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标签 > 颜宝刚

颜宝刚:中共控制的香港 都是坏故事了
2024-04-23

值得注意是在疫情期间,为了防止出现倒闭裁员潮,政府透过按揭保险公司提供“中小企融资担保计划”下的八成及九成信贷担保产品。不幸地,疫后经济复常不似预期,中小企生意不景,影响资金周转,担保计划的坏账率创新高。去年底两项产品的累计坏账率分别增至4.09%及1.76%,后者更是九成信贷产品推出四年多以来的历史高位。

颜宝刚:“新质生产力”被全球围剿 香港押注恐踏不归路
2024-04-16

香港官员收到“最高指示”,自然不敢怠慢,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就率先表态,指出今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首要任务,这将为香港的创科发展提供更有利的环境,未来会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的优化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例如新材料、生命科学等;以及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的研发应用。

颜宝刚:谁在捏造事实?香港转口港地位被除名绝非“无中生有”
2024-04-09

我一直有跟进香港出口及货柜码头竞争力新闻,过去亦多次撰文引述本港贸易数据及港口码头吞吐量变化,证实香港港口竞争力不单远逊对手新加坡,甚至已被内地多个大型港口所抛离。自由亚洲电台的报道,正是引述物流数据分析公司Sea-Intelligence报告,指主要航运公司由于想提高准时交货率,正在将托运的货物从香港转至其他更新、更大的港口,更加把香港从转口港名单中剔除。

颜宝刚:“北上消费”令零售巨头处境艰难 结业潮年内恐加速
2024-04-02

早前有本地传媒报道,新界区一间大型超市决定今年7月将不再续约,现时全店已不再向供应商入货;另有一间大型超市集团,亦由去年的100间分店,有可能逐步减至22间,相信陆续有零售商将调整业务,甚至如大昌行一样结束门市业务。

颜宝刚:全面割席?23条立法后西方社会将令香港“孤岛化”
2024-03-26

中央对23条立法后有高度信心,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更形容香港人要有“零起点”思维。但在今天的香港几乎已经与西方社会完全割席,过去“食四方饭”的超级联系人角色不复在,这又是否“归零”?这对特区官员来说又成了另一难题:23条立法后一切政治障碍已全面扫平,要交出一分“香港复常”的成绩表,已不能归咎“乱港势力”,恐怕这才是他们真正考验的开始。

颜宝刚:反驳“金融唱好队”的谬误:请以完整数据说话
2024-03-19

财库局局长许正宇在反驳“香港玩完论”时,提出期望社会在讨论香港的定位时,要专注于事实,这也正是我对这个“金融唱好”队伍提出的要求。现在港府对外界的负面评论,往往只懂归因地缘政治等外部因素,却从不检讨自身问题,每次听到别人批评香港,就立即“战狼”上身、义愤填膺斥责一番,但这不会改变任何事实,只会令外资更害怕投入到香港市场。

颜宝刚:廿三条“急就章”立法竖起防火墙 资讯封闭还远吗?
2024-03-12

有法律学者以严刑峻法形容23条罪行所订罚则,包括定罪本身已不明确及含糊,不符国际人权公约的规定,而现时的拟议罚则亦不成比例地严,例如管有煽动罪行加至现行刑罚的三倍,是不成比例地严苛,会震慑香港境内外人士,为香港竖起一道更强的防火墙。或许正如前摩根士丹利亚洲主席罗奇指出,今天的香港已没有政治回旋空间去选择走自己的道路。

颜宝刚:香港楼市撤销印花税,已无路可走
2024-03-05

面对庞大供应来临,目前政府撤辣恐怕只是“杯水车薪”,楼市在短期出现小阳春后,估计发展商为求去货减债,相信擘价潮会持续,令楼市再度面对寒冬。有说今次财政预算案全面撤辣,是政府走“回头路”,重新向地产霸权倾斜。我对此说法只是认同一半,原因是陈茂波目前已经无路可拣,唯有将库房及香港前途全部依赖地产市场复苏。但发展商是否可以重夺过去的“地产霸权”,我有一定保留。

颜宝刚:内地“穷游”难救经济 北上消费反令港成输家
2024-02-27

香港入境事务处的数据则显示,自去年2月取消所有与疫情相关的旅行限制后,香港居民去年北上旅行超过5,000万人次。虽然这一数字仍低于疫情前的水平,但与之前大量港人北上商务/做生意的模式不同,这一波的香港居民很多就是专程“使钱”,这种庞大的消费能力帮助提升了深圳的零售额,2023年深圳的零售额增长7.8%,跻身当年零售额增幅最大的内地城市之列。

颜宝刚:澳门旅游业热过香港关键原因
2024-02-20

去年十一黄金周45岁以下访澳旅客占整体逾半,这与澳门早年要求赌企要发展博彩以外的娱乐业,令当地有颇多演艺场地,让很多天王天后有很多档期可发挥,甚至发展出“演唱会经济”,自从去年初恢复通关,澳门举办的大型演艺及文旅活动都高冠邻近地区榜首,香港不少艺人皆到澳门掘金,吸引不少年青旅客,很多香港人甚至会到澳门看演唱会。相反,在疫情期间的三年,香港所有精力都用于加强国安及政治控制,但其他经济发展就变成一潭死水,特别是对旅游业缺乏较长期规划,旅游配套缺乏,熟口熟面的景点不是迪士尼就是海洋公园,这值得旅客一再游玩吗?

