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真的士兵说:《士兵突击》除了寂寞,其他都是假

一直到今天,当战争和历史再度成为人们影视消费的最佳卖点时,荧屏上充斥着的仍然大都是姜文所说的谎言和废话。在刚刚结束的2007年,年终的两部国产贺岁片无一例外都是在讲述军队和战争,再现两场20世纪最惨烈的中国内部战争。

这一代人的战争观

本刊记者 田 磊

“你想成为像许三多这样的士兵吗?”

2007年的电视荧屏造就了一个恐怕是近几十年来最深入人心的中国大兵形象,《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和他的战友们受到如此多年轻观众的喜爱,以至于一年一度的冬季征兵来临时,中国人民解放军选用了《士兵突击》的镜头作为招兵宣传片。

“有意义就是好好活!”“不抛弃,也不放弃!”许三多的这些话,比往年招兵宣传片里威武雄壮的飞机、坦克和舰艇更让年轻人对部队充满向往。

在真正的士兵眼里,《士兵突击》只是一部青春励志片,跟军旅生活无关。“没有战争,部队里只有寂寞是真实的。”魏科说。他是记者少年时的同窗,跟《士兵突击》里的马小帅类似,读军校,入军营,如今已是一支王牌野战军的基层军官。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在一个海防哨所,百无聊赖之际,他看完了《士兵突击》。他说,只有草原上的五班那段,那种寂寥让他感同身受,其他的都是假的,在现实的军队里,没有哪个士兵会受到如此多的瞩目,“部队最不缺的就是人,无数的强人。”

这个生于1980年代的少尉连长,在他出生的时候,中国最后一次大规模的战争----对越边境作战已经结束,对于战争,他说自己概念模糊,“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那些天天在网路上探讨模拟台海战役的年轻人,大多是在瞎扯。”

招兵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军队征兵从不需要大规模动员,往往是中央军委一声令下,地方无条件配合,“参军光荣”的标语往村里的土墙上一刷,大批的农村孩子就会蜂拥而至,挤满了各地的征兵站。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当兵不意味着打仗,更多意味着一条生存的道路。许三多就是如此,为了当兵,他的父亲费尽心思,“在部队上呆两年,回来能分配个工作,进县城,这就算走出去了,跟国家挂上钩了。”这是他父亲的想法。

社会全面的非军事化要求,使真正的牺牲变得日益困难,对战争的普遍支持是浅薄和不稳定的,因而战争不得不作为类似奥林匹克运动会那样的比赛或像计算机游戏那样呈现,在其中,没有人真的死去或受伤。战争是残酷的,但是,失去作战机会的军队也失去了对年轻人最具吸引力的光环。二战结束以来,征兵制度的不断衰落是各个国家军队面临的共性挑战。

而中国,尽管已经经历了近30年的和平,却因为参军对那些出路甚少的农村青年的现实好处,征兵制度从来都没有衰落过,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征兵名额远远不能满足年轻人的当兵需求,往往要走后门、送礼才能进部队,《士兵突击》里,许三多同村的伙伴成才就是靠此途径才进了部队,虽然囿于现实考虑,电视剧并没有就此细节展开,但是,进入军营之前的部分,确实是《士兵突击》里最具现实感的一段。

《士兵突击》里的镜头生动地阐释了新一代的士兵精神,制作者希望这些能成为吸引这一代生活优越的年轻人步入军营的动力,而不再仅仅是现实的好处。

事实上,随着退伍军人安置制度的改革以及中国社会飞速的进步,当兵给一个年轻人带来的现实好处也远远没有以前那样丰厚了。30年的发展已经让中国社会全面迈入了一个非军事化时代,在这样的时代,战争往往只有通过影视作品来呈现。

人性

一直到今天,当战争和历史再度成为人们影视消费的最佳卖点时,荧屏上充斥着的仍然大都是姜文所说的谎言和废话。在刚刚结束的2007年,年终的两部国产贺岁片无一例外都是在讲述军队和战争,再现两场20世纪最惨烈的中国内部战争。

电影《集结号》因为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充满了人性化的解读和重现,而备受官方和民间推崇。电影中的解放军士兵和基层军官,虽然满口东北话河北话,却被导演赋予了美国大兵一样的人性。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性成为战争文学的时髦标签,连东方民族的基层军官也被美国大兵灵魂附体,不再像原本铁血、纪律严明的共产党军队。

近几年军事文学再度兴起以来,几乎所有的军事文学作家、导演都在不遗余力地宣讲战争中的人性,顺带都会批判、鄙视一下他们的前辈,那些在特殊的历史阶段,制造出《地道战》、《地雷战》等等一大批影响巨大但却因时代影响而显得粗糙、刻板,意识形态色彩浓郁的战争影片的军事剧作家。

这样的情形在从苏联到俄罗斯的转型中同样出现过。二战结束后,苏联的文艺家们曾经拍摄了一大批优秀的战争影片,《解放》、《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士兵之歌》、《燕南飞》、《一个人的遭遇》、《伊万的童年》等等电影充满了对自己民族所经历过残酷战争的真诚,这些用自己的话语方式和价值观讲述的战争故事,在世界电影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而到了俄罗斯时代,拍摄的战争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战争片的影响,无论主题立意、人物定位还是表现形式、视听技巧,都显示出西方商业电影的某些特征,却再也产生不了真正优秀的战争电影。中国和俄罗斯一样,具有悠久文化传统、足以使用自己的话语进行电影讲述,尤其是战争和历史题材。

事实上,真正具有人文意味的战争电影即使在美国的电影史上却也是不多见的,他们更多的是全景式的战争片,表达的是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和爱国情怀。但是,在当下的环境,我们只是把美国这些人文意味的战争电影进行放大和模仿。

我们正在遭遇着双重困境,一方面,从来没有拥有过真正豁达的空间,来用自己的话语进行自己的战争讲述,另一方面,使用他者的话语和精神资源来讲述自己的战争历史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推崇。这样的情形造就的战争记忆,对一代人战争观的形成将会是错乱的四不像,是一个我们自己也无法认识的怪胎。

从这个角度讲,电影人和《鬼子来了》里的说书人如此相像。当年他们听命于意识形态,制造了一大批刻板的影片,而现在,时代变了,人人都在谈人性,他们又开始扛起人性的大旗,对曾经的历史进行再一次毫无原则的剪辑,从本质上来讲,这跟他们所批判的上一代意识形态浓郁的战争电影没有任何区别。同样缺乏的是对自己民族过去一个世纪里的战争真诚的态度,塑造的将会是又一代人畸形的战争观。

责任编辑: 王笃若  来源:南风窗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08/0224/76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