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国际财经 > 正文

重大信号!中美脱钩已不可逆转

“三条腿的板凳”:美国对华竞争战略终于成形

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上周宣布的新关税举措经济影响有限,但象征意义巨大。

新关税的征税目标包括电动汽车、钢铁和半导体,而美国几乎不从中国进口这些产品。但是,这些关税代表着,2018年前总统川普(Donald Trump)所加征的关税非但没有撤回,反而变本加厉,从中释放出中美经济脱钩趋向不可逆转的信号。

更重要的是,这些关税举措构成了美国对华竞争经济战略的最后一环。

“三条腿的板凳”

对于这一战略的形象说法是“三条腿的板凳”。第一条腿是提供补贴,以建立一个从清洁能源到半导体的能够存续的科技制造部门。第二条腿是对威胁这一目标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第三条腿是限制中国获得可能有助于提升竞争力的资金、技术和知识。还有第四条腿,那就是与盟友建立统一的经济战线,但这一步骤仍未实现。

在国家经济战略方面,美国还是个新手。中国通过一个又一个的五年规划谋求经济主导地位。日本战后的经济崛起是由强大的经济产业省引导的。

美国这个战略没有一个正式的名称,甚至没有一个主管部门。这要归因于美国历史上对国家扶持特定行业的产业政策的警惕,以及总统与国会、不同届政府、有时是同一届政府内部不同派系之间经济权力的割裂与分歧。

事实上,美国这个战略是逐步形成的。早在2016年,奥巴马(Barack Obama)政府官员,包括拜登目前的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就已经开始质疑两党对于支持自由贸易和与中国接触的共识。

美国总统拜登上周宣布对中国征收新关税。图片来源:TIERNEY L. CROSS/BLOOMBERG NEWS

2017年的转向

2017年,川普带领着一个决心打破现状的经济和国家安全团队走马上任。这一年,他们正式放弃与中国接触,并将中国确定为一个战略竞争对手。

不过,川普早期的打法毫无章法。他将第一项重大关税举措的目标对准盟友而非中国,目的是保护钢铝产业而非技术。他支持富士康科技集团(Foxconn Technology Group)在威斯康星州建设一家价值100亿美元的液晶显示器工厂,但这一计划最终失败。自己的政府禁止向中国电信设备供应商中兴通讯(ZTE)出售敏感技术的禁令后来也被他撤销。

在2019年,时任总统候选人拜登发推文称,他将扭转川普对中国发起的“不负责任的关税战”,暗示他当选后将让局势回归到川普上台前的状态。

但那种情景从未发生。在拜登政府内部,他的高级顾问们意见不一。财政部长耶伦(Janet Yellen)主张降低关税并与中国接触。贸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主张维持关税政策。其他人的优先考虑事项集中在气候合作和廉价清洁能源设备上。随着美中紧张关系的加剧,比如间谍气球事件引发纷争,阻碍两国重新接触的力量也在增强。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左)主张降低关税并与中国接触。贸易代表戴琪(中)则主张维持关税政策。图片来源:ELIZABETH FRANTZ/REUTERS

据现任和前任美国政府官员称,最终形成的这项对华战略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沙利文的构建。沙利文把贸易、国内经济政策和安全问题视为一体。这些官员称,沙利文比任何人都深得拜登的信任。

但这一关税战略也承续了美国两党的历来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川普执政时期启动的举措。上周宣布的关税举措是对川普执政时期发起的贸易调查的盖棺定论,针对中国的最初一轮关税行动正是始于该调查。

2020年,在川普政府官员的推动下,占据主导地位的先进半导体制造商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2330.TW,简称:台积电)宣布,计划在亚利桑那州建设一家芯片制造厂。差不多在同一时期,参议院两党提出了一项补贴这类芯片厂的法案。

在拜登政府官员的推动下,这项法案最终于2022年签署成为法律。依据该法律,美国商务部在最近几个月宣布将向全球领先的芯片制造商提供总计约290亿美元的补贴。

符合补贴条件的公司包括台积电,该公司现在表示,计划在2030年前在亚利桑那州建造三座芯片厂,而之前的规划是只建一家厂。如果台积电兑现承诺,苹果公司和英伟达(Nvidia)等台积电的客户有朝一日可能会实现在美国而不是在亚洲设计和制造芯片。

半导体管制

拜登全面限制对华出售先进芯片和芯片制造设备的一系列举措效仿了川普政府最初对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实施的禁令。

从表面上看,这些限制措施的目标是应对国家安全威胁,虽然拜登政府官员不喜欢将其与更广泛的经济战略联系起来,但政经之间的联系显然是存在的。

这些限制措施的力度很大,会刺激科技公司投资美国或其盟友,而不是中国。例如,白宫正在对“联网汽车”的安全风险进行持续调查。这可能成为阻止所有中国电动汽车进入美国市场的借口,即使这些汽车是在美国或墨西哥组装的。

由此,美国终于有了一项经济竞争战略。然而,这一战略是否成功还有待观察。

白宫正在对“联网汽车”的安全风险进行持续调查。这可能成为阻止所有中国电动汽车进入美国市场的借口。图片来源:AGENCE FRANCE-PRESSE/GETTY IMAGES

首先,它来得太晚了。自2017年以来,中国在关键市场的主导地位有增无减。如今,全世界正准备迎接廉价制成品出口压倒本土生产商的“第二次中国冲击”。

例如,中国在用于汽车、家电和其他基本应用中的“传统”芯片的全球产量份额已从2015年的17%增长到2023年的31%。根据研究公司荣鼎集团(Rhodium Group)的数据,到2027年,这一比例有望达到39%。

拜登上周宣布,对此类芯片征收的关税将从25%增加一倍至50%,理论上应会分流中国的生产。但是,这些芯片通常是以嵌入其他产品的形式进入美国的,不受关税影响。

Rand Corporation战略技术分析高级顾问Jimmy Goodrich说,中国的产能扩张在很大程度上不受关税影响,原因是其驱动力是自给自足,而非利润。

缺失的一环

美国的经济战略也被政治因素分散了火力。与前美国总统川普一样,拜登痴迷于钢铁及其对锈带摇摆州的重要性。他上调了钢铁关税,尽管美国已经有大量来自国内和盟友的产品可以替代中国钢铁。他没有提高对无人机的关税,无人机在国家安全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美国在这方面确实依赖中国。

最后,尽管一谈再谈,但美国及其盟友一直难以形成与中国展开竞争的统一战线。虽然拜登政府暂停了川普对欧盟征收的钢铝关税,但一项完全取消关税的协议却以失败告终,部分原因在于欧盟不愿与美国协调配合,共同对付中国钢铁。由于担心在电动汽车领域落后于美国和中国,欧盟正忙于制定自己的补贴和关税政策。

如果川普重新上台并将这一威胁付诸实施,以关税为利器打击包括盟友在内的所有进口产品,这种分歧可能会进一步扩大。中国最终面临西方国家坚决的经济反击,但让中国宽慰的是,他们并未统一战线。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方寻

来源:华尔街日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