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何清涟

外媒感叹 美国金融巨头与中共签下魔鬼契约
2012-12-29

何清涟信誉:“五大”在中国淘金的质押品(二) 三、五大会计师事务所是否签订“浮士德契约”? 为“五大”服务的华人白领精英对中国企业的账目肯定能够看出问题,但他们的选择是与上司沟通如何“包装”,让这些企业看起来符合美国的相关法律规定。提供“包装”是这五大会...

何清涟:信誉:“五大”在中国淘金的质押品(一)
2012-12-25

对本国企业账目做假了然于心的中国证监会,在“五大”包装后推出数百家中国企业赴美成功上市之后,不可能对这“五大”的信誉再持以往那种信任态度。中国证监会曾希望通过五大的严格审计规范本国股市,既然“五大”也开始与其中国同行做同样的事情,就没必要再给予它们这种特权。但中国证监会绝对不会提醒美国注意这些中国企业财务资料可能造假,因为这些不合格的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对中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央视和凤凰卫视捡到一个大话题 反而演砸了 图
2012-12-22

何清涟中共权力传承模式:血缘+党内程序 最近韩国朴槿惠当选韩国总统,中国前总理之子李小鹏“当选”山西省代省长。对前者,央视等官媒斥之为“政治世袭”;对后者,则认为是“民主选举”。这种罔顾事实的解说,在中国网友中引起了一番讥讽。 央视、凤凰的评述错在哪里?...

何清涟:习近平再在专制下混十年
2012-12-18

十八大之前,中南海占星术大行其道,各种猜测满天飞。但在习近平登上总书记宝座之后,其公开讲话只谈到继续〝做大面包〞(改善民众生活),就连国内善于拍马者也只能歌颂习的〝实在〞,关于中共政改的梦幻制造在中国国内暂告消停,在中国之外仍然继续。 习近平是否将进行...

中央高官情色日记门 中南海恼羞成怒 图
2012-12-15

近几天中国又爆情色新闻,这一次与以往不同,不是发生在普通的官场,而是中共意识形态产品的一个重要生产车间——中央编译局。女主角常艳副教授在被其情人——依俊卿局长欺骗的巨大痛苦中,用真名实姓的白描手法自我曝光,揭开了这家“意识形态生产车间”那肮脏的内里。 这...

王岐山用心这么深有谁知?图
2012-12-15

在新晋七常委当中,王歧山是好读书且善思之人,连他都专注于这条托克维尔定律,可以推测,坚持不走“邪路”、不退回“老路”,维持现状,小修小补,大概就是未来五年(甚至十年)中国的政治方向了。 目前,中国政改已成僵局。政治精英看到“改革是找死”并加以夸大,自由派知识精英看到“不改革是等死”并继续劝说。

习近平强调中华民族复兴 中共“复兴”的软肋
2012-12-12

“中国复兴”的两个软肋,民心向背是软约束,资源短缺是硬约束。资源对外依存度高,意味着动员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必须把握尺度,否则是搬起石头砸自 己的脚,最近新版护照地图引起的风波就是如此。而一个与人民离心离德的政权,表面上再强大,也不过是沙滩上的泥足巨人,随时都可能受到沙滩下陷与腿足化成 烂泥的威胁。

何清涟 梁稳根现象:民营企业的政治生存术
2012-12-05

梁稳根现象从深层揭示了一点:在中国这种半行政干预半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下,权力可以通过各种形式随意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结果只会导致企业家对政 府的依赖加深。因此,中国的经济精英不可能成长为一个有独立政治利益诉求的阶层。只要这种资源依赖状态继续存在,经济精英只能继续扮演政治利益集团的附 庸。

何清涟:扒粪者人品决定“反腐正义性”?
2012-12-01

雷政富不雅视频曝光引发的多重争论当中,除了反腐败与保护隐私何者更重要之外,还有揭发者纪许光是真英雄还是伪小人问题,批评者的理由主要 是两点,一、纪的动机是想博名声;二,纪不是第一揭发者。从这点导引出一个全世界都没有的中国特色问题:揭发者本人道德及消息来源不...

