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国际财经 > 正文

华尔街日报:外资转向“中国+N”战略分散营运风险

华尔街日报今天报导,外资企业因应在中国营商的风险增加,如美中贸易战加剧及中国工资水涨船高等,纷纷分散投资,将生产业务从一度是世界工厂的中国转移到多个国家,实施“中国+N”战略。

图为纽约苹果直营店内陈列iPhone14系列。(中央社)

华尔街日报今天报导,外资企业因应在中国营商的风险增加,如美中贸易战加剧及中国工资水涨船高等,纷纷分散投资,将生产业务从一度是世界工厂的中国转移到多个国家,实施“中国+N”战略。

报导提到,过去10年外资都在寻找替代中国的其他生产基地。最初要将生产基地迁离中国,因为中国的工资日益水涨船高,外资需寻找劳工成本更低的地方。

2018年美中贸易战加剧后,加速外资寻找中国以外的生产基地。

近年的不稳定因素,如地缘政治动荡、COVID-19疫情重创不同地方的供应链、美中之间的大国竞争升级为激烈对抗、中国政府对外企的立场愈发不可预测、俄罗斯乌克兰的战争提醒大家,重大冲突仍有可能发生,使外资纷纷转向“中国+N”战略。

“中国+N”战略是指外资要在中国以外创建多于一个的生产基地,因为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容纳所有从中国迁出的生产。

如越南对商业友好,但没有足够的技术熟练工;印度有大量劳动力,但基础设施参差不齐;墨西哥靠近美国市场,但与中国的零部件供应商距离遥远。

这种多元化策略也被称为“多岸外包”(multishoring)。

实施“中国+N”战略的外资不乏国际知名品牌生产商,如在中国拥有庞大生产基地的科技巨头苹果公司(Apple Inc.),在印度的供应商数量从2018年的7家增至2022年的14家。摩根大通(J.P. Morgan)估计,到2025年全球1/4的iPhone将在印度生产。

同样由2018至2022年,苹果公司在越南生产耳机和其他设备的供应商,由14家增至25家。自2018年以来,苹果公司在欧洲供应商方面的支出增加了50%以上。

生产传感器和遥控器的环球电子(Universal Electronics),计划关闭旗下2家中国工厂的其中一家,同时扩大在墨西哥的工厂,并在离越南首都河内不远的地方创建新生产设施。

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美国软件家具制造商Lovesac,也示范了在中国以外不同国家设立生产基地的好处。

川普政府在2018年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后,Lovesac开始将生产从中国南部的工业中心迁往越南。

2020年COVID-19疫情导致各国政府关闭边境,Lovesac在马来西亚和印尼的新生产基地仍能继续生产,并在印度生产某些缝制产品,使公司未曾缺货。

Lovesac正与合作伙伴在墨西哥和美国创建高度自动化的工厂,目的是在西半球创建一个据点。如果亚洲爆发危机,公司也有能力在西半球提高产量。

全球一些制鞋巨头多年前已将生产分散于中国、越南和印尼3国,现在更进一步另辟天地。越南一家工厂的经理说,从他们公司采购的主要西方运动鞋品牌,已敦促其公司在孟加拉和印度设立工厂。

不过,报导指出,分散生产要付出很大代价,如企业必须物色新地点、投资培训人员、还要与当地政府搞好关系。新供应商还要经过培训才能达到可接受的质量标准,而且在当地采购零部件也可能有困难。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楚天

来源:中央社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