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金融时报:中共“依靠内需”仍是望梅止渴



  乍一听是合情合理。经济危机之下,各国同甘可以,共苦免谈。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护行为层出不穷,贸易壁垒更是千奇百怪,无所不有。中国出口的老东家美国更似患了“三高”综合症:高失业率、高负债率、高反倾销税率,对“中国制造”拒之千里。既然东西没人要,还谈什么外需拉动经济?


  问题是,如果外需不行,内需就行吗?

  内需大体可分三块: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去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政府投资和政府购买占了大头。但政府退出是早晚的事。既然政府拉动经济风光不再,消费和私人投资似乎就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后一根稻草了。可是,消费和私人投资却分明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为什么这么说?先来看三个指标。

  第一个是城镇化率:当前中国的城镇化率是45.8%。就是说,只有四成六的人在城镇“享福”,另外五成四的人分散在广袤农村。请注意,这个指标是指“城镇”,既有像京沪穗这样的一线大都市,也有邓丽君提到的边陲小镇,所以这个指标对中国的城市化率是往高里算的。但即使如此,相对于欧美的高达80%的城市化率,还是只能望其项背。当然,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可能有人更想住在农村。问题是,农民的收入比城里人低多了,平均不到城里人的三分之一(2009年城乡收入比为3.5:1)。55%的农民即使想消费,腰包里也没钱。

  那城里人就敢烧钱吗?再来看一个指标:边际消费倾向率。粗略地讲,口袋里多揣了一块钱,你愿意花掉几毛?最近日本名古屋大学的一个研究发现,中国的边际消费倾向率约为0.54,基本上也是全球最低。看来,城里人也舍不得花钱。事实上,边际消费倾向率是一个长期慢性指标,它受一国的文化风俗习惯等影响。中国人的好储蓄是早就出名的。不过,事出总有因。原因也好想,看看一线城市高得离谱的房价,还想不想存钱买房取媳妇?医疗社保跟不上,谁又敢随便花钱。

  最后一个指标,人口抚养比率,跟需求不大沾边,但跟供给却是莫逆之交。人口抚养比率是一个经济中老幼人口与全部人口比。数字越小,说明社会中充裕劳动力越多。去年中国的人口抚养比率是0.39,基本上也是世界最低水平。人口大量集中在农村,农村青年又纷纷进城奋斗谋生。因为有源源不断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加之每年大批的毕业生加入工作大军,很多企业都是一职难求,薪水更是少之甚少。除去支付便宜的劳动力成本,企业的大部分剩余利润便用于追加投资,造成很多行业产能过剩。当然有钱的都是国企,中小企业因为借贷限制等诸多困难都朝不保夕了。老百姓囊中羞涩,企业又不断扩张,形成了巨大的供需缺口,内需如远水解不了近渴。剩下的东西,还得卖给老外。

  说到外需,经济危机老外的荷包在缩水,还有钱为进口品买单吗?没关系,化整为零,分割销售。虽然世界经济总体下滑,但仍然有一些新兴工业国家逆流而上,比如巴西和印度。近年来,这些国家从中国的进口量逐年攀升,正渐渐成为我们潜在的大客户。

  再说美国,虽然经济下滑,失业率居高不下,但究竟会多大程度影响到购买“中国制造”呢?去沃尔玛看看吧,真是吓人一跳,里面充斥着大量质优价廉的中国货,很多东西和国内的价格不相上下,甚至比北京的大超市更便宜。要知道,美国人的平均年收入算成人民币差不多有20万,有多少中国人能有这种收入水平?况且美国人不用为冲破天的房价担忧,也不用担心看病养老,生活基本没有后顾之忧。更何况,这些便宜货几乎都是生活必需品,从日杂用品到衣物,儿童玩具,厨房用具,电器甚至五金配件。哪一个是生活中少得了的东西?需求弹性如此之低,就算经济危机也影响不了多少。而其它致力于成为世界工厂的发展中国家,不是国家太小就是起步太晚,短期内都无法和中国匹敌。前两年有本美国人写的畅销书,叫《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看看他们家一年不买中国货的悲惨日子,就完全不用为我们出口品的销路杞人忧天了。

  可能会问,中国不是早晚也会面临老龄化问题吗?外需拉动经济的红旗还能打多久呢?老龄化是所有国家的人口演化都终将面临的问题。但是早晚有别。这个问题对于发达国家已经迫在眉睫的时候,发展中国家还有很长时间的人口红利可以利用。有学者估算过,中国的人口红利能继续保持至少十几年时间。换言之,在未来的十几年里,中国都有廉价劳动力继续为出口作后盾。

  当然,靠人不如靠己,出口拉动如涸泽而渔,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在发达国家这些成熟的经济体里,内需都是最重头戏,美国每年的消费占国民生产总值三分之二。而在中国,消费只有三分之一强,内需拉动仍然是水中花镜中月,可望不可及。我们的经济要走向成熟完善,还路漫漫且修远。表面上看起来是出口和内需的争执,掩盖的其实是利益的种种冲突。行路难,多歧路,与其依靠内需望梅止渴,不如先靠外需解决燃眉之急,取天下需先借荆州。要得长久,还是先保眼前吧。

责任编辑: 王笃若  来源:金融时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0/0819/176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