何清涟:习近平“反腐”大业的“短板” 图
2012-11-30

习近平接任后,重塑中共执政的政治合法性成了头等大事。据其两次讲话宣示,其方向有三:在统治集团内部,以“反腐”为手段治理党与政府;对民众,则许诺将 “面包”做大,解决民生;对外采取强势的民族主义姿态——11月间中国新版护照地图将与东南亚邻国有争论的土地划进...

何清涟:美国的“中央厨房”中国能否复制?
2012-11-24

感恩节前夕,是美国各种慈善活动的高潮时期。但贵州毕节5位陶姓小孩因冻饿而死于垃圾箱的故事,却让我这位海外华人心里非常郁闷。导致几个小孩死亡的原因是多重的,比如父母弃养、亲戚及同村人的冷漠、政府没有相应的救助机制,等等。可以说,这个事件折射了中国家庭伦理溃败...

习近平的承诺与未承诺 图
2012-11-21

习近平接掌大位之后,国内外热衷于猜测习近平将带领中国走上一条什么路。 在专制国家,权力意志往往决定一切,作为国家领袖的个人性格毫无疑问对国家的命运有很大影响。有本著名的《病夫治国》,主题就是分析那些有名的独裁 者的性格如何塑造其治国风格。中共第五代集体...

何清涟:西方社会为何亟盼习近平改革?
2012-11-17

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将西方民主视为邪路的说法,让中国人暂时对政改死了心,有人愤而批评政改期待症是一种新型斯德哥尔摩综合并发症,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群体性发作一次。但有趣的是,国际社会对习近平的政改期待症却正在发酵,而且也是群体性的。国际社会对习近平的政改期待...

张高丽丑事一箩筐 深圳工程的秘密曝光了
2012-11-17

他的糗事一大锣筐,我都懒得说。话说张高丽任深圳市委书记期间,将深南大道人行道的彩色地砖都换成大理石,下点小雨就滑,行人容易摔跤,本人也摔过。市民怨言颇多。结果城建局私下透露内情:承包公司乃高丽书记家乡人开的。高丽书记得造福家乡,于是折腾出一个工程来,其乡亲...

哈佛输给金正日大学 张德江大学没毕业
2012-11-16

哈佛与金日成大学在中国的政治较量中,哈佛输了。前几天还看到一条消息,哈佛牌中国高官晋升顺利。刚出炉的中共政治局常委名单给这作者抽了一耳光,张德江与张高丽都是北韩训练出来的人,不走邪路时受重视,在哈佛受训的李源潮未能入常。美国杂志slate5月发表文章,称哈...

十八大:金钱与权力的公开联盟
2012-11-09

这次几乎同时举行的美国大选与中共十八大,形成对中共意识形态的严重挑战。因为中共一直宣传说:美国资本主义制度代表大资产阶级与富豪的利益,是金钱政治;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毛邓时期一直说成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但十八大代表的构成,正好体...

新党章去毛 毛纪念堂反而增设四厅 原来竟然是一回事!
2012-10-28

新党章中要“去毛”,是为了第五代今后行事方便;毛纪念堂增设韶山、井冈 山、遵义和延安四个厅,强化毛的符号化意义是堵毛粉之口。二者看似矛盾,实则相互为用。

何清涟:十八大后的政改话语与政改方向
2012-10-28

观看十八大人事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中央军委的席位安排。10月25日,中国军队四总——总政治部、总参谋部、总后勤部与总装备部的部长同时换将。外界注意到,从新任空军司令到最新的四总部首脑全部都是近年胡锦涛任内授封的上将级将领。这表明今年令胡温等高层忧心的 军队...

胡锦涛忧心问题解决了!习近平政改 接过来的棋局大势已定
2012-10-27

观看十八大人事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中央军委的席位安排。10月25日,中国军队四总——总政治部、总参谋部、总后勤部与总装备部的部长同时换将。 外界注意到,从新任空军司令到最新的四总部首脑全部都是近年胡锦涛任内授封的上将级将领。这表明今年令胡温等高层忧心的...

温家宝身边的定时炸弹终于引爆 黑材料从哪里来有答案了!组图
2012-10-26

最近,中国的权斗又起波澜,这一次波及的对象是一直被认为接班毫无疑义的王储习近平。招术是中央A已加之于薄熙来身上的一招:揭其亲属的财富传奇。且看中央B如何出招:6月29日,美国彭博通讯社(Bloomberg)网站在中国被屏蔽,很多中国的用户无法登陆该网站。彭博通讯社认为,这是因为该...