颜宝刚:习近平“亲自指挥” 中证监主席成“代罪羔羊”
2024-02-13

今年来中国股市的投资者经历了令人毛骨悚然的日子。事实上过去一个月,内地金融市场已步入“三日一小招、五日一大招”的全民救市行动,中央不断出招维稳股市,由人行突然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放宽房企融资,又表明央企要“市值管理”,到通过中央汇金公司等国家队具体增援,甚至传闻要设立二万亿人民币的平准基金救市,但作用往往是“昙花一现”,股市短期提振后很快又打回原形。

颜宝刚:完美句号:廿三条立法加快香港“孤岛化”
2024-02-06

中央以及特区政府一直想将“新.香港”打造成仿效新加坡的威权主义政权,在政治上透过改造选举制度、立法及法庭审判,将个人自由及人权剥夺;但同时希望以普通法原则,在金融及商业上有法治原则的独立制度以挽留商界。不过在廿三条立法后,基于条文引入的国家秘密涵盖了商业及经济,甚至部分罪行放弃普通法原则,这已经直接影响了商界,情况就如内地去年修订《反间谍法》,就引发大量外资尽职调查公司员工被拘捕,如果香港一意孤行,只会令外资尽快撤离,加速“孤岛化”。

颜宝刚:外汇基金持港股三年蒸发四成 仲旨意去救市?
2024-01-30

香港外汇基金总资产,由2022年初的4.66万亿港元,一直辗转下跌,到去年十一月已降至不足四万亿水平,减幅多达近7000亿元,主要原因当然是银行体系结余期间因为资金外流大幅减少逾四千亿,而外汇基金投资在2022年录得破纪录的逾二千亿元亏损,亦令外汇基金总规模有所下跌。如果今天真的要求金管局履行“政治任务”,将外汇基金投入到港股“救市”,恐怕最终只会是得不偿失,届时不单港股、甚至连港元联系汇率以至整个金融市场都会随之陪葬。

颜宝刚:存款增加就是资金流入?拆破港财金官员的“语言伪术”
2024-01-23

内地网民戏谑香港已成为“国际金融中心遗址”,迅即成“潮语”。财金官员对这个形容词感到不服气,并特意反驳,甚至说是“得啖笑”。我真心希望日后财金官员可以开诚布公,“放下身段”向社会向市民交待的是眼下看到的困局,再集思广益去寻求解决方法,而非只懂向说一些似是而非的语言伪术,这既骗不到市民、甚至“阿爷”亦很清楚看在眼里。

颜宝刚:国泰“放飞机”掩饰问题酿灾难 盲目唱好成香港缩影
2024-01-16

今天的特区政府尤如国泰一样,只是不断盲目唱好自己利好的故事,却不愿正视已经出现迫在眉睫的危机,甚至向提出警告或谏言的人作出恐吓或威胁,结果整个机构/社会变成只得一种处处赞好的声音,结果当危机杀到埋身,到时才醒觉已经变得太迟,迎来只是无可挽回的灾难。

颜宝刚:停售官地陷入警号 全面撤辣及恢复勾地表作最后挣扎
2024-01-09

至2002年,政府推出“孙九招”阻止楼市跌市,其中最重手一招正是全面暂停定期卖地和勾地。及至2004勾地表机制“单轨复行”,全面取代定期卖地,由发展商主导土地供应。不过随着经济复苏以及内地居民大手扫入本地物业,政府于2010年实施勾地和“不定期”卖地的双轨制,回应市场需求,其中主动卖地的方式以招标为主。但其后两年楼市愈趋炽热,政府终于宣布取消勾地制度,恢复定期卖地,“重夺”供应主导权。

颜宝刚:连跌四年大行认错 “公安管股市”赶散外资
2024-01-02

据智库国际金融研究所称,中国股票和债券已连续五个季度出现跨境资金外流,这是有史以来最长的记录。面对外资持续撤出,股市债市跌市年年,中央不是没有尝试救市,包括由中央汇金出手买内银股托市、人行大力放水、甚至减股票印花税,但成效甚微。

颜宝刚:李嘉诚称“山雨欲来”?谈2024年经济前景
2023-12-19

值得留意是,周凯旋没有透露李嘉诚为何会在2021年就有看淡经济会“一落千丈”的原因,是因为地缘政治?是因为美国联储局开始启动四十年来最快加息周期?还是已经看到香港已变成“金融中心遗址”?恐怕是全部因素超人都有考虑在内,当然具体原因大家是“心中有数”。

颜宝刚:香港离“金融中心遗址”还远吗? 官员理应心知肚明
2023-12-05

尽管“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岌岌可危,但官员显然没有危机意识,甚至不改“事事国安”的处理手法。行政长官李家超近日就表明,完成《基本法》23条立法将使全球企业更放心在港投资,形容全球投资者都寻求稳定及可预计的投资环境,相信特区政府将于明年完成《基本法》23条立法,并把方案与《港区国安法》连系起来,将使全球的企业和人才对香港更有信心,可以更放心在港投资、营商、工作及生活。

颜宝刚:恶意不投地?地产霸权的最后挣扎
2023-11-21

过去鲜有见到发展局局长会单独访京,甯汉豪的前任包括陈茂波及现任财政司副司长的黄纬纶,最多只会是陪同其他官员集体访京,单独见港澳办更是非常罕见。到底今次会面是巧合、还是刻意安排?更重要是在“二次回归”的香港,一切权力及商界利益已经有迹象重新分配,过去作为“呼风唤雨”、占领香港经济命脉的“地产霸权”,会否失去过去的“垄断”优势,甚至要在经济疲弱、库房收入不足的情况下,“为国家、为香港”作出更大贡献,达成习近平个人吹捧的“共同富裕”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