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言论 > 正文

梁京:中国经济的“韧性”从何而来?

作者:
,一个俄国企业家托普京送习近平一本书,就是列宁的名著《怎么办》。这个看似花边新闻的消息其实很有内涵,那就是整个世界都看到了习近平不知道该怎么办,同时也看到了这个事实背后包含着的巨大不确定性。习近平究竟会怎么办?他即使选择了上面所说的中国自残的缺德路线,其实也不能减少他“定于一尊”给中国也给世界带来的不确定性,无论中国经济究竟有多大的所谓“韧性”。

即将在七月召开的20届三中全会,已经成为全球政经观察的焦点。核心问题,是习近平能不能找到一套避免经济断崖式崩塌的办法。许多希望习近平早日失去权力的人,容易倾向于相信或希望中国经济危机全面爆发,而押宝习近平能长期执政的人,则相信和希望习近平的奴才们能找到办法,充分发挥中国经济的所谓“韧性”。

那么,尽量从客观的角度分析,中国是否存在一个让中国经济危机长期化的可能性呢?我同意这样一个判断,那就是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不仅如此,这种可能性显然比中国经济走出歧途、恢复活力的概率要高得多,更重要的是,已经看到中国经济大势已去的多数人,也希望中国经济恶化的速度,不要太快,否则对自己和世界带来的风险会太大。

由此提出的问题就是,中国经济的“韧性”从何而来?习近平能不能利用这些因素,尽量延长自己的权力寿命?从外部环境看,中国经济的“韧性”来自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多年来形成的依赖,不可能马上就降下来,这一点已经越来越明显。而从国内形势看,也有人已经意识到,存在着一种非常缺德的路径,概括起来就是加快老年人死亡速度,强化青年人不育倾向,剥夺富人财产,加大压榨中产。事实上,只要习近平坚持不给底层人口增加福利和购买力,上述趋势就自然成为一条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路线。

三中全会面临的挑战,就是如何把这条缺德的路线,系统化,常态化,这不仅需要创造出一套说法,更要形成有效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很多人不能理解的是,习近平为什么非要走这条缺德的路线,而不选择一条利己也利民的路线。我的理解是,对习近平有利也对老百姓有利的可能性不是不存在,但实在太难了。有人会问,难道这条缺德的路线就不难么?我认为走这条缺德的路线也不易,但确实比走一条对习近平有利对老百姓也有利的路线更可行,关键就是,习近平用的是奴才,不可能找到对老百姓有利对他们也有利的路线,而习近平则不会冒险去找人才替代奴才。

这条缺德路线的可行性,还来自于这样一个现实,那就是外部世界接受这条路线的可能性比较高。道理很简单,这条缺德路线主要伤害的是中国人,有可能减少中国发动战争的能力和可能性。也就是说,比起习近平破罐破摔、狗急跳墙,这条缺德路线给了各方时间换空间的可能性。

尽管如此,这条缺德路线也不是一定能走通的。因为在今天这个历史节点上,存在着多种可能性和不确定性。且不说习近平的身体因素这个大家都关注的不确定性,即将来访的普京也体现了另外一个不确定性。这个不确定性就是俄国在未来究竟是增加中国经济的所谓“韧性”还是增加了中国的脆性?现在还很难说。有报道说,一个俄国企业家托普京送习近平一本书,就是列宁的名著《怎么办》。这个看似花边新闻的消息其实很有内涵,那就是整个世界都看到了习近平不知道该怎么办,同时也看到了这个事实背后包含着的巨大不确定性。习近平究竟会怎么办?他即使选择了上面所说的中国自残的缺德路线,其实也不能减少他“定于一尊”给中国也给世界带来的不确定性,无论中国经济究竟有多大的所谓“韧性”。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李广松

来源:自由亚洲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