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网闻 > 正文

记住,发生火灾的已经是一个好学校了

消息源来自于“一个毕业生”,这有点怪异,因为这个小学才办学几年,它的毕业生,也许就是当地的一个儿童? 但是或许正是因为是一个孩子,才对记者说了真话,至少说了他知道的。河南媒体、当地干部,都没有透露什么,“13人遇难”的新闻通稿,甚至没有提遇难的是孩子。

专门看了一下大河报、河南日报、河南卫视的官方微博,还是非常吃惊。关于南阳一个小学的火灾,他们一条都没有发。

不是说去采访,发布“真相”和“调查”,而是连消防部门的官方通报都没有发一条,就当根本没有发生过这件事。

他们都在发河南文旅部门宣传,但是一个这样的河南,有什么值得去旅游的呢?大河报还发了一条韩国去年踩踏事件问责的后续——难道这样发的时候,编辑心里还有正义感?

目前得到的一些信息,都是其他地区媒体报道的。新京报、扬子晚报、封面新闻等等,尽管没有太及时的现场报道,但是也大致还原了这个学校的情况。

和大家想的一样,发生火灾的时候,这个小学宿舍的门被锁了。

消息源来自于“一个毕业生”,这有点怪异,因为这个小学才办学几年,它的毕业生,也许就是当地的一个儿童?

但是或许正是因为是一个孩子,才对记者说了真话,至少说了他知道的。河南媒体、当地干部,都没有透露什么,“13人遇难”的新闻通稿,甚至没有提遇难的是孩子。

1月19日,河南省方城县“英才学校”大火后建物外部焦黑。新华社

在一个群里看到有老师说,他每到一个地方,看到消防不合格就马上打电话进行举报,真是让人敬佩。他列举了四点,灭火器是否到位,消防通道是否畅通等等。

很残酷,对河南的小学来说,这要求太高了,什么是“消防通道”?发生火灾时门不锁就谢天谢地了。

这样讲,似乎在指责当地。媒体报道,责任人已经被控制了,肯定会受到刑事处罚。但是,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媒体报道的另一个细节:这个学校连年评为先进,是个很好的学校。

看照片,这个“先进”不是虚假的。距离镇子都还有几公里,英才学校仍然有不少人就读,也说明办学质量确实不错。甚至是住宿,在当地家长看来可能也是先进的。发生这样的不幸,只是一个意外,其他学校没出事,不过是运气好而已。

小学就搞寄宿制,一定是反人道的,这不是好的教育方式。对儿童来说,最好的教育就是每天都能见到父母——但是,在农村有很多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要到城里打工挣钱。已经过了腊八,父母很快就要回家了,而再坚持几天,学校就会放寒假。

这是一个致命的空档期,对那十来个孩子来说,父母永远迟到了。

一个在河南某县小学当老师的朋友告诉我,他们学校有一半是寄宿生。我老家郸城更严重,因为全县没有其他出路,但是发展成高考大县,县城有好几十所民办初中,民办小学更多,很多都是寄宿,一个朋友告诉我,有些学校的住宿条件真是让人担忧。

大城市的人还在为火灾小学“一个宿舍住十几个”感到震惊。触动我的,是媒体报道“可能是电暖器引起火灾”,想一下十几个孩子在房间里,面对寒冷,能有什么办法?而在河南乡镇、县城能买到的电暖器,又是怎样的货色?

河南人受过太多苦,也做好了吃更多苦的准备——更多人是认命,然后一切照旧。这不是说河南没有什么进步,它总是在其他地方普遍进步之后,才会改进一点点。

你只能逃离这个地方,或者忍耐。热心的人会关注家乡,甚至想改变它,有一位东莞的河南老乡,在微博上经常批评自己老家,点名道姓批评当地干部,批评环境污染——现在他被老家警方带回去,估计要在看守所过年。

祈祷好运。祈祷自己家的电暖器不会出事。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方寻

来源:城市的地得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