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动态 > 正文

“哈尔滨6名警察打死人事件”全程解析

作者:

10月18日,黑龙江省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对“10·11”案件的进展情况做了通报。对于网络传言死者林松岭和另一名当事人车亮的直系亲属分别是中央部委和省市有关领导,有关部门经过调查,并与这些领导本人逐一核实,证实这些传言均不属实。据媒体报导,死者林松岭的父亲林吉利只是一个个体户,根本不是什么房地产大老板;而车亮的父亲是铁路局一名普通职工,传说中的反贪局长纯属张冠李戴。

此前,现场监控录像的披露和死者家庭背景的谣传,使得当街打死学生的六名哈尔滨警察获得越来越多的同情,有“六提辖打死林衙内”之说。录像和谣传非常成功地扭转了对警察严重不利的舆论,警察“忍无可忍,为民除害”的伟岸形象在各大论坛逐渐树立,认为警察属于正当防卫或防卫过当的亦不乏其人。

与警察有关的暴力事件总能牵动公众最敏感的神经。警察拥有合法使用暴力的权力,一旦这种权力失去监控或被滥用,对社会的威胁将大大超过一般的犯罪份子。因为死者曾出手打人,警察就可以比他打得更狠,置之死地而后快?警察的最大权限只是制止犯罪,惩罚犯罪是法院的事情。整个事件必须明确一点:执法犯法罪加一等。

黑龙江电视台13日播出警察打死学生的现场监控录像(http: //you.video.sina.com.cn/g/16661696-1558687200.html),初衷应是平息民愤,树立事出有因的舆论导向,以减轻警方面临的巨大的社会压力。果然,录像一出,一面倒地同情死者的舆论开始出现分化,有势均力敌的感觉。

14日,区别于电视台录像版本的“清晰版”,被名为“muahuqjaua”的网民放到了网上(http://www.hecaitou.net/?p=3576),这个厉害,同情警察的声音在凯迪、天涯、新浪等各大论坛已悄然占据上风。

人们似乎很少考虑过命案录像何以会出现两个不同的版本,这其中有何玄机?电视台版试图误导人们:死者首先与警察发生争吵。但这不是事实。“清晰版”着力表现死者的蛮横,却“遗忘”了关键的一分钟。请看:

黑龙江电视台播出的监控录像的第一个场景(双方发生争吵)显示的时间,从11日10点零6分50秒到7分零4秒左右,突然跳至8分28秒,新闻解说:“死者林松岭,他在门口与几名身着便装的警察发生了争吵-----随后林松岭进了酒吧”,与“清晰版”相比,实为瞒天过海、欲盖弥彰:

从“清晰版”的第一个场景(6分51秒至10分零2秒,画面没有中断或跳跃),可以清楚地看到死者林松岭下了车之后,根本就没有在酒吧门口与警察发生争吵,他在7分11秒就已进入酒吧,其同学与警察在门口发生争吵是在8分50秒左右。

黑龙江电视台何以向CCTV靠拢,颠三倒四、东拼西凑,出现这样的低级失误?据此断定神秘的“muahuqjaua”是在同情死者,显然太过天真。原始监控录像是普通人可以接触到的吗?如果“muahuqjaua”同情死者,把“清晰版”放到网上,以证明死者一开始没有与警察在门口发生过争吵,怎么会打上“ 对警察第一次殴打”、“对警察第二次殴打”的字幕?

相比电视台版,“清晰版”的内容增加了许多,却删去了电视台版22点7分13秒至25 秒的镜头:林松岭在楼梯间往外掏东西,警方的解说词是:“感觉出去要打仗似的。”异想天开!“清晰版”清楚地显示:林松岭7分11秒就已进入酒吧,其同伴与警察在门口发生争吵是在8分多钟。7分13秒至25秒时的林松岭难道能够预知未来?

“清晰版”意识到了这个错误,干脆将酒吧楼梯间的镜头剪辑为10分零1秒开始,林松岭看到打架便冲上楼梯。那么,9分到10分这段时间,楼梯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清晰版”为何要剪掉这一分钟?这一分钟会不会是林松岭发火的原因之一?电视台版的末尾有一个追击死者的警察弯腰捡东西的画面,在“清晰版”里也不见了踪影。

“清晰版”8分53秒,明明是警察在酒吧门口手指死者同伴,打出的字模却颠倒黑白、指鹿为马:“死者同伴与警察发生争执”!

由此可见,“muahuqjaua”无疑是警察的同情者。“清晰版”较之电视台的版本,打警察的镜头更为清晰,内容也有所增加。至于顺手揭穿电视台的谎言,纯属:不是我不小心,只是弄巧成拙难以抗拒。

“ 清晰版”使得网络舆论开始偏向同情警察。网民忽略了两个版本最关键的一个相同点:死者林松岭被警察打得赤裸着上身落荒而逃,至少有两名警察在他身后穷追不舍。殴斗致死与追打致死的区别在于:前者指的是双方在对打的过程中致死人命,后者则是一方已无还手之力,只有挨打的份。性质发生变化,在量刑上当有很大不同。

血气方刚的死者有错在先,但罪不至死;六个犯罪嫌疑人身为警察,酒后驾车到辖区内的声色场所消费,因车速过快引人不满,不但不自我收敛,还出言不逊(“吓着咋地啦?”),手指别人严重挑衅,进而与他们要保护的对象发生争吵、斗殴,时间长达20多分钟,始终未亮明身份,也没打110,而是执法犯法,在已经完全控制局面的情况下涉嫌致死人命。

值得注意的是,在电视台的版本中,警方解说录像时的措辞充满对死者的歧视和对犯罪嫌疑人的偏袒,称死者为“这小子”,称死者的同学为“同伙”,称犯罪嫌疑人为“咱们的民警”。这还是在堂堂省级电视台公开播出的新闻节目里啊!

通过录像可以看出,警察有能力且确已控制了局面,人家逃跑了还要追上去,下手又那么狠,性质就变了。有无数次处置得当、全身而退(至少不会吃人命官司)的机会摆在警察的面前,可是,他们都没有珍惜。严重的问题是教育警察,提高他们的基本素质,从严治警,得从“治警”的部门抓起,辅以新闻自由和制度改革,才能治标。

命案录像出现不同版本,还有很多东西值得人们思考:黑龙江电视台为什么手忙脚乱地诬陷死者,想制造什么假象?“muahuqjaua”究竟是何方神圣,警方作为关键证据的原始监控录像,他竟如探囊取物一般?

就算死者不依不饶、蛮横跋扈,警察仍然是事实上的强者,训练有素的他们,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学生根本不是对手。《重庆晚报》的最新消息:3名案件现场亲历者接受了记者采访,表示参与殴打他们的“绝对不止6个人”。

同情弱者是人的本能,这也是打死大学生的警察博得网民同情的原因。但真正的弱者是死者,与受过格斗训练、人数占优的警察相比,他终究是个弱者;与警方相比,其家庭也处于弱势。否则,录像不会这么快就公开,不断地公开,以左右舆论导向。杨佳在派出所的音像资料为何千呼万唤不出来?

雾里看花、被录像牵着鼻子走的人们该醒醒了。(htt

责任编辑: zhongkang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08/1021/106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