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维权 > 正文

热贴:网传上海商住业主南京路游行抗议

商住业主在苹果店门口搞事情咯

今天晚上关于商住房上海游行了

好像闹大了,几百万打水漂

南京路。。。。

天气这样还游行,换个天气好点的天多好,不怪买了商住房…

几个朋友都中招了好像是产证出不来

我在那个商住业主群里面。这是第三次了,下次说要去电影节开幕式。

北京闹了好像有作用

1.已入住等产证的产证出不来了。

2.内部卫生间厨房间统一拆违。恢复原样。

3.失去住宅功能,价格暴跌,投资损失巨大。

太狠了。哎

就是因为北京出台政策,是限购令之前的既往不咎,上海商住业主都炸了

口号好像是网签为界商住两用

是的,这事情这样下去要出事。拿了钱收了税立马判违章。

本来法律就不该追究之前的事。

>> More Videos

>> More Videos

>> More Videos

>> More Videos

>> More Videos

>> More Videos

>> More Videos

>> More Videos

人民的名义,动什么也别动老百姓安身立命的房子啊!可以欺压,不可赶尽杀绝啊!上海市百一店,上海商住业主在呐喊。。。。

都是外地人多,限购了,买了商办楼,合同上也是商办,约定不能做住宅。但一直都有开发商偷偷改为住宅卖。这回限定整改了。

上海试点商住整顿细则:拆墙、拆煤气、拆上下水

在叫停上海基本所有的商住房后,政府对于商住物业的整顿进入正式实施阶段。

闵行区一在建的商办项目负责人向界面新闻记者确认,已经收到区政府正式的整改意见,正在进行自行整改。他们需要在3月底之前,拆除隔墙、上下水管道和煤气管线;同时,层高4.5米的单元将不再允许建设插层,从而杜绝“LOFT”的出现。

“经过整改后,项目将完全失去居住功能”。

一位资深商业地产从业者告诉界面新闻记者,闵行此次整改最关键的就是拆除上下水。按照规定,商办物业的上下水只能用于公共卫生,也就是说小户型的LOFT是不该有独用上下水的。但是多年以来,商住项目的开发商都在打擦边球,这次政府的整改把这条路彻底堵死了。

界面新闻记者获取的一份《闵行区“类住宅”分类处置总体工作方案》显示,闵行区政府将对15个商办项目进行限期整改。这些物业分为三类:“已销售已验收未入住”、“已销售未竣工验收”和“在建未预售未验收”。

也就是说,只要项目方还未组织业主集体入住,他们的物业将进入整改范围,已经集体入住的项目将不在整改的范围内。

《工作方案》显示,如果在建项目还未销售,那么涉及方案也将面临调整。首先,是将小单元合并成大单元,如果无法合并,那么需要将若干小单元合并销售,此外,卫生间也不能单独在房间内设置,需要设置在公共部位。

所有的整改工作将在4月底前完成,整改完成后,闵行区规土局将进行验收,之后才能入住或者销售。

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到,此次整改,闵行区和嘉定区是试点,上海其他城区还没有具体的整改细则出台,开发商也都在观望。

2017年1月7日,上海共有128个商住项目被暂停销售(不含金山区)。

商办物业变成具有居住功能的物业销售在上海持续多年,已经是住宅市场的有力补充。将大型办公物业改造成小户型,使得首付门槛大大降低,广受限购人群和投资者的追捧。

这个擦边球,甚至是一些开发商之所以购买商办地块的初衷。2016年全年,上海土地市场卖出的87宗土地中,商办地为49宗,1441亿卖地收入中,商办地贡献了372亿。

此次整改打破了政府、开发商和购房者多年来形成的默契,或许将引发一系列社会效应。

上述资深商业地产从业者告诉界面新闻记者,现在最倒霉的是最近一年内刚买了商办地块,规划还没通过验收开发商。而对于项目已经销售完,但是还没交付的那些,特别是对买家有承诺的开发商,或许将面临一系列诉讼。如果买家不仅要求退房,更要求赔偿,对于这些开发商将是灭顶之灾。“开发商就要破产了!”

界面新闻记者在闵行区的整改方案中看到,“开发商要自行妥善处理好购房业主的相关诉求和社会稳定工作”,“区政府将在法律法规和信访维稳方面给予保障和支撑”。

买50年产权的商住两用型房子有什么隐藏的风险?

