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福布斯:习近平是达沃斯最强势“乞讨者”

习近平将于1月17日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WEF)上发表主旨演讲。他是首位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 中共国家主席。《福布斯》1月15日刊文《习近平是达沃斯最强势的乞讨者》,指出习近平可能看起来很强势,不过他是作为“乞讨者”去达沃斯的,而且他将承受很多。

文章指出,习近平的瑞士阿尔卑斯山之行有着更重要的原因:习近平将寻求海外投资。中国需要资金。中国官媒报道习近平将强调中国支持全球化进程。不过,在中国封闭其市场、限制境外资本流动、与世界切断联系之时,这种说法很难服众。

习近平出席瑞士联邦委员会全体委员集体举行的迎接仪式

文章引述《人民日报》的话称,习近平将“在世界舞台上积极发出中国声音,展示自信开放、包容合作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习近平可能是“自信”“包容”“合作”的,但他绝非是“开放”的。毕竟,他一直通过增加国家补贴、不必要的国家安全法规限制、对跨国公司的歧视性起诉等方式封闭中国的经济。其任期标志性举措便是增加对国有企业的偏袒。

习近平的举措具体体现在其常说的“中国梦”。不幸的是,这个梦关注的是一个由国家主导的社会。一个国家主导的社会是难以与开放经济契合的。

此外,自2015年起,习近平一直非正式地限制现金的对外转移。2016年秋,习近平开始将此限制用于外资企业。外资商界担心北京会进一步限制现金转移,此担心不仅妨碍了入境资本转移也限制了更多的海外投资。

人民币持续贬值显然是抑制在华投资的另一因素。

文章特别指出,尽管 中共领导人在达沃斯大谈全球化,中国的经济实际上正在去全球化。2015年,中国的双向贸易额下降8.0%。2016年,全年出口下降7.7%,进口同比降5.5%。2016年的净资本流出可能同比上涨。

中国与世界融合的唯一显著迹象是境外投资。不过,收购海外资产似乎主要是受最小化国内风险的想法驱动。诸多贸易协议表明资本一直在逃离中国。

文章分析称,如此看来,中国的资本外流在增加,而资本流入却在减少。难怪习近平要去达沃斯。

有关北京新心态的好消息是中央政府被迫单方面允许市场准入。2016年12月底,中国国家发改委表示将放松对金融业、天然气和基础设施部门的外国投资限制。

但即使北京做出很好的开放市场的承诺,仍不清楚谁将乐意投资。首先,中国经济减缓。增速放缓带来系统性金融危机的风险,因为中国债务已增长至GDP的五倍。

其次,近来在华投资具有更高的政治风险。习近平领导下的中国政府常宣称要通过经济实力实现扩大地缘政治的报负,而这危及中国来之不易的全球供应链中可靠成员的声誉。

此外,还有特朗普。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已宣布对鹰派人物的任命,表明对中国贸易实践的更加强硬态度。北京必定会应对不佳。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楚天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