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华为用中芯替代?答案来了 格芯撤资 拟回流美国建厂 富士康竟连生产线都被拆了

——美规划250亿美元补贴美企 调查:4成美国人拒中国货 中共要企业屯粮购美农作物

美规划250亿美元补贴美企 调查:4成美国人拒中国货 中共要购美农作物企业屯粮

18日中共商务部长钟山表示,外贸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非常困难。订单大跌,富士康生产线都被拆了,派遣工被提前辞退。同时,在美国的围堵和封杀下,华为无异于被卡住脖子,其救命稻草中芯国际的芯片代工技术,至少落后台积电十几年。此外,美国国会和政府正在讨论包含巨额的「回流基金」,来斩断美国企业长期对于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关系。美国调查报告显示,4成美国人拒买中国货。近8成受访者表示,若企业把生产线移出中国,他们愿意花更多钱购买这些美国货。另外,中共要求企业屯粮加速购买美国农作物。

中共官方承认外贸面临挑战企业非常困难

今天周一18日,中共商务部部长钟山表示,国际市场需求大幅下降,中国今年对外贸易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非常困难。

衡量中国制造业活动的官方PMI和反映中小企业活动的财新PMI,在4月份双双回落。无论是官方PMI还是财新PMI,新出口订单指数悉数暴跌,前者大幅降至33.5,后者降至33.7。

中国广东省汕头澄海区有“中国玩具礼品之都”的称号,今年这里的厂商正为接不到订单发愁。

澄海区的玩具礼品业年产值近500亿元,外销达70%以上,出口到欧美、中东、东盟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当地玩具企业超过6000家,从业人员达12万人。

陆媒《界面新闻》报道,黄鑫的工厂属于当地中等规模,主攻美国动画片等知名IP授权玩具。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年有上百条货柜运送到海外,营收达到上亿元,能拿到10%净利润。然而现在,机器没得运转,工人不舍得裁掉,他也许只能扛几个月。

报道说,那些排名靠前、中等以上规模的工厂,如果老板底子厚,也许能熬上一年半载。但大部分中小型工厂在水火之中,扛不住资金周转的难题。

祸不单行,外贸企业举步维艰的同时,在川普的围堵和封杀下,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同样是困难重重。

华为用中芯替代台积电?技术赶上恐怕要十几年

先和大家说2个词,纳米和奈米没区别,芯片和晶片也一样,就是一种是大陆的用法,一种是台湾的用词。

上周五美国要求使用美国技术的芯片制造商,在出货给美国黑名单上的企业前必须获得许可,这无异于卡住了华为的脖子。

美国CNBC17日报导,华为被美国下贸易禁令后,已持续布局分散供应链,将低阶芯片订单分配给中国最大芯片代工厂中芯国际,且华为也是中芯最新14奈米技术的客户之一。

Counterpoint Research研究总监Neil Shah指出,台湾台积电在尖端技术实力、产能和规模上都领先中芯,例如,台积电已生产7奈米芯片约两年了,中芯何时能量产7奈米芯片还是个未知数。

由于台积电和中芯间的技术差距,美国的新出口限制,仍对华为造成巨大打击。

大陆知乎网题为“美国封杀华为中芯国际能够替代台积电的角色吗”的文章指出,华为极有可能在被逼迫的情况下进行重组,“并利用代工累计的经验和国家投入大笔研发经费,先花几年进行和巩固14纳米的量产,然后国家投放资金集中精力攻破7纳米,这一过程中还得花好几年甚至十几年来研发光刻机技术,使之能为7纳米芯片提供服务,整个产业链在被美打压后要恢复到目前水平,要十几年和无数的资金”。

文章还认为,从悲观角度来看,以后高端产品除了买办的,很难再出口,企业要活下去只能靠国内市场支持和国家资金不断砸,而且相当于这十几年只是补课恢复到今天的水准。

此外,中芯国际与台积电一样,都大量使用了美国半导体设备厂商的设备,因此也在川普新规的限制之内,这意味着中芯国际如果继续用美国设备为华为代工芯片,也会受到美国方面的制裁。

美国格芯解散中国工厂,拟回流本土建厂

全球第三大半导体芯片代工厂——美国格芯(Global Foundries)近日正式宣布,其位于成都的工厂成都格芯停工停业,将裁撤所有员工。

大陆集微网引述知情人消息说,成都格芯仅留下2位经理“善后”,其余员工都将被裁撤。

美国格芯于2017年5月宣布在成都兴建12寸逻辑器件芯片厂,投资100亿美元。一年后,格芯宣布成都工厂暂停招聘,并取消对成熟工艺技术(180纳米/130纳米)的原项目一期投资。

