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言论 > 正文

赵君朔:以色列复仇苦战迫在眼前

作者:

“国务卿先生,这会是一场漫长的战争,代价会很高,但我们将会为了以色列,为了犹太民族,为了我们两国都信奉的价值赢下这一战。”

以色列国防部长Gallant和布林肯见完面后如此表示

一、开战前混乱的协商

上周六发生哈玛斯奇袭以色列成功,造成以色列自大屠杀最严重的伤亡之后,美国不但派了两个航母打击群前往地中海希望发挥防止战事扩大的效果,布林肯也马上到中东各国(卡达、沙特阿拉伯、阿联和约旦)协商,还在去完这些阿拉伯国家之后于本周一再度返回以色列。之所以必须如此是因为关于从埃及控制的Rafah边境检查站让持有美国、西方国家护照还有一些原本在当地进行援助活动的人士撤离进展并不顺利。

图片

原本美国的以色列使馆已经通知侨民到该地集合,但检查站的出口是关着的。而埃及和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官员双方竟然对此完全没有进行沟通,埃及同意开放该检查站的条件是要以色列同意让输送人道物资的车队能从开检查站运送物资进去加沙地带南部。但以色列一直无法同意暂时停止空袭,还要求从埃及进来的卡车需要被彻底搜查,因为以色列担心装载食物、水和燃料的卡车中会有哈玛斯和另一个激进团体伊斯兰圣战所藏的武器。

另外以色列在三天前对加沙地带北部的巴勒斯坦人发出尽速撤离的命令,而哈玛斯则是要这些居民不要走,但有些人撤离到了南方之后,发现要获得食物、电力一样非常困难,于是决定冒着之后被狂轰滥炸的风险,宁可回到自己在北部的家。

而为了防止伊朗再度趁乱局中煽风点火,美国国家安全顾问Jake Sullivan证实已透过非正式管道要求伊朗不要借机升高局势。美国国防部的官员还下令2000名部队准备好部署到以色列进行支援。这些部队不是战斗人员,而是提供顾问和医疗协助,从各军种征调而来,没有任何步兵收到准备部署的命令。

国安会发言人John Kirby于台北时间17日凌晨证实拜登总统自己也确定会应纳坦雅胡之邀,前往以色列和高层官员讨论他们的作战策略和给困在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的人道援助问题。

拜登还会前往阿曼、约旦去和包括埃及、巴解组织的领导人讨论人道援助和这场危机。拜登做出亲自到前线去协商的决定是在和埃及总统Al Sisi以及伊拉克总理al-Sudani通过话之后。拜登此行想达到的效果会在本文会后一部分再仔细讨论,但可以看出拜登政府想防止情势升高的决心。

最后以色列为了防止北边黎巴嫩的真主党在以色列正式发动地面行动后为了声援哈玛斯而在北边开启第二战场,一样在北边强化了部署并把距离以色列黎巴嫩边界的1.5英里内的居民全部疏散,要他们待在避难中心。

二、以色列眼前将面对苦战

目前在美国和欧盟大国领导人、中东各国领袖进行密集协商之际,应该暂时不会贸然发动地面行动进入加萨北部清剿哈玛斯的军政领导阶层。但一旦真的发动攻击,恐怕会像开头以色列国防部长告诉布林肯国务卿的一样会是一场旷日废时的战争。过去几次以巴双方开战,以色列都是进入取得一定战果,哈玛斯便投降或是同意双方停火,但这次的目的是要把哈玛斯这个组织彻底清除。

但是哈玛斯在加沙地带的部署是附着在一般民用设施之中的,例如该组织的一个指挥控制中心是藏在al-Shifa医院下面,还有几百公里的地下通道连结只有40公里长的加沙地带。之前以色列都是进入加萨进行几天或是几周的空袭配上有限的地面行动,然后双方就签订一个可以看成以色列胜利的停火协定,虽然以色列的确重创了哈玛斯,但是哈玛斯保有大部分的窝藏其领袖和战士的地下设施。

而这次以色列如果要彻底清剿哈玛斯,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地面行动进入地道,但哈玛斯经过多年的战争经验累积和从叙利亚、伊拉克的恐怖主义团体学习后,它知道如何打一场持久战。相对地以色列国防军对于这些地道具体的位置、通往何方还有在里面有什么活动在进行只有很有限的情报。

一旦进入地道战,以色列军人面临很大的被突袭、绑架、踩到诡雷和一对一单挑作战的风险。很少有军人能在这种会引发密闭恐惧症、黑暗和变化多端的环境中行动。简单的说就是遍布整个加沙地带的地道能发挥优势弥平以色列和武器、战术、科技和组织上的优势。上次2014针对加萨的保护边缘行动以色列军队便就吃过苦头。

