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港台 > 正文

香港民居惊现2米鳄踪 料属走私进口 团体促加强执法

香港新界区一个民居附近出现一条身长约两米丶重35公斤的雌性暹罗鳄鱼踪影,经一个下午被渔护署人员生擒,送往海洋公园接受检查和护理。香港近廿年来偶然会发现鳄踪,但以这条最大。香港两栖及爬虫协会和专家更指出,鳄鱼属于濒危物种,而暹罗鳄在野外几乎绝迹,该鳄鱼应是走私进口作非法饲养之用,反映走私问题仍然存在,促请部门加强打击。

发现大鳄处与民居只相隔一个铁丝网,香港,2023年5月1日。©网络

被捕获的暹罗鳄昨(4月30日)午在元朗八乡锦上路莲花地秀丽苑旁一处空地被一名女村民发现,警方接报到场后,发现鳄鱼在一处满布枯叶的空地停留不动,于是封锁该地,其间,鳄鱼在有人尝试捕捉它时潜入附近溪涧。直至傍晚五时许,约十名渔护署人员到场,以套索将鳄鱼索紧,拖出溪涧,再由警员用盾牌压着它,而渔护署人员则用蓝色胶布缠绕鳄鱼嘴部及四肢,最后把它放入铁笼送走。

附近村民表示,有人租用上址约2000平方呎土地,以铁丝网分隔成不同空间来饲养不准入口的濒危动物,包括孔雀和昨日发现的暹罗鳄。

渔护署发言人表示,暹罗鳄属《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动物物种,不可进行买卖,故不会发出进出口或管有的许可证;并会就此次事件与相关部门保持联系。

不同专家均估计,涉事的暹罗鳄应是非法进口,当中,香港城市大学赛马会动物医学及生命科学院助理教授葛展荣指出,全港只有七条合法饲养的鳄鱼,分别在海洋公园丶湿地公园及嘉道理农场供人观赏。专家指出,暹罗鳄在野外几乎已经绝迹,目前大部分属人工饲养,主要是取其皮肉或供人观赏。

连昨日发现的暹罗鳄,香港近二十年共发现五次鳄踪。香港两栖及爬虫协会发言人指出,香港近年平均几年就会发现鳄鱼,反映走私问题仍然存在,希望相关部门加强打击。岭南大学科学教研组助理教授宋亦希亦指出,事件反映香港对鳄鱼丶毒蛇等濒危生物的监管及执法不足,网上更有非法动物买卖活动,促请当局加派人手监察。

在过往五次发现的鳄鱼,多是约1呎的小鳄,较大和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2003年的小湾鳄,在与澳洲和本地专家“捉迷藏”七个多月后,被渔护署以土法制伏,于是这条身长1米多丶重19.5公斤的小湾鳄先暂居嘉道理农场,后经有1600个提名的全港市民命名比赛,以“贝贝”之名,于2006年迁入湿地公园的“贝贝之家”,一直至今。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李华

来源:RFI 麦燕庭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