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中宣部对袁隆平的宣传 穿帮了!

作者:
这里我们仅就那篇文章给出的信息来看看中宣部宣传的不实之处。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科学改变世界》一文中描述说:"10年里,袁隆平做了十几万次的试验,终于有一天,这事被他想明白了。"

10年里做十几万次试验,平均每年要做一万几千次、每天要做30~40次,不知道这是那门子科学试验?】

每天做30~40次试验是不可能的,显然这是在信口开河,牛皮乱吹。

【该文还提出:"杂交结束了水稻7000年来不能增产的历史",就是说,人类自史前种植水稻开始直至上世纪70年代(袁隆平的)杂交水稻问世,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始终都维持在7000年前的水平。这合乎事物发展实际吗?此论至少与我国自上世纪50年代未开始的水稻矮杆化育种大幅度提升水稻单产的事实不符,更与国际上自上世纪60年代掀起的培育半矮杆水稻的绿色革命事实不符。】

7000年不能增产肯定是胡说八道,除了狭义的杂交水稻之外,还有其它不符合这个定义的杂交水稻也增产了,这样的宣传显然是用贬低甚至抹杀别人贡献的方式来抬高中宣部要捧的人。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书中多处虚构、夸大事实,刻意宣称是袁隆平发明了杂交水稻,更称其为继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该书中"为了人类不再饥饿的未来"一文写道:"这篇《水稻的雄性不育性》发表在1966年2月28日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科学通报》第17卷第4期上。这是国内外第一篇论述水稻的雄性不育的论文,也是人类第一次发现并用文字表达水稻的这一生殖病态特征,指出了它巨大的利用价值......"

从学术层面上讲,追根溯源,事实却是,杂交水稻并不是袁隆平的发明,也不是中国人的发明--虽然中国人在发展杂交水稻过程中做出了自己不可磨灭的贡献,但袁隆平并不是杂交水稻之父。

。。。。。。

早在上世纪20年代,美国人就发现了水稻雄性不育现象;1926年,中国丁颖就育成了杂交水稻;。。。。。。】

从云儿在国际粮农组织网站找到的数据看,说袁隆平的《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是人类第一次发现并用文字表达水稻的这一生殖病态特征显然不对,因为即使在那个网站上,
也清楚地说了"1926 - Heterosis in rice reported"。

其它的杂交水稻不叫杂交水稻,所以这里说的Heterosis in rice肯定就是指的这种杂交水稻的特征,显然,袁隆平不是第一次发现的。

 

 

毛泽东要求新华社把地球管起来,并把“洗脑”推向世界。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读者推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09/1026/147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