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标签 > 中共政权

真实信息公开后中国社会大乱?中共最怕的开始了(组图)
2023-01-22

美国三一学院退休教授文贯中博士说:“中共说谎是第一天吗?不是呀!大饥荒到现在还瞒着嘛。大饥荒之前他已经在那里胡说啊。他其实杀死了很多地主和富农,但他公开不会说的呀。只会说我们镇压了几个恶霸地主。他会说杀了几百万地主吗?他不会那么说的。然后反右运动,然后大饥荒。所以我觉得一点不新鲜。”文贯中教授说:“他最怕就是怕全民都开始不相信他了,那他就感到有点害怕。”

棒球指导教练:五千年历史中 中共政权转瞬即逝 (视频)
2023-01-12

1月11日,美国神韵世界艺术团在日本京都ROHM京都会馆举行的首场演出,吸引了一位日本棒球教练前来观赏。他不但惊叹于神韵艺术家们的精湛技艺,也重新对中共有了新的认知。在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他认为中共政权只是短暂的一瞬间而已。

习近平提“大党难题” ,释放什么信号?(图)
2023-01-12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日前在中纪委全体会议提到,必须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包括如何统一思想和行动等。《解放军报》也刊登评论指,中共面临执政等多项考验。分析指,中共一党专制缺乏两党制政党轮替制衡,只靠内部整肃运动永远无法解决问题。

习近平历数中共难题 整个官场都在抵制他 政权到最危险时刻先兆
2023-01-10

时政评论员岳山对新唐人表示,习近平讲这番话就是说明下边官员不听他命令的情况,已经非常严重,到了不得不自己亲自公开说的地步了。这也说明中共现在内部矛盾,不再只是派系之争,而是整个官场都在抵制习近平,这也是政权到了最危险时刻的先兆。

中国或发生政变 地方干部将抛弃习近平?(图)
2023-01-09

汉学家、军事战略家本‧劳森(Ben Lowsen)表示,中国爆发疫情危机,但政府却不惜以公众健康为代价,优先保护其执政合法性。劳森说,当这场悲剧的严重性加大,人们对中共领导人罪责的认识加深时,就更有可能发生政权更迭。劳森说,今天的人民不会为了“延续对一个可恶‘生物’的崇拜和维持其暴政”而反复忍受灾难。“如果生命的损失和资源的浪费太大,如果地方干部发现自己被抛弃,他们可能会抛弃习近平。”劳森说,如果习届时无法动员安全部门来应对,这将构成政变。

习近平无懈可击?这3个因素刺穿他的信息泡沫(图)
2023-01-08

特朗普时期的前美国副国安顾问博明(Matthew Pottinger)与其妻子、病毒学家鄢唐(Yen Pottinger)受亚太坚韧研究基金会邀请出访台湾。在接受德国之声独家专访时,他表示:勇敢的中国公民和学生走上街头,参与现在被称为“白纸运动”的示威行动。这显示中国人们已经受够清零政策了,他们冒着难以置信的风险走上街头发声。这是自1989年以来,中国各地的城市与校园首次发生示威行动。我认为当这三个因素结合在一起后,它便穿透了习近平的信息泡沫,迫使他放弃一项显然是失败的政策。

为什么石油美元变不成石油人民币
2022-12-13

如果哪个国家接受了人民币结算贸易的体系,从而拥有一定数量的人民币储备的话,这个国家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变成了中共治下的一个省了。为什么这么说呢?中共为了保持政权稳定,长期靠压低人民币汇率从而压低中国制造产品的出口价格,从而吸引了全世界都到中国采购物资,但是创造外汇的企业却不能拥有这些外汇去全世界自由消费,而必须到银行强制结汇,这就造就了央行拥有世界第一的大蓄水池,数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余茂春:中国人抗议的不是清零 而是中共政权(图)
2022-11-30

前美国国务院中国政策首席顾问余茂春表示,中国人抗议的不是清零,而是中共专制政权。他认为,这次的抗议活动具有独特的意义,“抵抗从来都有,只是在等时机”。

王丹:不应再寄希望于开明派
2022-11-05

在中共"二十大"之前,网络上盛传习近平受到党内开明派如元老和团派的夹击,将被迫下台,外界各种捕风捉影,连一向谨慎的西方媒体都议论纷纷。"二十大"的结果,证明了这些猜测,大多基于愿望而不是理性分析。按理说,习近平大权独揽的结果,应当使很多人放...

二十大表述多处重大变化 中共政权风雨飘摇(图)
2022-10-23

周六(10月22日),中共二十大闭幕,在整个会议期间,以及在二十大报告中,中共并没有打算面对国内外政策的失误做出反思。相反,与所有的共产专制政权一样,中共将其困境归咎于外部势力的遏制和破坏。分析认为,对比之前的党代会报告,10月16日二十大报告的部分内容发生了微妙但重大的转变,把一切都与中共政权安全挂钩,经济发展已不再是未来重点;在闭幕当日还把“斗争”放入党章,都表明中共的统治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苏稳中:从“弃台论”到拜登挺台:逆袭尼克森路线(图)
2022-09-28

从美中关系正常化的弃台论到美国强化对台湾防卫承诺,美国对台湾政策正历经了重要转变,尤其川普以降至美国拜登上任后,美方言论越见其对台湾的战略清晰,有舆论也认为,这是一种从模糊到清晰化的趋势恐难逆转。从美国众议院议长斐洛西访台后,这个行动的脉络以及美方态度,若从历史文本分析,正是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