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言论 > 正文

杨宏基:一艘快要解体的军舰…游走两强之间 菲律宾最小损失最大利益

作者:
1986年菲律宾“人民力量革命”把掌权长达20年的小马可仕父亲马可仕(Ferdinand Marcos)赶了下台,当时的美国并没有为这位长期亲美的老朋友伸出援手;甚至美国夏威夷地方法院于2011年,以没有遵守1992年人权诉讼判决为由,裁定小马可仕及其母亲藐视法庭罪成立,对他们处以3.53亿美元的罚款;小马可仕至2022年止有长达15年未曾访问美国。但政治总是某种利益的结合,小马可仕在心里或许对美国总有个疙瘩在,但利用美国国际运作政治现实换取自己政治运作资本的“基因”似乎是自然触动。

坐滩仁爱暗沙长达25年的菲律宾军舰“马德雷山号(BRP Sierra Madre LT-57)”。图:翻摄陆网

1898年8月美国在菲律宾成立“美国菲律宾群岛军政府”,1901年改称“美属菲律宾”,1935年成立“菲律宾自由邦”并颁布自治邦宪法,实施10年的自治期后将获得完成独立。之后,虽然菲律宾获得独立建国,但在军事上,例如1951年签订的《美菲联防条约》(Mutual Defense Treaty between the 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MDT)、苏比克湾海军基地的租用等,让菲国“亲美”的样态存在而且明显。现在看来,这段历史对于菲律宾来说,可能是极珍贵的“资产”。摸清、摸透美国人的思维逻辑,借着南海议题“一石二鸟”,让美国为了一艘搁浅25年、几成废铁的登陆舰“马德雷山号”(BRP Sierra Madre LT-57),没有下台阶、没有借口,必须与中国“硬干”到底;让中美两个大国就像黑道玩命的“死亡对撞”,谁先闪避谁就输,但菲国几乎可说是“坐收渔利”。

10月22日的一日两次“中菲海上碰撞事件”,中国一艘海警船和一艘民兵渔船,分别与菲国一艘补给船和一艘海巡船发生碰撞,马尼拉批评中国海警“危险拦截”侵犯菲国主权;中国则呛“恶意碰瓷制造事端”、“责任全在菲方”。再往前,9月25日菲律宾执行所谓“特别行动”,切断中国在黄岩岛(Scarborough Shoal)附近设置的长300米米的浮动屏障缆索。其他“印象鲜明”的事件,包括:8月5日中国海警船对菲律宾前往南海基地运补的船只发动水炮攻击;以及,2月6日中国海警船在南海朝菲国海警船发射军用等级激光光,导致菲国船员短暂失明。前两次菲国自行录制影片、照片公布;后面则有欧美专业的新闻记者随舰采访,公布清晰、具新闻冲击性的第一手直击影像。虽然后来中国海警也学会公布不同视角照片、影片,但菲国形塑中国“大欺小”的有图为证,并不会因为有不同视觉影像而有所改变。白话文的说法就是“目的已经达成”。

菲律宾22日公布画面,指控中国海警船危险拦阻菲国补给船只,导致补给船及菲国海岸防卫队船只被撞到受损。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菲律宾的目的是什么?笔者揣测:藉争议领土主权获取政治利益!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单靠菲国军事力量无法达成。而美国为了所谓的“印太存在”,以2014年签署的《加强防务合作协定》(Enhanced Defense Cooperation Agreement,ECDA)跟菲律宾先后要了13个军事基地的共同使用权;但这也让“尝到甜头”的菲国政府,顺势“蚂蚁搬山”式地开出使用基地条件要钱、要物资、要协助。“头都洗下去”、“话都讲满了”的老美,这时只能硬著头皮上了。此外,菲律宾未必能要到的像是日本、韩国、澳洲的“近水”协助,但有了美国的“穿针引线”、“不看僧面看佛面”,全都“被”加进这个为菲律宾争取争议领土的圈子里头。而小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菲律宾总统)比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乌克兰总统)高招的地方在于“海上打”、“你们打”,对于陆地损伤最小,不会牺牲自己的国民生命财产。赢了,争议领土是我的;输了,仇家是美日韩澳。

所谓的“一石二鸟”,另一只“鸟”当然就是中国。中国连续7年是菲律宾第一大贸易伙伴,从2016至2022,中国是菲国第三大外资来源国。事实上,菲律宾是舍不得嘴边这块“肥肉”,在疫情趋缓第一时间,菲律宾总统小马可仕就率团访问北京,成为2023年第一位访问北京的外国领导人,也是小马可仕就任总统后第一次对非东盟国家国是访问,可以说给足中国面子。小马可仕在这趟行程中,一口气签署包括农渔业、基础设施、金融、海关、电子商务、旅游项目等14项协议,但最重要的是促成恢复被前任总统杜特蒂(Rodrigo Duterte)中止、菲律宾最高法院宣布无效的中菲南海共同开发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协议谈判。如果这个能够谈成,那小马可仕的亮眼成绩就多一项,政治实力就可以跳跃式上升;但菲律宾本身技术、资金限制,又想要菲人拥有多数股权,怎么办?那就借题发挥吧。怎么样让中国让步?争议的领土议题是现成的题材,加上美国军方、政界利用“恐中”要预算、积累政治资本,自然是个极具有价值的筹码;以此相逼,如果中国不想打仗或自忖没有赢的可能性,那或许会同意菲国要求,在经济利益上让菲律宾占点便宜。

2023年1月,菲律宾总统小马可仕访问北京。图:菲律宾新闻部长办公室提供

1986年菲律宾“人民力量革命”把掌权长达20年的小马可仕父亲马可仕(Ferdinand Marcos)赶了下台,当时的美国并没有为这位长期亲美的老朋友伸出援手;甚至美国夏威夷地方法院于2011年,以没有遵守1992年人权诉讼判决为由,裁定小马可仕及其母亲藐视法庭罪成立,对他们处以3.53亿美元的罚款;小马可仕至2022年止有长达15年未曾访问美国。但政治总是某种利益的结合,小马可仕在心里或许对美国总有个疙瘩在,但利用美国国际运作政治现实换取自己政治运作资本的“基因”似乎是自然触动。现在的菲律宾很明显地就是“在经济上依赖中国、在安全上需要美国”;但接连的“操作”可以发现,亲美的军方势力“抬头”,有老美撑腰的状态下,对着中国戳呀弄的;看起来“左右逢源”的小马可仕到底是要放任、踩油门还是踩刹车?成了南海乃至台海战略态势的新变数;而这个变数的演变结果,最后的决定权和攻防态势都不是菲国所能掌控。如果最后成为“失速列车”,那就不是“左右逢源”,而是“引火上身”。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李安达

来源:Newtalk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