭镇。更为奇特的是,在鲎虫生活的水田里,考察人员还同时发现了另外一种史前时代的生物——仙女虾。

仙女虾学名“枝额虫”,看上去外形优,色彩艳丽,如同仙女般飘逸,被称为“仙女虾”。世界上已发现的仙女虾有300多种,有粉红、蓝、绿等多种色彩。个种类双眼呈黑色,突出长在头的两边,浑身呈浅绿色,分叉的尾部是红色,有10多对足,比鲎虫更喜欢仰泳,从来不会背向上游动

这两种生物虽然名字中都有个虾字,但它们其实并不是虾。我们平时熟悉的虾和螃蟹一样,都属于甲壳纲鳃足亚纲动物,它们都是远古的物种,和恐龙是同时期的生物。尽管在看上去在外形上它们毫无共同之处,但它们的身体构造却出奇的相似,都有头有尾,长着很多叶状的游泳足。

因为生命周期较短,鲎虫和仙女虾在野外发现活体的报道并不多,而且从来没有同时被发现过。去年发现的鲎虫许多媒体和专家都非常关注,央视多个栏目还就此拍摄了专题片。但当它们消失后,人们很快将它们遗忘了。然而,一年来,华希昆虫博物馆对这种神秘生物进行了追踪调查。

华希昆虫博物馆馆长赵力介绍说,鲎虫别名三眼恐龙虾。是一类小型的甲壳动物,属鳃足纲,背甲目,全世界已知15种,栖息在湖泊或池塘中,我国只发现过一种,叫佳朋鲎虫。在世界范围内,它们主要分布在欧洲和北美洲,我国相关报道多是在北方,成都地区是去年才第一次发现。

仙女虾的卵比鲎虫更加强悍,除了坚硬的外壳外,胚胎细胞还被热保护层保护着,在100度的沸水里煮过也不会死亡!虽然卵能够抵御各种恶劣环境,但是鲎虫和仙女虾成体对生存环境,特别是对水质极为挑剔,有一点儿污染,它都活不了。也就是说,它们就是一个地区生态环境的“试金石”

它之所以又被称为三眼恐龙虾,是因为它和二郎神一样,有三只眼睛,两侧是黑色的复眼,有视力,中间夹着一只白色,只能感光的眼睛。水田里不少鲎虫在水中游弋,它们有的背壳朝上,看上去像一只只蝌蚪,有的腹部朝上,红色的腹部加上数十对叶片一样的腹足依次划水,看起来有点像虾。

鲎虫被视为地球上最为古老的生物之一,早在3亿年前的古生代就已经出现,比恐龙出现的时间还要早,是不折不扣的“活化石”。但是,3亿年来,它们的外观几乎没有变化。在走走停停的历史旅程中,鲎虫完全没有进化,保存了三叠纪时原始的长相。

从华希昆虫博物馆里保存的一块1.65亿年前的鲎虫化石看,除了体型比现在的鲎虫稍微大一些外,其它方面惊人地一致。由于它们的演变如此的缓慢,有人称它们为演化呆滞的类群,也有人称它们为停止参与生命大冒险的生物。达尔文的解释则是归因于这类生物在它们生存过程中没有竞争。

关于鲎虫和仙女虾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某处,这其实是因为这里过去曾经有过它们的生活。它们的成体虽然一般只有一两个月的生命,但是卵却生命力顽强,它的小如细沙般的卵为了孵化,可以在干旱、寒冷、高温恶劣环境里休眠多年,直到水到来的那一刻。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夏雨荷

来源:新浪科技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