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标签 > 文人

文人的傲骨,也需生逢其时
2023-12-28

上一篇讲了古代文人傲骨被拔掉后,立马成了为帝王服务的舔才。但是,历史上敢藐视君权的文人,还是为数不少的。皇甫谧《高士传》中的段干木,便颇有代表性:段干木者,晋人也。少贫且贱,心志不遂,乃治清节,游西河,师事卜子夏。与田子方、李克、翟璜、吴起等居于魏,皆为将,唯干木守道不仕。魏文侯...

同一背景下的不同面貌
2023-09-22

1954年,借由光明日报刊登的一篇《评〈红楼梦研究〉》的文章,在中宣部副部长周扬的组织下,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批判胡适的运动。第二年,作为这场运动的成果,是三联书店出版了八大册的《胡适思想批判》,全书洋洋洒洒300多万言。这八大册书,远在美国的胡适是一篇篇都看过的。学者唐德刚曾问...

老话“举头三尺有神明” 后半句十人九不知(图)
2023-07-05

  举头三尺有神明,这句老话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这句话其实还有后半句,同样意义非凡,叫作:不畏人知畏己知。那么这句话究竟是想给我们传达什么意思呢?且听在下细细道来。  不畏人知畏己知这句话出自于清代文人叶存仁的一首诗,也伴随着一个典故。  叶存仁生于康熙四十九年(...

面对强权前赴后继,这可能就是北宋文人的风骨吧
2022-10-29

北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年),因为不满当朝宰相吕夷简任人唯亲,权知开封府范仲淹给仁宗上了一张《百官升迁次序图》,将朝廷重要岗位的大臣的履历和升迁过程全部标识出来,然后给仁宗一一剖析,哪些升迁途径是不公的,哪些升迁过程是违规的,然后劝仁宗,不要把所有的人事权都交给宰相。这样旗帜鲜...

惨绝人寰 文革多少教授文人不堪屈辱自杀
2022-01-19

中共建政60年的历史是用鲜血和谎言写就的历史,而那些鲜血背后的故事惨绝人寰、鲜为人知。据中共党史研究室等合编的《建国以来历史政治运动事实》的报告的数字显示:仅在毛泽东1966年发动的文革420万余人被关押审查;172万8千余人非正常死亡;13万5千余人被以...

陶杰: 全世界抄袭陶杰
2021-02-07

华文世界低端文人喜欢挑起所谓的笔战,姓名黏连名家博取上位,古已有之。文人以前虽同样酸气,尚扮嘢手拱折扇一抱拳,作恭请某某兄商榷状。对方回应,再引经据典进一步商榷。第三四者旁观忍不住由盘古初开起加入反商榷、反争议,企图合力将差不多先生中国基因,以口水打磨成真...

宋人的气味偏好:权贵好龙涎 文人好梅香(组图)
2020-04-19

东阁芬氲裛绮罗,云头香法本宣和。最能代表宋代皇室用香当属宫中御制的云头香,源自北宋宣和时期,南宋初年宫中常制作此香,《癸辛杂识外集》:宣和时,常造香于睿思东阁,南渡后如其法制之所,谓东阁云头香也。在古代熏香分类中,东阁云头香属于仿造龙涎香系列的熏香,《居家...

林语堂与梁实秋
2019-10-13

今年早些时候,我和内人游台湾。第一站自然是台北,数日内环岛转了一圈后,再度返回台北。在台北的自由行仅一天。那日天气晴好,宾馆早餐后,进地铁直奔台湾大学,先到傅斯年墓地作默默拜祭,之后在师大路附近的殷海光故居门前,作短暂停留,接着便到云和街梁实秋那幢日式庭院...

港媒:第一不要脸郭沫若(图)
2015-10-13

20世纪下半叶,京城文人圈里流传“四大不要脸”之说。郭沫若名列榜首,接下来是冯友兰、老舍、臧克家。郭沫若虽然在学术上取得不小成就,骨子里终究是一个天生媚骨的御用文人。昔年林语堂给他评价是:“郭沫若集天下肉麻之大成”,倒也贴切。他今天这样说,明天又那样说,...