面对这严酷的现实,以色列需要进行漫长和密集空袭和陆上行动来破坏这些藏在地下的基础设施。用水淹、爆破、封死这些分布在加萨365平方公里的地道、地堡和基地将会需要好几个月、可观的资源和持续的行动从事最优秀表现,一边还要提防来自哈玛斯的地下攻击。即使这些条件都做到了,整个加萨的地道系统也不可能全部被摧毁。

所以有可能在地面行动开打一阵子之后,以色列便会修正目标,聚焦在比较有办法达成的目的,同时还维系住国内外的支持。它可以以前面几轮战争中做不到的方式打击哈玛斯的军政领导阶层,然后重新聚焦于防卫以色列,就是要避免类似的屠杀惨剧再度出现。

三、这场战争对全球权力平衡的影响

虽然目前要预测这场战争的长期后果很很难,但有两大关键:第一是以色列能否成功彻底铲除哈玛斯?第二是如果出现伤亡非常惨重的城镇战,以色列在该地区取得的外交进展和还有背后西方国家的持续下去?但目前可以确定的是这场战争的爆发给了美国的主要地缘政治对手─中、俄、伊朗一个好机会。

首先美国把注意力拉回中东,对俄乌战争的关注就减少了。而且普丁还趁机发言嘲讽西方世界双重标准对于俄罗斯乌克兰的暴行大家谴责,但对于以色列在加萨的行为只是轻轻带过。普丁还把以色列包围加萨比喻成二战中普丁的家乡圣彼得堡被包围,但这样等于是把以色列看成是纳粹,这让俄罗斯原本和以色列(以色列一直都拒绝提供乌克兰致命性武器)保持的不错的关系急冻。

中共也面临类似的问题,他对巴勒斯坦的大力支持表现在外长王毅说这场战争的本质是巴勒斯坦民众没有得到正义的对待。但虽然中共自己在新疆以反恐为名严厉镇压维吾尔人,这次也有4名中共公民被哈玛斯杀害、3名被绑架成人质,但中共还是刻意避免用恐怖主义来定位哈玛斯的攻击。当然美国又把注意转移到中东,中共就更有游刃为可能的台海冲突做准备了。另外中共还会趁此机会把美国描绘成带来不稳定的因子,中共才是促成和平的因素。这会增加中共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个另类发展模式的吸引力。

另外一个受到负面影响的是中共的主要地缘政治对手─印度,因为在今年印度主办的G20上,美国才刚刚宣布一个打造联通印度、中东和欧洲走廊的计划,会通过阿联、沙特阿拉伯、约旦和以色列。但现在这个和中共的一带一路抗衡计划的关键元素─沙国和以色列的关系正常化,被以巴战争暂时给击沉了。

至于对很多欧洲国家来说,除了区域关系紧张和注意力从俄乌战争转移,万一以巴战争升高,那么会有引发能源危机的风险,让中东的石油无法有效替代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

最糟糕的剧本则是如果战事升高,黎巴嫩先卷进来,再来美国和伊朗也直接卷入,那么对乌克兰已经在缩水的军援会变更少,这是基辅自己都意识到的问题。不过还好在美国国会有把对乌克兰和对以色列的军援打包在一起表决的倾向,那么不少反对军援乌克兰的共和党议员就无法不支持这个军援法案。

唯一对美国比较正面的后果则是美国重新在中东军事秀肌肉来展现影响力,而中共只是靠其庞大的国内市场和对中东的投资当诱因来增加在中东的势力,但现在一出大事,中共只能维持一个低调的态度,而无法扮演有效的角色进行外交穿梭,这让中共无法延续今年上半年成功斡旋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复交的外交出击。

总之最好的结果会是以色列地面进攻没有变成旷日废时、看不到尽头,类似俄乌战争的持久战、又能成功铲除哈玛斯,同时周边对以色列有敌意的阿拉伯国家也没有过多卷入这场战争。万一是走向结果相反的剧本,那么绝对要加紧防范中共趁机在台海或是南海进行恶意挑衅来趁机进行威吓。

作者有个云霄飞车式的人生,曾很轻松的进了不太好进的美国学校博士班,以为自己会是华文社会科学界的明日之星,又因为一个乌龙,更“轻松”的被踢出来,开始闯荡亚洲江湖,到处求人下单,到目前为止的心得是“我32岁以前到底活了什么?”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李广松

来源:思想坦克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