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北美新闻 > 正文

世纪末全面取代“义勇兵Ⅲ” 美下一代洲际弹道导弹“哨兵”2023试射

美国军事网站《Breaking Defense》报导,美国空军下一代洲际弹道导弹系统将被命名为“哨兵”(LGM-35A Sentinel),希望能在本世纪末全面取代现役的“义勇兵Ⅲ”(LGM-30G Minuteman-Ⅲ)洲际弹道导弹。

美国空军下一代洲际弹道导弹系统“哨兵”(LGM-35A Sentinel)想像图。图:翻摄US Air Force

美国军事网站《Breaking Defense》报导,美国空军下一代洲际弹道导弹系统将被命名为“哨兵”(LGM-35A Sentinel),希望能在本世纪末全面取代现役的“义勇兵Ⅲ”(LGM-30G Minuteman-Ⅲ)洲际弹道导弹。

美国空军是因应2022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的要求,为新的洲际弹道导弹系统建立一个通俗的名称。在正式取名为“哨兵”之前,该计划名称为“陆基战略威慑”(Ground Based Strategic Deterrent,GBSD)。在波音公司(The Boeing Company)退出项目竞标之后,全球第4大军工生产商诺斯洛普·格鲁曼公司(Northrop Grumman)2020年获得133亿美元合约,约计在2023年进行“哨兵”首次试射,并于2026年开始量产。

根据早前规划,GBSD预计在2029年具备战斗力,2036年达到400枚的全面作战能力;但最新报导中,改称“本世纪末”取代义勇兵Ⅲ型洲际弹道导弹,推测美军在相关军费筹措或其他建军军费排挤上出现一定困难,导致期程可能被迫拉长。

美军现役“义勇兵Ⅲ”洲际弹道导弹,据推测有450枚,作战范围约1.3万公里,飞行速度约23马赫,但自1970年代即开始服役,经过50年的历史,目前面对部分零组件供应源消失及国际战略复杂性提高,所以美军积极争取新一代洲际弹道导弹系统,希望能“提高准确性、增强安全性和可靠性”,取代现役陆基洲际弹道导弹。

“哨兵”命名的“LGM”,“L”代表“陆基发射井发射”,“G”代表“打击地面目标”,“M”代表“导弹”,目前研发数据并未对外公开,唯一记载可携带“W87 mod0”热核弹头,具有300千吨TNT核武器当量,约是广岛原子弹的20倍。军事专家推测美国洲际弹道导弹为“核三位一体”攻击战力的陆基打击环节,射程要求仍会要求从美国本土即可对大西洋、太平洋战略要点发动支援攻击。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时方

来源:新头壳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