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专访章诒和:我们13亿人就在给共产党打工呀

50年前,由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发起的一场由上而下反右政治运动,令无数知识分子因向中共坦诚提意见而被打成右派。被喻为「中国头号大右派」章伯钧的女儿、三部禁书作者,章诒和昨日在香港接受本报专访时,回首往事,观望现今中国,感慨万千∶「我们这个民族没有历史、我们这个国家没有根、我们的文化叫『三消文化』∶消费、消遣、消?。」

今年是反右运动50周年,当年被打成右派的人士大部份已获平反。但至今,反右一词在内地仍忌讳甚深,官方禁止民间任何形式的纪念活动。「中共有一个致命伤,就是从来不承认自己是错的,无论是她的领袖还是这个党。」章诒和说,当年的反右运动违反宪法∶「它根本没有通过宪法,整个操作是毛泽东、是中共中央,后期处理是邓小平。邓小平一生最大的错误有两个,其中第一个就是反右。」

无数的大学生、知识分子,在1957年的春天,响应毛泽东的号召,向共产党纷纷提出意见,这场被视为中共执政以来第一场的民主运动,仅维持逾一个月就被腰斩,不但严重打击了言论自由,更令知识分子从此噤声。章诒和指,反右运动令中共「成功地实现了一党专政,成功地实现了一言堂,成功地实现了一个人说了算,毛泽东是一个人说了算,邓小平也是。我们13亿人就在给共产党打工呀。」她痛心地说∶「这是不可以的,民族就完了、国家就完了、社会就完了。」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50年的驯化都成良民、都是顺民,你还有甚麽?」

今日的中国不但在学术界难找到当年的「五四」精神,社会上更被「三消文化」所包围。「(中共)然后再鼓励平庸文化,其结果是丧失思维和记忆。这叫甚麽,这叫愚民政策,非常成功。」导致「60岁的人,不知道甚麽叫反右;50岁的人,不知道甚麽叫三年困难时期;40岁的人,不知道甚麽叫文革;30岁的人,不知道甚麽叫六四;20岁的人,不知谁是胡耀邦、谁是赵紫阳。」

章诒和虽然对当前内地社会现象感到失望、悲观,但她极希望透过对反右运动的反思,来恢复民众的集体记忆和对历史的认知。官方数据显示,50万知识分子在反右运动中受迫害,但民间认为实际数字应大大超过300万人。

打破沉默作品列禁书誓打官司

章诒和的作品《往事并不如烟》(香港版称为《最后的贵族》)、《一阵风,留下了千古绝唱》和《伶人往事》,均被当局列为禁书。她指,当局的查禁行动事实上始於1957年反右,而一直持续至今∶「1957年右派获罪,就是因为言论,出版就是言论问题。因为言论的文字表达就是出版,言论的肢体表达就是行为自由。」

斥做法违法违宪

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於去年底将章诒和的第三部作品再次列为禁书时,她决定打破沉默,起诉对方∶「这是违法的、违宪的,而且这种违法违宪是由党政机关做的,它恶劣在这儿。」虽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龙新民及副署长邬书林事后均否认有此事,但她说∶「我会出示有文字的东西证实我是榜上有名,就是在查禁上特地写了我的名字。我觉得这官司要打,结果会是99.99%不受理,中国法院会不受理,但不管受理不受理我也会做,因为这是一个权利,一个普通公民意志的表达。」

以右为荣被打成右派坐监10年

当年被打成反革命罪犯的章诒和,在监狱中度过漫长艰辛的10年,在经历过人生无数大险大恶、大悲大苦的她,今日仍坚称自己是一名右派,并以此为荣。

「我所有的财富都是从困难中来的。人在苦难中特别有志气、人在苦难中特别有记忆、人在苦难中能生出智慧、顺境是不行的,特别是在中国。」她笑称,如果没有这场运动,她会有份很好的职业、结婚生子,变成一名平凡的太太∶「不会写作、人变得很平庸,就像普通妇女一样,今儿吃甚麽,明儿玩甚麽。」不过,现在的她以至将来的她,仍会继续写作,继续「与天堂(父母)对话,寻求天堂的回音。」

对於当局至今未为其父章伯钧平反,她说∶「我不希望为我父亲改正。共产党没有权利,没有权利给我父亲按右派,也没有权利给我父亲改正右派。你凭甚麽,你违法。」

章诒和简历

.1942年9月6日生於重庆,安徽桐城(今名枞阳)人

.中国民主同盟创办人、中国「头号大右派」章伯钧的二女

.儿时曾居於香港亲戚家三年,在培正小学读书,中共建政前随家人迁到北京定居

.1960年考进中国戏曲研究院戏曲文学系,其间被下放到四川川剧团艺术室工作

.1970年被宣判为现行反革命罪犯,并判有期徒刑20年,狱中诞下一女

.1979年5月,她的丈夫唐良友在成都因急性胰腺炎离世,在秋天她被判无罪释放并返回北京。其后任职於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2001年,退休并开始写作

.2004年出版《往事并不如烟》等作品,引起文坛轰动

.2006年10月,她的《伶人往事》被中共列为禁书,引起知识分子强烈不满,谴责当局干预言论自由

资料来源:《苹果》资料室

责任编辑: 王笃若  来源:苹果日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07/0331/35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