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言论 > 正文

颜宝刚:国际金融中心褪色——陷入深度中层人才流失

作者:
过去四年政权对昔日市民享有的高度自由几乎完全扼杀,令更多家庭寻求海外发展。而与本地教师、传媒、医护等重灾区行业比较,作为金融中心命脉的金融业人才同样面对专才流失,有部分人固然是移民,亦有人跟随公司总部迁移至新加坡甚至上海,令行业空缺数目占全港比重近12%。

近年香港金融市场缺乏成功创新,上半年IPO排名更跌出全球五大,甚至输给过去看不起的对手印尼。香港总商会调查则显示,过去几年人才流失特别是中层人员问题突显,七成受访企业称与移民有关。本港四大金融监管机构去年流失率高达一成二至两成,恐怕会损害监管水平质素,如果情况持续,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势必褪色。

“五穷月”港股录得今年新低,恒指在5月下旬失守过去两个月的横行区,低见18000点边沿,表现跑输全球主要市场。纵然在“六绝月”指数有所反弹,但成交持续缩减,反映市况仍未见起色。

大市乏力,但新股市场表现更惨淡,截至今年5月底,港交所仅集资158亿港元,本港IPO市场在全球跌出首五位,于全球交易所中排名第六。除非下半年IPO活动回暖,否则今年香港IPO宗数很大可能会低过去年。若如此,这将是自2019年以来,香港连续第5年IPO数目下跌。若以首日挂牌表现计算,投资今年上市的新股也是输多赢少,输钱比例高逾55%。

更可怕是过去香港看不起的“对手”:印尼的金融市场,今年首次公开招股市场却备受追捧,今年来新股集资已达21亿美元,成为全球第四大IPO市场,并且自1995年来首次超越香港市场,反映全球金融市场资产配置正在转移。

过去一段时间本港的金融市场不是没有改革,但却处处“碰壁”,例如港交所在去年初引入的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上市机制,反应未如预期,过去一年多合共仅14间SPAC申请上市,仅5间成功挂牌,另有8间的申请已失效,自去年第三季后更未再有SPAC申请上市。

其他如近年先后推出的跨境理财通、ETF通、互换通等,反应全数差过预期,即使在6月19日将推出“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虽然多家蓝筹均有参与,但首阶段人民币柜台证券未能纳入至“港股通”名单,内地投资者因此未能利用在岸人民币直接南下买卖相关股份,因此估计同样是“雷声大、雨点少”。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似乎逐步迈向“过去式”,现实是支持本港区域金融枢纽的优势正在逐步褪色。过去很多评论认为香港金融中心优势是联通中国及国际,但我认为真正支撑这个金融中心的、其实是全港二十多万名的金融从业员,但他们与不少行业一样都面对人才短缺问题,根据政府统计处三月发表的数字,去年底与前年同期比较,金融及保险就业职位空缺就有6175人,占全港整体空缺数目比重近12%。而与前年同期比较,就业人数减少最多的行业之一,正是金融及保险业,减少人数接近七千人,占行业整体人数2.8%,整体行业就业人数回落至23.3万人左右,为重返2018年底水平。

金融从业人员减少可能反映是疫情过后企业可以外判服务精简人手,但当连金融监管机构亦不例外时,牵连效应就好可能会损害整体金融中心发展。在本港四大金融监管机构中,有3间去年员工流失率较2021年显著恶化。其中,金管局的流失率进一步攀升至超过12%,积金局及保监局的流失率更高达20%。

其中积金局指出,去年员工流失率为20.1%,是历年最高,其中以资讯科技职位流失情况最为严重;而2021年的流失率为14.5%。至于保监局,去年员工流失率约20%,相对2021年的16%增加约4个百分点。金管局发言人亦称,去年该局员工流失率超过12%,是近年高位,当中涉及不同职位;该局对上一年的流失率超过7%。

至于证监会去年其整体员工流失率仍达11.5%,虽按年减少0.5个百分点,但仍属近年新高,反映情况未有显著改善。当中初级专业员工的流失率去年仍达18%,只是较前一年的25%稍为回落。

监管机构水平是国际金融中心的基石,前线监管缺乏人手,可以想像不合规交易会成反比增加。同样作为核数及尽职审查的本地会计人才亦出现短缺,业界流失率亦高达三成。香港会计师公会正初步研究缩短获取会计师资格所需的工作经验年期,不过要降低会计师的工作经验要求,对整体金融发展恐怕是弊多于利。

值得一提是作为建制派的香港总商会,近年发表的调查还是能相当专业地反映香港商界的忧虑,不像其建制组织只懂一味唱好。最新一份调查是总商会在4月成功访问了196家企业,调查结果显示,74%受访企业表示面对人才短缺问题,当中逾八成表示问题至少已经持续一年。即将卸任的总裁梁兆基表示,本港劳动人口累计减少约21万至23万,当中与离港相关占大部分原因;调查显示七成受访企业称员工流失与移民有关。

职级类别方面,59%受访企业反映最缺人手的工种年均底薪为20万至50万元,反映劳动市场尤其缺乏初级至中层职位。梁兆基称,本港劳动力不足已严重影响本地经济发展。针对移民的影响,梁兆基表示,调查在今年4月进行,移民导致人才流失的问题仍然突显,意味情况未有放缓迹象,相信离开的劳动力未必在短期内回流香港。

过去四年政权对昔日市民享有的高度自由几乎完全扼杀,令更多家庭寻求海外发展。而与本地教师、传媒、医护等重灾区行业比较,作为金融中心命脉的金融业人才同样面对专才流失,有部分人固然是移民,亦有人跟随公司总部迁移至新加坡甚至上海,令行业空缺数目占全港比重近12%。

虽说职业无分高低,但金融业绝对是本港经济最大支柱,截至今年五月底,港股总市值达到32.8万亿元,是香港本地生产总值GDP的11.5倍,可见金融业衍生的经济效益巨大,金融从业员特别是中层人员大量流失,恐怕假以时日,会令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加快褪色。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李安达

来源:RFA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