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惊人之语 > 正文

胡锦涛时代观 中美国谜底揭晓 世界进战国时代

作者:

中共外交思维空前混乱 
─「胡锦涛时代观」的一个反证 
(大陆) 
池中非 

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峰会因中美两国的对抗而未达成实质性协议,令全球多数国家的外交家失望,也预示着潘基文领导的联合国将濒临政治破产。对于中美关系,至少有两点亦成不幸的现实: 

其一,八年前,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亚洲研究部副主任易明说「环保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现在,这块压舱石被抛进了大海,中美在贸易摩擦、台湾问题两大难点之外又添上了环境外交的抵牾。 

其二,「中美国」的发明者弗格森揭开谜底,称这个词是狮头羊尾蛇身之希腊神话「吐火女妖」一词的改造。日前,这位哈佛教授说:「我们也许正看到这一怪物的临死时刻。」 

  中共外交思维混乱表露无遗 

导致气候峰会流产的责任固然不全在中国一方,美国不愿为欠发达国家提供经援换取减排是关键性因素之一。然而,因着中国的不合作态度以及几乎没有可信性的表达,使整个峰会成为「全球战国时代」开启的标志。英国有评论家认为:减排承诺时间表受到中国要挟而被剔除出协议文本,因此,实质性成果已经难以取得;中国反对到二○五○年针对发达国家的减排百分之八十的指标,因为到那时,中国必然会位列发达国家。 

外交家们甚至认为中国的所有表现都是工于心计、玩弄别国的行为,并且几乎所有国家都被误导,相信在中国的努力下会达成实质性协议。其实,事情远非如此简单,中国也远非如此聪明。相反,峰会上中国外交思维的混乱表现无遗。 

起初,中国的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表示坚决拒绝发达国家(真实目的是针对美国)的减排援助,以便增加穷国与小国的获益机会。这样高调的表态不仅得到了国内外交部发言人的证实,而且连大名鼎鼎的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也被感动了一把,鼓励中国应站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战斗的最前沿」。但是,何亚非又以另一种口吻表示:中国在可能的情况下或许会接受援助,避免发达国家以此为借口来耍花招。 

美国政府对中国释放混乱信息的行为明确表态,希拉莉称:中国缺乏透明度,国际社会判断不清它是第二还是第一大碳排放国,因此美国不会作出法律或经济承诺。 

  对美关系:利益不再攸关 

中国外交思维最清晰的时段是胡锦涛二○○六年访美,到国内二○○八年下半年批判「普世价值」之前,两年多一点的时间。在胡正式访美之前,中共高级智囊郑必坚游说美国,对赖斯和佐利克等外交权力人士许诺中国将不会挑战美国的霸权地位,而且还会在价值观方面向美国靠拢。因此,美方给出了中国「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的定位,胡在美演讲时亦称「没有民主就没有现代化」,此为「普世价值」的最初版本。然而,由于党内权争及江对胡的挥之不去的嫉妒,「普世价值」遭到了批判,胡本人不得不做出调整,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时,放弃了「普世价值」观念。 (参见《争鸣》二○○九年一月号笔者文章《「和谐」淡化,「普世」谢幕》) 

此后,中国外交政策研究领域出现了一种类似本土化的倾向,这种主张希望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一面去影响国际事务。在国外捧赞中国的学者看来,这是恢复帝国朝贡体系的努力,并将成为取代美国的软实力基础。不幸的是,中国周边国家,尤其与南中国海权益有争议的国家及多边组织如东盟,对此表示了历史性的警惕与反对。朝贡体系的展示加剧了南中国海周边的军备竞赛,如越南与俄罗斯签订了二十艘「基洛」级潜艇的交易合同。 

朝贡体系招人反感,以至于连邓小平的忘年交、中国的老朋友李光耀也不得不公开邀请美国应重返东南亚,来遏制中国。 

有鉴于此,中国外交政策与国家战略研究领域出现了一种新的声音,论者主张警惕国际社会对中国行「捧杀」之计。与这种警惕相关,外交思维的一个走向是深入批判美国化的旧模式,批判者们声称「警惕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在中国二次抢滩」。其理论基本支撑点是:其一,反对以历史哲学为旗号的现代欧洲史观对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主导;其二,反对以希腊民主为底色的资本主义政治神学对中国传统的解构;其三,抛弃华盛顿共识,疏离全球化潮流。 

  胡时代观未形成主流意识 

就中共权争对外交政策的影响之惯性而论,抛弃华盛顿共识、不再充当美国的利益攸关方,是对胡锦涛外交政策的纵深批判。作为深谙内斗门道的政客来说,胡要在一段时间的低调之后,重新证明自己的正确性。但这种证明并不是重拾「普世价值」,而是对其进行改版并填充进自己的「想法」。二○○九年十一月份,学者张晓彤发表《胡锦涛时代观的中国主张》,表述了深刻变革论、和谐世界论、共同发展论、共担责任论、积极参与论五个方面的内容。敏感的美国詹姆斯顿基金会立刻对此作出反应,认为通篇表达中国「新的世界观」的外交政策文章,意味着中国会重拾佐利克给定的「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角色。事实恰恰相反,哥本哈根的中国外交行为表明中国既不想要「和谐世界」,也不会出力「共担责任」。 

回到中国内政的角度看,也即比较积极地判断:或许是胡的新主张还没在外交思维领域成为主流意识,即江泽民对外交体系的暗中控制尚未减弱。然而,胡的「时代观」不可避免地要接受去美国化的诉求并接受本土化倾向的影响。只有这样,他才能登上世界级领袖的台阶,正如日本分析家笠原敏彦所说:「世界失去了方向,而中国则在此时发起了价值攻势,试图填补空白。」 

就中美关系的博弈来看,欧巴马的新经济思维必然在环保外交方面有强劲的展示,但是在中国老谋深算的政治家眼里「他不过是个娃娃」。他对中国人权问题的低调几乎没换来任何回报,更何况他几乎不顾中国经济安全的呼吁而采取美元贬值策略呢!简单地说,不管中国外交思维在学术上作何种更新,其结果肯定是不会给欧巴马惬意的配合。 

  领导全球力量没发生转移 

中国外交政策与国家战备研究专家们,不是没有认识到「环保经济可以赢得国际话语权」之路径的存在。但是,中国在未来四十年内不可能摆脱煤炭依赖型经济──煤炭支撑着中国百分之七十的能源需求,地球上接近百分之四十的煤是中国挖掘的。即便不考虑替代能源(如风电、太阳能)的成本,新能源的供应量也没法满足中国的消费。 

执政集团越来越缺乏合法性,但他们又不得不拿经济体积膨胀的事实来自我辩护。但是,中国模式的不可持续性是包括执政集团在内都承认的又一个「北京共识」。环境破坏、贫富不均、人地矛盾、官民冲突最终会演化成街头政治。在一个没有政治改革愿望的强势政治集团控制的社会里,街头政治的发生只是时间问题!那些寄希望「北京共识」或中国模式替代华盛顿共识的理论仅仅是良好的愿望。全球力量并没有发生转移,中国还没有足够能力「领导世界」。 

关键的是,全球所有的顶级智库都忘了一个历史悖论:「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制度结构」也是一种全球化主张,它失败后而蜕变出的中国模式最终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因着这个难题,世界进入了「全球战国时代」。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争鸣2010年1月号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0/0110/154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