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大陆 > 正文

上海“墙裂裂”裂缝最宽处两个房间能“透视”

居民家中墙面开裂越来越严重。 本报记者 马骏 摄

底楼地面被挖开进行地基检测。本报记者 马骏 摄

  “房屋‘墙裂裂’,裂缝最宽处两个房间能‘透视’。”去年12月3日,本报曾对普陀区桃浦镇紫藤苑小区的房屋开裂问题进行了报道。时至今日,居民的房屋问题仍未得到妥善解决,与之相反,墙体开裂现象愈演愈烈,从最初的几户居民,扩展到了该楼几乎每家每户的墙根屋檐。为了保证安全,当地政府今起为该楼底层住户提供补助,让他们暂时到外租房过渡。

  现场98户居民几乎家家都有裂缝

  普陀区桃浦镇紫藤苑小区位于白丽路701弄。记者来到现场时,32-34号单元前聚满了窃窃私语,谈论楼房安危的居民。“其他楼房开不开裂不清楚,但我们32-34号楼肯定是幢‘危房’。”在闷热如桑拿的三伏天中,居民纷纷围坐在屋外谈论的场景着实令记者有些诧异。

  整排居民楼的外墙经过了粉饰,粗看一眼很难找到明显的外墙裂缝。但如果细看墙根墙面的接缝点,还是很容易就能发现裂缝被水泥、油漆填刷的痕迹,颜色的填补无法掩盖凹凸、斑驳的印痕。

  在了解记者来意后,现场居民的情绪相当激动,里三层外三层地把记者“团团包围”,“我们都是从潭子湾动迁来的。现在那个地方建设得那么好,但我们这些‘老上海’却要提心吊胆地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居民们告诉记者,在该楼的98户居民家中,几乎每家每户的墙面都已出现深达几尺或长达几米的裂缝。

  在居民李先生的家中,记者看到,裂缝无处不在,一处裂缝宽得甚至能看到对面的房间。开裂的墙体竟能达到这种“凿壁借光”的程度,这让李先生仿佛每天置身于一个拆迁工地,“偌大的房子里找不到让人放心的墙面。”

  在楼道、楼梯等处,记者还发现,楼梯与楼层之间、房屋与楼道之间都有不同程度的“错位”,用力跺两下地面,甚至感觉到整幢楼都在颤动。

  一位住在6楼的居民告诉记者,每逢大卡车开过,6楼的房间会有摇晃感,有时楼上搬个大东西,楼下就得惊三惊。

猜测7层楼房只有80厘米深地基?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个细节。该栋楼的居民们普遍猜测大楼裂缝可能与地基、河沟有关。“你跟我们去一楼挖开的房间看看,7层楼的房子竟然只有80厘米的地基,还是‘勇敢’地建在填埋的河道上。”一位阿姨气愤地拉着记者来到被挖开地面的底楼居民家中。

  居民告诉记者,这是同济大学房屋质量监测站为了对房屋进行检测而挖开的。从挖开的地面记者看到,地下的钢筋很细,约只有0.5厘米粗,地基部分也很浅,坑洞挖得虽不大,却“装满”了浑浊的泥水。挖出的泥土被堆在一边,色泽土黄,非常湿润,有点河浜污泥的感觉。

  据介绍,同济大学房屋质量监测站的工作人员已把泥土样本与地基样本一并带回实验室进行检验了。“你看看这地面下的水,也不知道哪里来的。今天抽干了,只要一天时间,马上又满了,我猜和这楼房下原本一条填平的河沟有关。”这位阿姨说。

  影响房屋开裂小青年无法成婚

  满目疮痍的居民楼除了带给居民“危楼”的不安全感外,让年轻人不敢娶妻上门也是另一大烦恼。“我们快成无婚楼了,无论是谁家的姑娘,只要看了这种房子都不敢嫁过来,真是有婚都不能结。”

  居民反映说,32-34号单元楼共98户居民中,不乏正值适婚年龄的青年,但由于自家房屋的“羞于见人”,很多至今未婚。

  一位居民告诉记者,她楼上住着一位年约30岁的青年,虽然谈过多次朋友,但每逢谈婚论嫁都会次次告吹。“‘残垣断壁’的家给青年人造成很大精神压力。”

  一位老伯向记者感叹,“现在有能力的年轻人都选择搬走,或把房子租给别人了,留下的都是我们这种‘老弱病残’。”

  在现场,记者也确实很难觅到年轻人的踪影。

  官方说法

  正在进行二次检测地基也要查

  为什么从年初检测房屋质量问题会检测至今呢?之前在房屋检测中又到底遇到了什么问题呢?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走访了桃浦镇镇政府信访办,一位王先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王先生表示,对于紫藤苑小区居民反映的问题,区政府和镇政府都是相当重视的,现今已成立专项“房屋维修联合工作组”专门针对紫藤苑的 98户居民住房问题。

  王先生表示,这个问题最早可以追溯到2005年,当时已有第一批居民向镇政府反映了这个问题,“房子是由万千集团建造的,在获悉房子质量可能存有问题后,我们第一时间请来同济大学房屋质量监测站对房屋质量进行检测,并提出了一套修缮方案,但可能由于居民之间意见相左最后没有实行。后来再次接到反映,是在去年的11月,随即我们又一次展开检测工作。”

  王先生拿出厚厚一沓文件告诉记者,从今年的1月份到4月份,在普陀区政府的批示下,相关部门配合实施第二次房屋检测,并于6月在区房管局、区国资委、镇政府、万千集团等多方参与下进行维修方案全面协调,并随后成立房屋维修联合工作组。“相较2005年,房屋损坏情况现在更严重了,所以在7月份决定对居民楼下地基层也进行质量检测。因此可能把周期拖得有点长,不过等最新的维修方案出台后一定会发一份《告居民书》听取居民们的意见。”

  临时举措

  补贴底楼住户外出租房过渡

  在刚成立的房屋维修联合工作组,记者找到了成员之一的紫藤苑居委会杨书记。杨书记告诉记者,目前工作组已通过一项措施,由镇政府出钱以每平方米 30元一个月的费用,补贴该楼所有的底层住户,让居民先暂时找其他的房子过渡。“当然,这么热的天,房子也不好找,我们也会给予适当的帮助与牵线搭桥等。”

  针对工作组之后的动作,杨书记坦言,一切得等检查报告出来了才能公布,“没有找到病因,是不能随便开药方的。”

责任编辑: 王笃若  来源:青年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0/0807/175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