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事 > 奇妙世界 > 正文

苍蝇是个什么动物

  一提起苍蝇恐怕大家没有不讨厌的,原因就是这家伙能去最脏的地方,还能去干净的地方。虽然不象蚊子那样喝人血,但它能够传染各种病菌。还有它不管什么地方都能下落,不管是动物的身体,还是人的头部,只要能看到他的目标它就往下落。可以说全世界每年消灭的苍蝇能堆成山,但它一点都不见少,尤其是各种保护措施不到位的地方,那苍蝇真是铺天盖地,一群一群的。


  为何苍蝇如此疯狂?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它再脏,自己也不得病,免疫力特强。苍蝇经常出没于肮脏的环境,浑身上下携带大量病菌,但非常奇怪的是苍蝇本身不得病。通过大量实验,科学家们发现,原来苍蝇体内有一种物质有非常强的抗菌作用,保护苍蝇不受病菌侵害。这种物质被称为抗菌肽。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把从蝇蛆中提取出来的抗菌肽滴在一个铺面大肠杆菌的培养皿里,一天之后,抗菌肽周围的这些大肠杆菌都被杀死了,科学家又用黄曲霉菌做实验,也有同样的效果,这证明抗菌肽有很强的杀菌功能。


  二是繁殖力奇高,家蝇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生命周期短,繁殖能力强。一只雄性家蝇找到一只雌性家蝇,它就会在飞行中抓住雌性家蝇,迫使它着陆,然后将精子输入雌性家蝇的体内,这样卵就开始繁殖出来,几天之后雌蝇会在一个温暖潮湿的地方产卵,它的一生可产卵六次,一次可以产80多枚,12小时之后卵就孵化出幼虫了,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蛆。这时幼虫吸取营养,迅速长大,然后它们的动作缓慢下来,蛆变成了桶状的蛹,几天之后它们的蛹皮破裂,家蝇就这样诞生了。而家蝇完成这个生命周期只需要15天的时间。如果一对家蝇按一年繁殖20代计算,那么它们繁殖的后代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三是食性杂,几乎什么都吃,尤其喜欢糖类,科研人员用多种食物做实验,发现要想让家蝇多产卵,必须供给家蝇足够的蛋白质和能量饲料,奶粉和红糖是家蝇饲料的最佳组合,以红糖和奶粉做饲料,可以促进雌蝇的卵巢发育和雄蝇精液的质量,家蝇不但寿命长,而且产卵量比喂其它饲料提高了2倍。苍蝇吃东西的方式非常独特,吮吸式的,所以它吃的量很少。苍蝇是一种腐生生物,经常在一些腐败的生物,甚至一些腐败的尸体周围活动,这些腐败的食物他会产生很多氨,这个氨对苍蝇有很大的吸引力,如果我们在接卵盘里放一些能够产生氨的化学物质,如碳酸氢铵和氨水,这个时候苍蝇很容易到这个环境当中产卵,使产卵量更高一些。


  小小的苍蝇在科学家的眼里还有更高的利用价值。也许有一天您使用的化妆品,您吃的保健品,您服用的药物都有从苍蝇身上提炼的成分。看来这世界真是无奇不有,通过我们现在的科学技术,没准我们就能开发出来像苍蝇这样的生物。本来苍蝇是四害之一,是人人喊打的,但它却有如此大大的科研价值,利用好了能改变我们的生活。动物的身上的一些非常好的品质,我们可以利用它们,所以说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的。还是那句老话,科学改变了世界。


  一提起苍蝇我们就感到厌恶,但是我们有多少人真正观察和了解过苍蝇呢?其实苍蝇作为地球上的一个生命物种,自然有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早在200多万年前,苍蝇就开始在这个星球上繁衍生息,它的家族成员有6万种。经过多年的进化,苍蝇有特别出色的眼睛,它的眼睛是由2000多只复眼组成,视野开阔。异常敏锐的嗅觉,有超长的飞行特技和飞岩走壁的本领。其实苍蝇家族的成员也千姿百态,大多数人赞美蜜蜂的勤劳,但很少有人知道有些苍蝇在大自然中也是辛勤的园丁,不知疲倦地为植物传媒受粉。同时在自然界苍蝇还是一些动物的美餐。当然我们最常见的,科学家研究最多的就是家蝇。通过研究他们发现,苍蝇体内抗菌肽杀菌效果特别好,于是有的专家预测,细菌对抗生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烈的情况下,抗菌肽很可能就是本世纪代替抗生素的一种新的药物。


  苍蝇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能用它的蛹——蝇蛆喂鸡,鸡不但下蛋率提高而且不容易生病。用蝇蛆喂养的鸡真的不容易生病吗?这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其实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人们就发现蝇蛆有特异功能。当时,由于药物的匮乏,很多士兵的伤口不能愈合,一些苍蝇的幼虫,在受伤士兵的伤口上,生了一些蝇蛆,当时美国马里兰州医学院矫形外科医生威廉·比尔发现凡是生了蝇蛆的伤口很快能愈合,而且这些士兵他们继续生存下来的比率,远远高于没有滋生蝇蛆的士兵,这种现象引起科学家的很大关注,后来科学家就饲养一种丝光绿蝇,把这些丝光绿蝇的幼虫有意识的放到伤口上,包括创口,溃疡,甚至烧伤的表面,这些蛆虫能够很快把创伤表面清理干净,促进伤口愈合。这种办法当时被称为蛆疗,所以在抗生素没有发明以前,这种蛆疗的方法挽救了不少人的生命。


  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存在都对人类有着特殊的意义,有些我们发现了,有些还没有发现,所以我们要保护这些和我们一些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保护它们也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责任编辑: 陈柏圣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07/0612/44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