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 > 娱乐评论 > 正文

为何《拆弹部队》打败《阿凡达》?

—左右逢源的《拆弹部队》/西风独自凉


     (http://www.aboluowang.com http://www.aboluowang.com)


    在好莱坞,与牺牲精神、“美国梦”并驾齐驱,甚至更为深厚和强劲的传统“主旋律”,就是反战、反权威和反强权。1929年,第一界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即授予了反战影片《翼》;1931年,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西线无战事》夺得第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标志着反战片的艺术水准迈向了一个高峰。
    
    历数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战争片,以反战或反法西斯(强权)题材居多,如《卡萨布兰卡》、《巴顿将军》、《猎鹿人》、《野战排》、《辛德勒的名单》、《英国病人》、《勇敢的心》等经典之作。反思战争的危害,探讨人性以及目的与手段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表达对主流价值的深刻怀疑,已然成为欧美艺术电影的主流,这既是欧美学院派和评论界被所谓的左翼力量把持的现实,也是容忍对自己的批评和冒犯,彰显“纠偏”、政治正确、艺术品味的客观需要。
    
    《阿凡达》在代表大众趣味的第67届金球奖风头出尽,而票房惨败的《拆弹部队》则夺得无数影评人的大奖。本界奥斯卡奖的5777名评委,大多从事导演、制片人、演员、专栏作家等职业,与普通观众的欣赏口味自然有所不同。
    
    《拆弹部队》的片头字幕打出了《纽约时报》记者克里斯·赫奇斯的名言:“战争本身就是毒品。”将反战主旨和盘托出,同时,避免深入讨论战争是否正义:一边是炸弹,一边是拆卸;一半是战争导致的创伤,一半是奋不顾身的拯救。与其说这是影片主题上的暧昧,不如说导演是在刻意左右逢源。
    
    在死亡的阴影下,拆弹专家虽有面对人体炸弹的无奈,但更多地是体验到了一种如履薄冰、在刀尖上舞蹈的快感,沉溺其中,难以自拔,以致无法适应和享受安宁、平静的生活,惟有抱着拯救更多生命的信念重返战场,在恐惧和弹片横飞的环境中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
    
    就艺术质量而言,《拆弹部队》还不足以与同类题材的《全金属外壳》或《现代启示录》相提并论,但它揭示了“享受”战争比恐惧战争还要可怕,“美国梦”被战争这种毒品侵蚀得面目全非。如毕格罗所言:“有时候(战争的)危险好比是会上瘾的毒品,让你欲罢不能。”
    
    之所以不喜欢《拆弹部队》,就是因为它“既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既要肯定军人的牺牲和奉献精神,又恨不得在字幕上打出:我浑身上下都反战,我全家政治正确!反战是欧美电影主流中的主流,连独立电影要拍出伊拉克战争的功与罪,想看看伊拉克老百姓过得更好还是更糟,都已是一种奢望。
    
    战争除了血、眼泪和恐惧,绝非只剩毒品那么简单:在暗无天日的暴政下忍辱偷生,还是宁可“经历文明之痛苦”(《十月围城》)?在这一问题上最有发言权的伊拉克民众,甘冒恐怖袭击的危险踊跃投票,实际上已经做出了最好的回答。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读者推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0/0311/160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