就在成都格芯近日宣布停工停业的一周前(5月11日),美国格芯向《华尔街日报》确认,格芯、英特尔和台积电等半导体制造商,正与川普政府商讨在美国本土新建尖端工厂的事宜,美国政府此举旨在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

美国规划250亿美元补贴美企,将供应链「撤出中国」

据《路透社》报导,针对美国现任及前任政府官员、产业高层和国会议员的访谈纪录显示,政府内外都在积极规划相关优惠措施,包含250亿美元的「回流基金」,来斩断美国企业长期对于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关系。

两位政府官员表示,华盛顿盛传一个争议性的想法,即将250亿美元的资金分配给那些将产线撤回自家、专门生产必需品的企业,确保供应链下游的产品都能在美国国内生产。

根据统计,2019年中国制造产品约佔美国进口总额的18%,为了减少对中国依赖,共和、民主两党都在积极拟定相关法案,而从产品类别来看,美国官员似乎对医疗供应链和国防相关产品最为担忧。

共和党参议员卢比奥上周也提出一项法案,禁止向中国出售部分敏感产品,并上调美国企业自中国获取营收之所得税。

美国国务院正在努力和其他机构及外国政府密切合作,帮助美国供应链逐步走向多元化。

[page]

富士康生产线都被拆了,派遣工被提前辞退

富士康前员工王伟表示,从3月6日签下合同到5月10日收到退回劳务派遣公司的消息,合同未到期便被辞退。

王伟说,自己通过第三方劳务派遣公司进入富士康龙华厂区工作,由于订单量减少,许多和他一样的派遣工便被提前辞退。一份离职人员的名单显示,包括王伟在内的40名派遣工处于“释放”状态。

为了证明身份,他向南都记者出示了自己在富士康工作的打卡记录以及食堂消费记录。

对此,涉事安联劳务公司称,由于先前生产线被拆需要重新分配工作岗位。富士康相关方面也向南都记者正面回应称:“消息不属实,涉事单位没有清退派遣工的动作。”

和王伟同批被辞退的一名派遣工已经和安联劳务公司签了解除劳务合同,他告诉南都记者,在富士康爱多多APP上,对于辞退派遣工一事,回复称“因订单减少,所有派遣工将退回派遣公司”。

南都记者进一步了解到,多名派遣工人被退回劳务公司后,安联劳务公司在事后才发出通知表示,由于先前生产线被拆,需要重新分配工作岗位。

彭博社报道,市场分析机构KeyBanc Capital Markets发布了研究报告显示,受爆发影响,4月份,苹果的iPhone销量同比下降77%,环比下降56%。

作为苹果公司最大的代工厂,富士康是iPhone手机的主力组装厂,苹果订单在富士康集团业绩中占到相当重要的比重。苹果销量下滑影响富士康生产线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调查:4成美国人拒中国货,近8成愿花更多钱买美国货

商业顾问企业FTI谘询公司,本月12日到14日对1012名美国成年民众进行调查显示,美国约4成民众表示将拒买来自中国的产品;约6成6受访者更表示提高进口限制才是振兴美国经济的良方,而非追求自由贸易协议;78%受访者表示,若企业把生产线移出中国,他们愿意花更多钱购买这些美国货。

阿波罗网评论员杨旭表示,中共制造的这场全球危机,凸显美国的医疗产业链转移到中国后,给美国国家安全带来的威胁,这惊醒了美国政府和各界人士。这样来看,美国民众的这种转变也就不难理解了。

中共要求企业屯粮加速购买美国农作物

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的话透露,不论中共国企还是民企,一些贸易商和食品加工企业近日都接到中共商务部的通知,要求加速采购大豆、豆油、玉米等依赖进口的农作物。

5月份以来,中共国企中粮集团和中储粮不断增加对美国大豆和玉米的采购,且购买速度正在加快,5月11日至少采购了24万吨美国大豆,预计6月和7月都将达到每月900万吨,高于正常水平。同时,中共3月份在全球采购了5000万公吨的稻米。

在加速购买粮食的同时,北京当局也正在加速采购美国猪肉。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大陆不只3月份采购美国猪肉量是去年同期的近5倍。5月初的一周内更一次性向美国订购超过四万吨猪肉,是大陆去年10月份以来的最大订单。

阿波罗网林亿综合报道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zhongkang

来源:阿波罗网林亿综合报道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