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文学世界 > 正文

赛珍珠的反共小说《北京来信》

 

日前北京的朋友来信告知,爲了庆祝中共的十六大,哪些人被抄家,哪些人被铐走,就是一些可怜无辜的六四伤残者,也被请进了中国政府指定的宾馆软禁,呼天不应。这些日子,我正在阅读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赛珍珠的英文小说《北京来信》,惊讶地发现,中共红色政权虽然换了不少“领袖”,但其制造的红色恐怖,却是五十年一贯制,没有改变多少,这些在美国作家赛珍珠的笔下早就有生动的描述。《北京来信》是被中共视爲“反共”的一本小说。由于它“明显地流露出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敌对情绪”,具有深挚中国情结的赛珍珠,在晚年被拒绝访华。经受了这个沈重的打击,赛珍珠一年后在郁郁中去世。近年来,长期被冷落的赛珍珠作品再一次成了热门文学,中国人开始认识到,这位元诺奖得主原来是““中华民族的友人”,在推进中西文化交流方面起过很大的历史作用。但《北京来信》这本“反共”作品,国内大概是不敢翻译和介绍的。

   其实,《北京来信》是一个相当温馨的爱情故事。赛珍珠以女性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对超越种族的爱侣的悲欢遭遇。故事情节比较简单:1950年,共产党占领了北京,伊莉沙白被迫离开她半中国血统的丈夫格纳德,带著年幼的儿子回到美国家乡。多年的分离,伊莉沙白依靠心中对丈夫深挚的爱,靠著对未来重聚的梦想,顽强地支撑著、等待著。

   伊莉沙白就这样等待著,等待著,直到等来丈夫的最后一封来信。在以前的信中,格纳德这位热爱中国甚于美国的混血儿,对共产党的新政权充满了信心。他甘愿与美国妻子和儿子分离,留在北京一所大学任教,爲母亲的祖国贡献才华。然而,不久他就爲自己的选择后悔了。在最后一封给妻子的信中,他绝望地写道:

   “我亲爱的妻子:首先我想说我必须说的,让我告诉你,我爱的仅仅是你。不管我现在做了什麽,请记住,我爱的是你。如果你再也收不到我的信,你要知道,我在心里每天给你写信。”

   格纳德告诉伊莉沙白,他被迫娶了一个中国妻子,因爲中共新政权不相信他的忠诚,他必须彻底否定自己的过去,必须诅咒自己那一半美国血统。而后,格纳德不再给伊莉沙白写信了,而他新娶的中国妻子梅兰,却经常和伊莉沙白保持联系,告诉这位美国大姐,她们共同所爱的男人的生活情况。

   故事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梅兰在最后的信里通知伊莉沙白:格纳德长期被中共新政权监视,他忍受不了那种生活,痛苦思念在美国的妻儿,终于有一天,当他试图通过逃亡印度回到美国,被中共秘密警察开枪打死。

   今天中国的评论家们解释说,赛珍珠写这篇“反共小说”,是“在麦卡锡主义的压力下讲一些反共的话以自保”,这未免太小看了当时已经鼎鼎大名的赛珍珠。当年王莹夫妇在美国的共产党员身份被暴露,曾于1954年以“危害美国国家安全”罪名下狱,就因爲赛珍珠等人的声援,使王莹夫妇回到中国。虽然人们对赛珍珠作品的水平高低评价有异,但她的勇气和人格魅力,却是爲大多数人称道的。

   赛珍珠在她开始写作时就曾宣称:“我不喜欢那些把中国人写得奇异而荒诞的著作,而我的最大愿望就是要使这个民族在我的书中,如同他们自己原来一样真实正确地出现,倘若我能够做到的话。”(《勃克夫人自传略》)由此看来,赛珍珠不是要反共,而是要写真实。

   《北京来信》是赛珍珠人道主义和自由主义立场的体现,这部小说本质的真实性,至今还在被中共政权的倒行逆施所证实。

  茉莉  11/19/2002 8:42:13 AM

******************************

賽珍珠 攝於1932年

出生 1892年6月26日
美國西維吉尼亞州Hillsboro
去世 1973年3月6日
美國佛蒙特州Danby
职业 作家
国籍 美國

赛珍珠

赛珍珠(Pearl S. Buck或Pearl Buck)(1892年6月26日1973年3月6日),美国作家。1932年借其小说《大地》(The Good Earth),成为第一位获得普利策小说奖的女性;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她也是唯一同时获得普利策奖和诺贝尔奖的女作家,作品流传语种最多的美国作家。