有人居然说苏东坡的字“像是石压蛤蟆”(图)
2015-01-11

苏东坡书法-黄州寒食诗帖局部(网络图片) 北宋书法四大家的第二号人物是黄庭坚。黄庭坚(西元1045~1105年),字鲁直,号涪翁,又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苏东坡初见黄庭坚诗文,即对他赞誉有加,认为他的字句中有超逸绝尘之气。其后两人书诗往...

郭沫若6位红颜11子女今何在 始乱终弃才女自杀 图
2014-10-15

媒妁之约——张琼华 郭沫若,四川乐山沙湾镇人,本名郭开贞。1912年旧历正月十五日,二十岁的郭开贞奉父母之命,和苏溪张家的姑娘琼华结婚。郭开贞本以为新娘子会像三嫂一般美丽清新,哪料大失所望,且不说三寸金莲,掀开新娘子的头巾,朝天猩猩鼻孔。第二天随新娘子...

御用文人:红色新儒家习近平
2014-05-21

  与前几任中共领袖相比,习近平表现出对儒家文化异乎寻常的浓厚兴趣。5月4日,习近平视察北京大学,首站就是到北大人文学院,与哲学家汤一介促膝交谈,探讨大型国学丛书《儒藏》的情况。而在与师生座谈时,其主题是「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用了相当篇...

中国文人十大经典名句(图)
2014-01-13

李白的十大经典名句: 1、最大气悲凉的景色描写: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最自信的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3、最狂傲不羁的诗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4、最无奈的诗句:大道入青天,我独不复出。 5、最脍炙人口的诗...

古代文人对雪的别称(图)
2013-02-20

雪是大自然的杰作,而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浩瀚的诗海中,文人墨客不惜笔墨,给雪或雪花冠以不少美名,别有情趣。 六出 雪呈六角形状,便称之为“六花”、“六出”,如唐代元稹《赋得春雪映早梅》诗:“一枝方渐秀,六出已同开。”唐代高骈的《对雪》诗:“六出飞花入...

为何古代文人少有近视眼?
2013-01-06

随着文化知识越来越显得重要,有近视眼的文人学子也越来越多。然而,在古代就很少发现有近视眼的文人学子,更别说普通老百姓了。为什么古代文人少有近视眼呢?有人总结出以下六大原因:一、古时候大部分人不认字,也没多少人读得起书。只有家庭条件好或有地位的人才读得起书,...

胡少江:邹恒甫何以让北大如此难堪?
2012-08-25

世界银行经济学家邹恒甫二十一日在实名制微博上发威,指称北京大学的“院长奸淫服务员”。这篇微博一经发布便被迅速转载,已经成为近几日最受关注的网上事件。两天后,北京大学官方网站不得不发布一则声明,称将责成学校有关部门彻查邹恒甫微博涉及的内容;并且表示如果微博失...

中国古人“香” 从文人到武将都散发香气
2011-12-29

生在古代中国,不论你是否刻意追求雅致,你的生活似乎都离不开香。先秦时,从士大夫到普通百姓,无论男女,都有随身佩戴香物的风气 山西稷山青龙寺元代壁画(摄影/樊晋英)。画中佛教护法神“帝释天”左手持一长柄香炉,身后一位力士跪着托起一圆盘,盘中盛着弹子大小的香丸...

今人也称羨 宋朝文人的“免死金牌”
2011-12-12

一、有一年,宋仁宗想把张贵妃的伯父升职,一升就是四级。照说,在家天下的王朝,皇帝想升谁贬谁,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但这事儿还真有点难办。一、连升四级在宋朝是前无古人的创举,不符古制;二、张贵妃的伯父本事有限,难以服众。为了表示民主精神,仁宗就把这事儿拿到朝廷...

北师大金融主任:通胀偷窃民众 不为集权唱赞歌
2011-07-29

财经《 意见中国--网易经济学家访谈录 》栏目近日专访了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他曾在网络上意气风发书生议政,现在却淡泊名利,但是不改的是他的报国情怀。他外表恬淡,但批评各种干预时却犀利有力。在他眼里,什么因素决定着中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