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专家:美中深度不信任 两国关系或随时恶化

2023年6月19日,中共国家主席习近平北京接待了安东尼‧布林肯,为美国国务卿与中国官员为期两天的高级别会谈画上句号。

一位日本国际关系专家说,美中关系存在深度不信任,可能随时出现恶化。

东京的国际基督教大学(International Christian University)国际关系副教授斯蒂芬‧纳吉(Stephen Nagy)在《日本时报》刊文警告说,美中关系的恶性循环有可能有意或无意陷入激烈的冲突,从而对印太地区产生重大影响。

他认为,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hony Blinken)刚结束的对华访问是华盛顿与北京重新建立对话以减少爆发冲突可能性的非常重要的第一步。

中共把什么都当颜色革命充满不安全感

“北京的不信任感源于在保证中共统治政权上的长期不安全感。”纳吉写道。对于中共领导人来说,他们认为,美国和西方国家想要把中国变成民主国家,进行“和平演变”。

美国塔弗兹大学佛莱契尔法律暨外交学院助理教授苏尔曼‧瓦其夫-可汗(Sulmaan Wasif Khan)说,自中共于1949年在中国掌权以来,其领导人就将外部环境定义为敌对,并誓言要利用全部国家力量来巩固他们的革命政府和脆弱的国家。瓦其夫-可汗著有《被混乱所困扰:从毛泽东到习近平的中国大战略》。

纳吉表示,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从江泽民胡锦涛,再到现在的习近平,他们将香港、利比亚和叙利亚的抗议活动,甚至连乌克兰战争都视为“颜色革命”,认为这是美国支持的企图动摇中共政治制度并阻止中国重返印太地区的中心地位。

纳吉说,最关键的是,中共认为美国对台湾的立场违反或淡化了其“一个中国”政策。

中共想让美国承认,它过去以及现在都是唯一的“一个中国”代表,不考虑中华民国或台湾过去作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实体的事实。

中共不透明、削弱法治和破坏规则美不信任

纳吉说,相比之下,美国的不信任源于中国不透明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中共力图将美国及其影响存在驱逐出亚太地区,以及中共重写国际机构的规则,例如篡改人权和民主的定义,让美国感到,基于规则的法治被削弱了。

此外,美国还对中共越来越多的经济胁迫记录、单方废除中英关于香港的联合声明等国际协议以及迅速军事化深感担忧。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2022年发布的一项研究说,中国仍然是世界第二大军费支出国,拨款估计为2,920亿美元。这比2021年增长了4.2%,比2013年增长了63%。中国军费已经连续28年增长。

“重要的是,从日本到加拿大、德国到印度,这些国家与美国有着相似的担忧。”纳吉写道,“这些共同的担忧表明,华盛顿与北京之间关系的恶性循环不仅是一个与美国相关的问题,而是一个具有更广泛和更全球化影响的问题。”

担心中共人质外交外国人不敢轻易去中国

川普特朗普)政府中期以后和COVID-19大流行开始以来,北京和华盛顿之间的沟通已大幅中断。

尤其是美中之间的人文交流更是大幅下降。尽管拜登和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20国集团峰会期间进行了面对面的会谈,但学者、智库和政策制定者之间有意义的交流几乎消失,因为担心中共重回人质外交。

2018年,中共逮捕了两名加拿大人迈克尔‧康明凯(Michael Kovrig)和迈克尔‧斯帕沃尔(Michael Spavor),这被视为是对加拿大应美国要求逮捕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的报复。

定期对话和互访,为专家们提供了更好地了解彼此安全关切,并为合作与协作搭建通道的机会。但目前来看,很多人文交流都被中方以意识形态担忧叫停了。

纳吉表示,这进一步加剧了美中之间、以及其它国家与中国之间的失调,缺乏相互理解通常是导致误解和冲突的快车道。

中共言行不一,则是困扰着中美关系以及北京与许多国家的关系的另一个原因。最新的一个例子是北京在入侵乌克兰问题上的亲俄“中立”,其它例子还包括,它不承认2016年常设仲裁法院对南海的领土主张的裁决,及在侵犯香港和新疆的人权问题上,用不干涉内政等说辞来搪塞。

前《时代周刊》驻华记者石宇(Isaac Stone Fish)说,北京的言行之间存在巨大差距,有证据表明,北京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影响力运作以及中共对美国公司的影响越发明显。

“布林肯的访华之行无法克服美中关系中存在的深深的不信任、失调和差异。”纳吉最后说,“事实上,中国经济危机加深、美国2024年总统大选以及俄罗斯非法入侵乌克兰产生的回旋镖效应,都可能使上述矛盾进一步恶化。”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方寻

来源: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