何清涟:温家宝的政治绝唱
2012-10-24

明年3月,中共政府第六位总理温家宝将在两会舞台上谢幕,鉴于海内外对黄金十年的评价多有贬辞,为了给中国百姓留下追思,温相终于决定在今年12月将研究讨论了8年之久的《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正式推出,做为其总理生涯谢幕的政治绝唱。温相的想法大概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对腐败,贫富差距和食品...

何清涟:“黄金十年”留下的经济遗产 组图
2012-10-23

黄金十年正好见证了中国这个世界工厂由盛而衰的历史。北京正在为胡温第四代统治的十年政绩定调,称之为繁荣十年或者 黄金十年。但实际上,行将接班的习近平与李克强却站在中国经济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上,所谓经济增速下降只是表象,真正的问题是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为 中国经济在全球重新定位、为失...

诺贝尔奖真正的丑闻?!获奖的共产党员竟然比比皆是
2012-10-17

今年诺贝尔文学奖花落中国,引发的争议之热足以将幸运的诺奖得主莫言烤焦,从过去在夹缝中写作的状态迅速滑入在夹缝中生存:一方面是政府的高度赞扬与富豪陈光标声称赠房,另一方面则是各种超乎想象之外的批评如潮水奔涌。在诸种质疑声中,三条理由最响亮:

揭秘莫言为何获奖 诺贝尔文学奖在中国的是是非非 图
2012-10-13

西方左派有项羽式的妇人之慈,在小地方下功夫。但从来就不知道美国的军事实力与国力形成的铁拳才是保障爱心的基础。所以,温和左派为主要评委的诺贝尔奖到本世纪以来,与人文人权有关的奖格局越来越小。纯技术奖的指标硬,要好一些。欧盟得和平奖这事,证明这个奖越来越水,如此下去,除了利益相关者认...

《司法改革白皮书》为何无人喝采?竟然为巨贪开免死金牌
2012-10-13

10月9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司法改革》白皮书,但除了官媒发布了消息之外,几乎无人喝采。这实在怨不得媒体不给政府面子,且不说此时十八大前夕各种有关高层内幕的消息搅得大家心神不宁,一看到开篇那中国司法改革始终坚持从国情出发,既博采众长、又不照抄照搬,既与时俱进、又不盲...

专家:“中华民族”这概念是辛亥革命之后才出现!
2012-10-09

就在10月4日,韩国外交通商部向国会提交中国教科书中有关歪曲韩国历史的内容和韩国政府的应对现状报告,称中国历史上依然存在包括朝鲜战争...

陈子明将何清涟文章冠名刘亚洲发表
2012-10-08

原文: 介绍钱理群《对老红卫兵当政的担忧》并厘清一段文字公案 何清涟 发表 于 二月 21, 2012 最近,因为十八大的权力斗争浮出水面,在中国网络的防火墙外,无论是中文世界还是英文世界,“太子党”这个词出现的频率又多了起来。在诸多文章中,北大教授钱理群...

何清涟:习近平失踪与中共的密室政治
2012-10-08

中国的王储习近平自9月1日在中共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露面之后,连续在四次本该出席的场合消失。其中最大的一次爽约是原定与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柯林顿9月4日的会晤。对习的消失,北京未做任何说明,这既给即将召开的十八大平添几许诡异气氛,也导致各种流言传播。直到9...

何清涟:东南亚各国历史教科书折射的政治焦虑(一)
2012-10-05

今年如果不是中南海那波谲云诡的宫廷斗争抢去了世人的眼球,中国的教科书问题肯定会成为热门话题。香港人反对中共在香港推行国民教育,其核心就是反对使用大陆强加给香港人的政治教科书。在这问题上,香港人算是抓到一个根本问题了。教科书对成长期的青少年影响有多大?请看美...

首曝内部文件:钓鱼岛和8964及江泽民机密联系
2012-09-28

2012年,对于中共政府来说,本来是个相当难过的坎:政治上,高层权力斗争使其丧失政治公信力,权力分配至今还未定局;经济上,过去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齐齐失灵,企业破产风潮再起,失业严重。中共用来代替“民主”安慰中国人的“民生”牌本已不灵,但一场人为的钓鱼...