生平

1892年6月26日,赛珍珠出生在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父親是美南长老会传教士赛兆祥(Absalom Sydenstricker,1852年1931年),父母親在她出生4个月时一同来到中国江苏清江浦,后来搬到镇江,住在润州山长老会润州中学的平房里(此处故居已经拆除);在那里长大成人,她是先学会汉语和习惯中国风俗(特别受益于其老师“孔先生”)後,她母亲才教她英语。值得一提的是,从幼年起,她就在鼓励中开始写作。

1910年,赛珍珠离开中国,到美国弗吉尼亚州伦道夫·梅康女子学院Randolph-Macon Woman's College)学习。于1914年获得了学位之后,她又回到中国,并且在1917年嫁绐了一名农业经济学家,约翰·洛辛·布克(John Lossing Buck)。随后他们舉家移居到安徽北部的宿县,在此期间的生活经历成为后来闻名世界的《大地》的素材。在1921年底她的母亲去世后,全家迁到南京,赛珍珠则在金陵大学教授英语文学,並兼执教于南高、东大和中大时期南京大学英语系。1921年,他们有了女儿卡罗(Carol);不幸的是,这个女孩患有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1925年,她收养了贾尼斯(Janice,后改姓Walsh),之後又接着收养了8个孩子。1926年,她小别中国,到美国的康乃尔大学攻读艺术硕士学位。旋即回到中国南京。

1930年,赛珍珠出版了她的第一部作品《东风:西风》,从而开始了她的写作事业。1931年,她写了她最著名的小说《大地》,这部小说被认为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农民王龙的生活故事使她于1932年获得了普利策奖。她的事业从此蒸蒸日上,并于1935年获得了威廉·迪·豪威尔勋章

然而,1934年中国政局陷入了混乱,赛珍珠被迫离开中国。她回到了美国,这时她的丈夫向她提出了离婚,她同意了。之后又嫁给了约翰·戴尔出版公司的总裁里查德·威尔什,并且又收养了六个孩子。在完成了描写其父母的作品《流亡》和《搏斗的天使》之后,她于1938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曾任美国作家协会主席。

在她的一生中,赛珍珠创作了超过100部文学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大地》。她作品的题材包括小说,短篇故事,剧本和儿童故事。她的作品和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她试图向她的读者证明:只要愿意接受,人类是存在着广泛的共同性的。她的作品主题涵养了女性、情感(广义的)、亚洲、移民、领养和人生际遇。

赛珍珠于1973年3月6日逝世于佛蒙特州丹比(Danby,Vermont),葬于宾西法尼亚州普凯西的绿山农场。

作品

  • 》(A Bridge for Passing
  • 来吧,亲爱的》(Come, My Beloved
  • 命令与清晨》(Command the Morning
  • 东风:西风》(East Wind: West Wind
  • 流亡》(The Exile
  • 搏斗的天使》(Fighting Angel
  • 十四个故事》(Fourteen Stories
  • 群芳庭》(Pavilion of Women
  • 大地》(The Good Earth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 ISBN 7532729273
  • 归心》和其它故事(Hearts Come Home and Other Stories
  • 匿花》(The Hidden Flower
  • 帝国女性》(Imperial Woman
  • 北京来信》(Letter from Peking
  • 生芦苇》(The Living Reed

获奖

  • 1932年普利策小说奖
  • 1935年威廉·迪·豪威尔勋章
  • 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

 赛珍珠与中国

赛珍珠生前曾入籍中国,对中国有深厚的感情。1937年中日戰爭爆发后,为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战争奔走。许许多多美国人正是通过赛珍珠的小说了解到中国,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解囊相助。

她出生在基督传教士家庭,但却反对传教。在中国、美国许多地方,她公开声称她极为讨厌那些“喋喋不休的布道”,说传教士布道只会“扼杀思想,蛊惑人心,在中国教会里制造出一批伪君子”。

她因批评蒋介石独裁,国民政府拒绝参加她的诺贝尔文学奖领奖仪式。

由于她堅定反对专制的共产主义中共的立场,解放後在中国大陆长期被打压,并受到大陆文化界的攻击。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两个月后,赛珍珠也向新闻媒体宣布自己即将访华,但随后遭到中国政府当局拒绝。

在中国江西九江庐山、江苏镇江、安徽宿州南京大学,至今保存着当年赛珍珠生活过的故居

1990年代晚期,中美两国展开了一系列围绕赛珍珠的文化交流。2001年罗燕改编赛珍珠小说《群芳庭》並自己擔任女主角,由好莱坞环球电影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电影《庭院裡的女人》在中国和美国同时公演。

责任编辑: 郑浩中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08/0705/94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