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大陆 > 正文

港大内地女生﹕守护中国最后自由地

港大大陆学生:守护中国最后自由地
杨菁﹕我们必须守着中国最后有自由的地方,不能让她比大陆更倒退,香港退一小步也不可以。(何家达摄)

港大大陆学生:守护中国最后自由地
殷同学﹕假若我发声的话会有任何风险,我愿意自己承担,反正大陆要得到民主,就要有人争取。(何家达摄)

香港大学图书馆外平台前晚举办了千人大集会,捍卫校园及本土的自由。当日首先站在众人面前、发表感言触动全场人心的大陆女学生杨菁,从未想过在来港短短4天便参与了人生首个抗争集会、在自由空气中高喊“平反六四”。昨天,她接受本报访问时直言,没有后悔站出来发声,“说的只是大家想说的话,我们必须守着中国最后自由之地,不能让她比大陆更倒退”。

在刚过去的星期五,一群港大校友和学生举行“抗议港大818杀害自由集会”,不满港大在副总理李克强到访港大期间的警方保安过严,扼杀大学自主与自由。来港升读港大新闻及传播系的硕士生杨菁,当日原不知道校内会举办如此“大型的活动”,“我在学校吃完晚饭,经过中山广场,见到校内满布师生,大家在抗议、在集会,我并没想到场面如此震撼”。

杨菁﹕大陆只有庆祝才有集会

杨菁原在北京科技大学修读经济学,也在北京工作了数年,身在大陆顶尖城市,她说只有庆祝活动才有集会,“从来没有人能为抗争而集结”,“当时就是震撼,然后听到徐立之校长说话,说到港大有自由开放的文化,自己就特别想发声”。

杨菁续说,没有想到当时一写下名字,就立即被抽中了,成为第一个发声的大陆生,她强忍着泪水,说出对言论自由、对高呼“平反六四”的盼望。

央视播港大师生“热烈迎李克强”

从小已特别有好奇心的杨菁,读中学时已听过教师“比较隐晦”地说过八九民运,她和同学特意上互联网了解更多,有关六四的短片都会互相分享;近年新兴的微博更是大陆人散播信息的最佳平台,“虽然不少敏感字句一上载就会被删,但是它们愈删、愈想禁制,大家就会更想看,更要看”。

她举例,大陆中央电视台把李克强到访港大说成“师生热烈欢迎”,盖过示威的部分,但在微博上,总会有人偷偷把集会的相片、七一游行的相片放上去,她就从那里更了解香港。

“港人坚守 中国才能进步”

杨菁微笑道,大家对她前晚愿意站出来发声的反应太大,大陆不少人其实与她一样,“只是有些人会将愿望说出口,有些人会在心里坚持理想”。杨菁说,即使大陆现时不能开放言论空间,但她认为只要港人能够坚守,中国日后才能够进步,“因为民族是连在一起的”。

殷同学﹕力量虽小 不会放弃

机缘巧合地,前日在台上紧接杨菁发声的,同样是大陆来港读新闻系的硕士生。身穿“平反六四”T恤的殷同学,在台上提醒港大师生,要反思“没有限制的好”。他比杨菁早一年来到香港,参加过六四晚会,也有以笔名在报章发表批评文章,前晚是有意识地参与集会,“因为被警方推倒的港大生李成康,是我认识的朋友,他是一个温和、坚守信念的人,我很想支持他”。

殷同学知道自己力量渺小,然而,他称这不会阻碍他坚持宣扬自由,“力量当然渺小,即使是著名的中山大学教授袁伟时,发个微博说了两句,‘中央政府应从事情汲取教训,懂得尊重香港独特的价值’,也即时被删除,但我们不会放弃”。

高调发声 “风险自己承担”

曾在大陆当过财经记者的殷同学表示,看到大陆的民主未有进步,就更希望香港人珍惜自己拥有的平台,“如果说了那些话会有风险,我自己承担”,“反正在大陆也曾因为发声被国安约谈过”。对于“高调”发声,他也作了较坏的打算,“会先去台湾修个博士学位,到时才想未来吧!”

初到香港的杨菁,与即将离开香港的殷同学,前晚在港大集会中首次相遇,纵使二人参与集会原因各异,然而对于香港,二人都有不谋而合的愿望,就是“港人必须坚守这个中国最后自由之地”。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明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1/0829/216940.html