何清涟:中共财政两大漏斗─ 维稳与军费
2012-09-25

中国官方的统计数据显示,在“维稳”经费开支中,中央承担30%,而地方承担70%。 目前,第四代领导集体经营十年的中国各种隐患毕显。国内,经济萎缩、社会矛盾繁多;国际事务上,与邻国领土争端不断。过去十年形成共识的治理经验是对内“花钱买平安”...

中国大陆经济危机到何等地步!被消失的大问题
2012-09-25

邵阳纵火案现场(网络图片) 在诸多影响中国社会安定的问题当中,最大的问题是失业。中国媒体有个特点,凡讨论也解决不了的就不再多谈,因此“失业”这个天字第一号的难题近几年反而从媒体上消失了。最近湖南邵阳自来水公司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纵火案,其起因就是该公司...

“反日爱国游行”目标直指温家宝 918反击风云突变
2012-09-19

从游行的发动过程及部分参与者的诡异身份来看,今年反日爱国游行明显反映了十八大权力交接中高层的分裂:有的势力处于攻势,希望从中渔利;有的势力处于守势,希望控制事态。

党将死中南海智库对策获力挺 第五代心中有万全之策
2012-09-13

救中国、救大清,救大清又救中国 ——国内人士关于危机应对的三种建议 何清涟 中共占据华夏神器已60多年,第五代执政者即将上位。尽管十八大已经被高层权力斗争搅得失去了国人的政治信任,但鉴于毛邓这第一、二两代换领袖就换了活法的经验,还是有不少知识分子出于...

“危机共振”离中共还有多远?2012中共要垮?
2012-09-11

在外国金融机构不断就中国经济尤其是金融领域的风险频频发出警告的同时,《华盛顿邮报》的杰克逊•蒂尔(JacksonDiehl)也来凑趣,发表了更悲观的预言。他在美国《全球事务》的9/10月刊发表的文章认为,中共独裁政权与另一个独裁政权俄罗斯都面临瓦解命运,...

中共老人都心有余悸 中南海为何竟敢重蹈覆辙?
2012-09-06

最近,外国金融机构不断就中国经济尤其是金融领域的风险频频发出警告。 高盛一向对中国经济高调赞扬,但在其最近发布的宏观经济报告中,将中国经济列入影响全球经济的三大风险因素之一。所谓“三大风险”指的是欧洲债务危机、美国经济疲弱和中国经济“硬着陆”风险。高盛指...

何清涟:中国的房地产泡沫为何还坚硬?
2012-09-05

从两年前开始,中国那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就处在海内外“破也,破也”的预期当中。但是,在经历了两年的房屋销售下滑及信贷供应收紧这双重挤压之后,到今年6月,房地产行业居然还出现回暖现象。与此同时,爱尔兰、意大利、西班牙先后发生了房地产危机,深陷经济萧条的泥潭且不知...

国务院与高官们必须死守的底线 房价泡沫坚挺揭秘
2012-09-04

从两年前开始,中国那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就处在海内外“破也,破也”的预期当中。但是,在经历了两年的房屋销售下滑及信贷供应收紧这双重挤压之后,到今年6月,房地产行业居然还出现回暖现象。与此同时,爱尔兰、意大利、西班牙先后发生了房地产危机,深陷经济萧条的泥潭...

中南海献给第五代领导人登基礼物 收聚民心
2012-08-31

最近,中国发改委将议了8年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发给部级以上官员征求意见,并宣称将于10月正式推出。国内有评论指出,公众对于收入分配改革有三大期盼,一是期待从“藏富于国”到“藏富于民”;二是期待缩小贫富差距,限制垄断行业的暴利,尽快实现以家庭为单位征税...

石燕飞烧死多官员竟是这样 中国有无数个石燕飞
2012-08-29

8月27日,我的故乡湖南省邵阳市再次以一件恶性事件成为中国的新闻焦点。这天上午10时多,邵阳市自来水公司清泉大厦6楼会议室发生纵火案,造成3人死亡,4人烧伤。纵火者是公司内退职工石燕飞,因不满公司未同意招收其第二个孩子(一个孩子已安排进公司工作),冲入会议...