1.其实片面的回答这个问题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在你国,除了法律以外,还有各种奇葩的地方性法规。尤其是在房地产界。像我之前工作的成都市,市区和郊区的规则是完全不一样有的。比如在有的郊区,你说讲述的这种商住两用房,也就是LOFT,SOHO。有的地方是可以通天然气的,有的地方不可以。房地产税也是不同的,注意,是同一个市,不同的区而已,所以,每个地方都不一样。

2.一般这种产品的用途是什么呢?就是一种概念,在家里办公,或者纯公寓式住宅。潘石屹您都知道吧?具体一句两句将不清楚,您自己百度吧。但这类产品到我国之后,变变得很畸形,基本上除了住户买下来在统一租给酒店收租金以外,一般这种产品都会以包租的模式销售,也就是说你买了这个房子,就可以收到租金了,一般宣称的是8%的回报率,但是基本上是扯淡,一般就是5%左右。就是当办公室了。纯公寓式的或者是办公和居住结合的很好的,很很少接触。大概就只有市中心几个大牌开发商的LOFT租给了很多外企的高管。

3.我们来谈谈这个商住两用房吧。购买风险我个人认为还是蛮高的,在传统观念的驱使下让我这么觉得。因为,1:这类房产一般没有天然气,使做饭成为问题,当然,你完全用电也没有问题。2.:即使是有的地方能给你装上天然气,所有东西都可以用电,可是作为传统的中国人做饭的话是个大问题,因为没有烟道,尤其是我这种四川人,厨房没有烟道简直是噩梦。烟道就是你现在立马走到你的厨房去敲一敲,空心的那个就是烟道了。抽油烟机的烟就从那里排出去。3:刚看到有朋友说落户的问题,这个不是有没有资格落户的问题,是这个所谓的商住两用房的性质是商业,本身就跟落户没有关系。

4:LOFT或者SOHO所谓的买一层送一层的概念完全是出于销售需要,一般楼盘在销售的时候都会告诉你可以隔两层,4.9M的层高隔两层还怎么住人?还要刨去中间隔层的高度,吊顶的高度。样板间都是骗人的别信。

5:目前房地产市场滞销比较严重,或者开发商和业主纠纷较多的就是这种所谓的商住两用了。我之前的服务的某知名开发商某项目就有数亿的LOFT产品滞销。很多开发商没有办法,成本价卖给自己的朋友。

6:那么问题来了,为啥滞销还修那么多?当然要问我国各级职能部门了,规划局啊之类的啊。因为每个开发商拿到地的时候都有指标的,你拿的是商住用地?纯商业?关于土地性质在这我就不多说了,太繁杂。总之就是我国各级职能部门经常大笔一挥,生意人就遭殃了。可是生意人总得捞回损失吧?最后消费者就遭殃了。。。貌似跑题了

群里看到一段南京东路群体呐喊的视频,不知道哪天,希望一切安好;维权需谨慎…

陈立民:类住宅业主怒了,今夜南京东路很热闹。事件持续发酵,最终走向爆发,还是妥协,还是妥协?

一道“类住宅”政策引发的类大风厂事件[悲伤][悲伤][悲伤],可怜的老百姓!

既是违法,原来怎么不取缔,多少人因此入套了?造成这么大损失,光让老百姓承担损失。政府没有人为此承担监管失职的责任吗?《刑法》第397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老百姓可怜啊,也是被逼的没办法了,上海今天可是打雷➕暴雨

类住宅维权吧

政府怎么处理的?

貌似已经和谐了

广州政府同样恶心,为了政绩限网签,不少去年买的房子还不让网签,而民众的损失连投诉的地方都没有,这都什么管理?

已经被删掉了。防民之口胜于防川,动了人民的立身之本,连反抗的声音都不让发出。

我发个微博还被网警查了投诉涉嫌违规!无语了

想起了股市天天说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所谓的商住本来就是擦边球吧一严控就成黑天鹅了

不一样,完全是上面几个人说了算的。违背市场行为。

杀一波让底层贱民叫叫好,中产本来就是被吊路灯的目标人群,就当为开大会添彩了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陈柏圣

来源:微博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