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珍妃:百年野史竖英魂

 光緒与珍妃

《清史稿》比《史记》难读多了,不仅仅是因为仓促而城,还有一些资料略的可怜,我想在这儿里读到几句关于珍妃的故事,不想仅有寥寥数句“恪顺皇贵妃,他他拉氏,端康皇贵妃女弟。同选,为珍嫔。进珍妃。以忤太后,谕责其习尚奢华,屡有乞请,降贵人。逾年,仍封珍妃。二十六年,太后出巡,沉于井。”这就是正史上关于她的记载,不过看电视,听评弹,读诗词,还有那些私人的著述,关于珍妃的死有两种说法,这两种说法可正可野,珍妃虽然生命短暂,到也荡出一段紫禁城里的千古爱情传奇。

妲己、褒姒被后世政客肆意的批判,她们是红颜祸水,害了君王毁了江山;虞姬、玉环没有让鼓起国君的奋发图强,虽然有一段爱情佳话,却也不被人待见。而珍妃却不一样,光绪不是昏君,珍妃又是美人,碰到慈禧这个可以被黑化的人物,他们的爱情故事自然就大放光芒了。

庚子年,八国联军,兵临城下,慈禧带光绪西行,40年前圆明园都烧成那样了,这回紫禁城还能保住吗?一说是因为慈禧没有带她,她反叛冲动走上了寻死的道路;一说是慈禧因为她的顶撞,一怒之下命太监把她推入井中。

百年野史竖英魂,各种史书、各部影视,珍妃都是一个深明大义,星光照人的形象。珍,不愧为宝也;贞,不枉此操也。那些过分的赞美珍妃的人儿,同时也喜欢把慈禧打入了地狱,这不能算是把历史人物看成一个普通人来评价历。光绪喜欢珍妃也是必然,一看外表,二看性情,珍妃想的简单,目的可能是快乐与自由。

1889年,13岁的她被封为珍嫔,和光绪更像发小,康熙 14岁亲政,千古一帝立为典范,如今国破山河,重整满清还待光绪。光绪是一个有宏大理想的皇帝,但是就年龄而将怎么能肩负那么大的江山呢?慈禧不想让权,少年皇帝急于亲政,对抗是再所难免的,在珍妃入宫的时候隆裕噎23岁了,她不仅能写笔好字,还有许多政治蓝图,不过大婚那天皇宫失火,实在一件晦气的事儿,光绪没有再亲近过她;瑾妃性情忠厚,不会巴结,木头疙瘩一个,长的又不可爱,怎么能让光绪喜欢呢?

慈禧的曾孙写过一本书,名字叫做《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还写了一个系列,法庭上亲人的证词都不能相信,首先身份就噎让人觉得即便再声明还原也很难让人相信。这部书里引用了《宫女谈往录》一些宫女对珍妃的评价,她们虽然珍妃走的进,不过并不认为珍妃就是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人,她有心计,还卖过爵。更多因为花销的奢靡,和买卖官爵,而被袒而杖之。

荡出的这一段紫禁城的千古传奇,不是写野史家的散人们所需要的,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也可以被散人们涂抹的,就分出来了历史形象和民间形象。慈禧不喜欢珍妃是有的,到是究竟到没到要下令赐死的地步很难说,为什么不待见珍妃,更多是出自政治原因,公车上书后维新派和顽固派的斗争白热化,1898年谭嗣同夜献策要出兵围颐和园,去除慈禧这个老朽,不想袁世凯即匆匆忙忙赶着告密,到了你死我地步,珍妃却站在了康党一面,有敏锐政治眼光的慈禧怎么能善待她呢?六君子都送到了断头台,慈禧如果早有杀意,何必要迟等两年呢?

康、梁这些倡导维新的一派虽然失败了,从权利斗争退到文字斗争,有了政治目的的文字斗争,史不绝书,虽然是浮于纸上,也不能小视,可以说康梁满天下。珍妃有着倾城的美丽和桀骜不驯的个性,加上光绪皇帝对对她那么情有独钟,自古红颜多薄命,游人凭吊叹悲情,那些政治主张隐没与这段爱恋之内。

其实珍妃顶撞,多半是自身的性格;珍妃支持维新,也没有翁同书那样可以渲染出几个八荣八耻,只是想和光绪能更快乐些。她确实一株种在皇宫里寒梅,有傲骨,不过散人学者竖立这个人物总有一些目的,在博取世人的同情之时,更要抒发一腔的政治主张。

珍妃的相片存世的不多,如果不看她的身世,因为好奇来看她的相片,那真是一个美人站在了我的面前,这里不仅有视觉上的惊叹,还有心灵上的震颤。如果读过珍妃的故事,觉得相片里的笑脸里面有着一种难以表述的忧伤,越加悲凉。

珍妃的故事总有人谈起,但是“珍妃井”很少有人凭吊,我没有到过那里,只能找来一些相片来感叹,结果除了凄凉还是凄凉,井口仿佛空心的偌大棋子,在井上都有还有个精美的小亭子,四周被汉白玉石栏杆围着,不远处还有一个灵堂叫怀远堂。

岁月悠悠,历史的尘埃被风吹过,仿佛有人还在轻轻为此叹息,不过不是那些政治主张,看来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政治到底是抵不住井下喷薄出来的悲剧爱情,在那时没有被历史容纳,然现在这时却可以被放大。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宇の航的日志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1/0416/202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