中南海太痛苦了!精心导演的结局:洋相百出
2012-08-21

话说观察中国,如果只看官媒,肯定与事实有诸多不相符之处。如果细究下去,那真相却让当局难堪。这次的难堪至少有这么几重: 一、民间保钓露出真相,背后推手是政府。 本次钓鱼岛风波的大陆版本如下:香港民间保钓船“启丰二号”8月15日下午成功登陆钓鱼岛宣示主权,在...

何清涟:中国的国家信用正在崩塌
2012-08-18

最近,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不信任通过各种管道释放出来,既有政治的,也有经济方面的,甚至就连西方商人与中共政府之间肮脏合作由成功到失败,无一不被拿出来晾晒,这是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未曾发生过的事情,意味着中国的国家信用正在崩塌。 政治上的不信任可以用谷...

中南海多头高层 揭秘北京50余个中共政治小圈子
2012-08-18

与薄熙来有关的案件一案变三案糊涂审结之后,中共中央外宣办于8月1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中共十八大代表的选举情况,同时公布了由2270人组成的代表名单。但何时召开以及关键的人事安排如政治局委员人选、常委名单是否由七人变九人等仍是不宣之秘。 一场中国高层...

胡锦涛眼下输了一着 薄谷开来案留“王牌”
2012-08-14

谷开来与王立军相继受审,外媒最希望看到的是薄熙来在此案中涉入多深、谷开来如何通过海伍德等人转移高达60亿美元的巨额资产,接下来还能看到中共当局追查这60亿美元来源之不正当,并以贪腐罪惩罚政治失败者薄熙来,因为这是今年3月份中共中央领导层的预留的“三张...

中共问题专家:中南海现无底洞 预示红朝败亡
2012-08-11

最近,沈阳商铺为避免工商部门以查假货为名重罚而集体歇业的消息席卷了中国网络,推根溯源,都是中国经济下行、各地“税收增速回落”、财政告急惹的祸。 话说这税收增速回落,并非税收总额下降,只是增长速度没达到政府要求的标准。用老百姓都懂的大白话来说,就是今年政府...

何清涟:制造业全球大洗牌 中国风光不再
2012-08-11

7月14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四川成都市主持五省区经济形势座谈会时公开承认,“我国经济还没有形成稳定回升态势,经济困难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各地政府开始号召“政府机关要带头过紧日子”。中共政府一向“先天下之乐而乐”,目前的日子倒也未必紧到什么地步,但...

何清涟 地方版4万亿:“稳增长”旗号下的新一轮掠夺
2012-08-08

最近,中国经济最热闹的话题就是地方版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出台。从其功能来说,当然是中央2.0版刺激经济计划的替代品。 先介绍一下中央2.0版刺激经济计划为何无疾而终。自今年5月下旬以来,一直在悄悄推进的中央级2.0版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曝光,发改委1至5月批项...

“薄谷开来”案三大看点 60亿美金如何追回
2012-07-31

在中国出现悬挂“誓死保卫十八大”的横幅标语之时,官方宣布“薄谷开来”案将于近日开审。此举无疑表明中南海高层想尽快了结此案,胡锦涛想借此告诉那些明里暗里的政治对手:薄谷开来一案是刑事案,最多只株连到那个“薄”;政治对手们虽然也早在5月初京西宾馆会议胡的讲话中...

何清涟:“7∙21”暴雨淋坏了“中国模式”的纸衣
2012-07-29

北京是中国首都,当今“圣上”们龙栖之地。在帝制时代,对这地方的称呼为“帝都”,被视为全国“首善之区”。该地的行政长官,自然是帝王心腹、股肱重臣。帝都的居民,也一向以自己能做“天子脚下”臣民自豪。住在这里,与圣上们共一城风雨,单说那份安全感,岂是非帝都的城市...

何清涟:中国民间慈善事业之殇
2012-07-27

“7.21雨灾”事件发生后,北京市长郭金龙宣布要在全市范围内发起民众捐款,结果极为尴尬,很多公共知识分子和网友拒绝响应,评论曰:这是大雨浇醒了民众。回思2008年汶川地震,那时全国人民踊跃捐款,许多志愿者不顾危险进入地震区,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展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