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纽时:瓦格纳兵变迅速落幕 普丁权力稳固仍存疑

纽约时报分析,瓦格纳佣兵集团剑指俄罗斯军方高层的叛变虽迅速落幕,仍显露俄乌战争爆发一年多来,俄罗斯总统普丁掌控菁英利益集团的能力弱化,后果难料。

▲瓦格纳佣兵集团成员24日在俄国南部一处街道上,将坦克装上车,准备移送到下个地点。(图/美联社/达志影像)

纽时专栏作家陶布(Amanda Taub)在时事分析文章写道,威权领袖看似大权在握,实则依赖强大的菁英利益集团维系政权。各国情况有别,有些统治者依赖军队,其他则倚靠一党专政、宗教或富裕商界领袖。

普丁掌权23年来,背后有前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KGB)或其他安全机构转入政坛的“军情派”人士(Silovik)组成的坚强利益集团,在情治、能源领域和各部委位居要职。普丁民意支持度高,不必服膺可能换下他的政党,且打散权力避免有人强到可推翻他,这一切在他去年2月挥军乌克兰后出现变数。

研究政变的美国汉密尔顿学院(Hamilton College)政治学家德布鲁因(Erica De Bruin)表示,威权统治者对外开战时,与核心菁英支持者之间的关系可能趋于紧绷。如果菁英认为冲突是受误导而生,特别容易如此。

▲俄乌战争迄今1年多,纽约时报认为俄国总统普丁掌控菁英利益集团的能力弱化,后果难料。(图/美联社/达志影像)

俄乌战争爆发后,俄罗斯经济因国际制裁大受影响,俄军伤亡惨重,克里姆林宫大规模征兵掀起民怨。在普里格津(Yevgeny Prigozhin)领导下,瓦格纳集团(Wagner Group)去年夏季投入战事,在俄军试图喘息时带头攻击乌东地区,看似替普丁解决许多问题。

但普里格津近几个月不断痛批普丁亲信、俄罗斯国防部长萧依古(Sergei Shoigu),指控萧依古与参谋总长格拉西莫夫(Valery Gerasimov)怯懦、腐败,把俄罗斯人民推上战场送死。

萧依古随后阻挠瓦格纳集团吸收囚犯作战,6月稍早更下令瓦格纳战士须与俄国军方签约,形同剥夺这个佣兵组织的自主权。普里格津拒绝照办,坚称只效忠普丁。

上周末情势骤变,普里格津23日透过社群媒体指控萧依古下令攻击瓦格纳战士,当晚与部队占领俄国南部城市顿河畔罗斯托夫(Rostov-on-Don),隔天早晨开赴莫斯科,紧张局势震撼全球。

陶布指出,这次事件属于叛乱,而非政变,也不代表普丁在位时日无多。普里格津宣称的目标是驱逐军方高层,而非夺权,今天更以不满俄军强迫瓦格纳战士签约的“抗议”形容。此外,这次叛乱迅速落幕,克里姆林宫24日晚间宣布普里格津将离境前往白俄罗斯,他的部队不会被秋后算账。

德布鲁因说,叛变透露内部不满情绪,日后谋划政变的人可加以利用。一项大型研究发现,非洲兵变鲜少直接升级成政变,但与不久的将来发生政变机会增加有关。

不过,德布鲁因认为俄罗斯情况有别,因为普里格津罢手,而不是被俄军击败,普丁看起来没有在这次对抗中成为赢家。

▲俄罗斯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附近,一名亲克里姆林宫活动人士举著一面旗帜,旗帜上有普丁的肖像,上面用俄语写着“为了祖国,为了主权,为了普丁”。(图/美联社/达志影像)

普丁24日发表简短谈话、指控普里格津背叛后消声匿迹,俄罗斯政府随后宣布与普里格津达成交换条件。分析家认为,普丁的回应可能暗示行为不忠的代价没有许多人想像那么高。

普丁今天宣称,自己在瓦格纳兵变时积极在幕后运作,避免流血事件,“这需要时间,包括给那些犯错的人一个改变心意的机会”。

柏林智库卡内基俄罗斯欧亚中心(Carnegie Russia Eurasia Center)资深研究员史塔诺瓦亚(Tatiana Stanovaya)表示,普里格津虽然是“特殊现象”,且在俄罗斯菁英圈中被孤立,仍为普丁带来打击。“我不会低估未来出现模仿者的可能性,但永远不会有像他(普里格津)那样的人了”。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楚天

来源:中央社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